首页期刊导航|机车车辆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车车辆工艺
机车车辆工艺

王滨盐

双月刊

1007-6034

jcclgy@leadrun.com

0519-88352272;85054276

213011

江苏常州戚墅堰五一路99号

机车车辆工艺/Journal Locomotive & Rolling Stock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机车车辆工艺杂志。其宗旨是紧跟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以铁路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为报道重点;及时反映机车车辆运用检修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北斗差分定位技术的铁路多功能列检红灯的设计

    贾磊温美玲李建启白帆...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铁路专用设备错插漏撤事件的发生,保障铁路列检现场正常工作,文章将北斗差分定位技术融合列检红灯原有的功能,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与信息化系统相结合,降低列检作业的安全隐患并提升作业效率.新的铁路多功能列检红灯具有高精度定位、智能警示等功能,实现实时位置监控、错误放置报警、作业行为习惯分析等功能,从而有效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实际测试表明,多功能列检红灯在列检现场环境下稳定、有效运行确保铁路列检作业的安全性,为铁路列检作业的安全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铁路运输的安全提供保障.

    列检红灯差分定位北斗

    基于缩比制动试验的摩擦副界面研究

    王雪萍左建勇
    69-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其中,制动摩擦副界面的摩擦磨损性能尤为关键.文章应用定制的等效缩比摩擦磨损试验台,模拟了不同速度和压力工况条件下的制动过程,记录了摩擦副界面的温度变化,以及界面状态情况,发现在制动速度300 km/h工况下,制动盘表面的峰值温度超过500℃,摩擦副界面发生明显的热疲劳损伤.基于热机-磨损耦合关系建立了缩比摩擦副接触模型,分析了制动盘摩擦面温度场分布,揭示了摩擦副界面不均匀接触的原因,为研究制动盘热疲劳寿命奠定基础.结合了热疲劳试样试验与试样仿真,对制动盘材料热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基于制动速度300 km/h工况下的制动盘热机械响应计算了制动盘热疲劳寿命.

    缩比制动试验有限元仿真摩擦副界面摩擦磨损热疲劳性能高速列车

    改进故障检测方法的列车多传感器融合研究

    李悦林业韩新雨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动态导航环境中传感器故障带来的系统测速定位扰动问题,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增加野值检测和特性处理模块,提出在阈值范围内,通过交互多模型卡尔曼滤波一步预测算法替换野值;在阈值范围外,以传感器故障周期数为依据,给出了传感器上下线判断条件.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同时保证了多源感知测速定位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测速定位野值剔除故障检测多源融合联邦卡尔曼滤波

    本期广告索引

    79页

    侧顶弯梁冲压选材稳健性评估方法研究

    马彪张勇万景元刘静波...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采用冲压稳健性设计思路,建立了轨道车辆用耐候钢板材冲压性能分析评价方法,用于指导现场因为材料性能波动引起的侧顶弯梁冲压问题分析以及冲压选材力学性能指标的设定.通过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批次2mm厚Q310NQL2 耐候钢冷轧板的力学性能参数以及性能波动幅度,并对侧顶弯梁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建立了耐候钢板材力学性能波动与侧顶弯梁回弹角度、局部减薄率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用于冲压耐候钢板材力学性能选择的确定性优化和稳健性评价.计算结果表明,适合侧顶弯梁冲压的力学性能指标为屈服强度390~400 MPa,屈强比在0.748~0.774,加工硬化指数n值在0.147~0.164,抗拉强度508~517 MPa,伸长率不低于35%.

    侧顶弯梁耐候钢拉伸试验力学性能响应面模型稳健性评价

    征稿启事 轨道交通材料

    封4页

    信息动态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