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电子对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电子对抗
舰船电子对抗

周晓群

双月刊

1673-9167

jcdzdk@163.com

0514-87807164

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204信箱6分箱

舰船电子对抗/Journal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与海军舰船电子对抗有关的基础理论、科技成果、工程设计和应用以及国内外发展信息,包括ESM、ECM、ECCM、低空反导雷达系统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器件、新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俄乌冲突看自杀式无人机的作战运用与发展

    马攀伟潘奎潘竟峰高洪波...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杀式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攻击手段,在俄乌冲突中大放异彩,对俄乌冲突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详细介绍了俄乌双方参战的主要自杀式无人机系统参数及特点,然后结合俄乌冲突中自杀式无人机的应用案例总结其作战运用特点,最后围绕增强战力,分析了自杀式无人机系统的发展方向,为加强自杀式无人机作战能力,牵引无人装备体系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俄乌冲突自杀式无人机作战运用

    舰艇电子对抗作战支持关键技术研究

    杨丽丽王铁贾源泉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舰艇电子对抗作战支持主要完成目标数据分析处理和作战效果评估等任务.根据舰艇电子对抗反导作战的特点,对舰艇电子对抗作战支持主要环节、技术体系架构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识别告警数据仿真验证、反导对抗过程仿真推演、同时多目标干扰效果仿真评估等特色需求,对作战支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

    舰艇电子对抗作战支持关键技术

    多径信道下Rake接收机的性能分析

    杨康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存在多径干扰和衰落,通过对无线信道传输以及多径分集接收技术的介绍,采用多径衰落信道模型以及Rake接收技术,利用Matlab软件通过改变采样率以及多径合并路数对一般Rake接收机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信噪比下,采样率的提升和多径路数的增加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接收性能.

    多径干扰Rake接收技术信噪比

    基于某ISAR的压制干扰效果分析

    王四倍王永海张振华刘朝阳...
    14-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作为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已经广泛应用于目标识别及精确制导.为更有效地保护目标,对于ISAR干扰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常见干扰方式上,对于ISAR干扰效果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常见的4种ISAR噪声压制干扰的干信比临界点,得出结论性数据,为工程应用提供有效干扰ISAR的干信比(JSR)参考门限.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噪声干扰临界值

    快速瞄频干扰对捷变相参末制导雷达的干扰效能研究

    赵艳秋赵玉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捷变相参末制导雷达凭借其优越的抗干扰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频率捷变雷达的快速窄带瞄频干扰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了捷变相参末制导雷达的信号模型,然后对快速窄带瞄频干扰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仿真研究了该方法的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快速窄带瞄频干扰可有效对抗捷变相参末制导雷达.该研究可为捷变相参末制导雷达的干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捷变相参末制导雷达快速窄带瞄频干扰干扰仿真

    基于IFF信号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误差分析

    何凯余昊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源定位作为无源侦察的重要手段,相比有源定位探测距离更远,同时由于其利用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进行定位,不主动向空间辐射电磁波,因此具有更好的隐蔽性,战场生存能力更强.目前无源定位通常采用多站定位的方式,包括多站时差定位,多站交叉定位等,单站无源定位相比于时差、交叉等多站无源定位方法具有系统构成简单、成本低、机动性高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受到学者广泛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敌我识别(IFF)信号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并对其开展误差分析.该方法通过实时截获IFF信号并解译飞行器高度信息,结合测向分机获取飞行器的方位和俯仰信息,建立定位模型,实现对空中飞行器的实时定位,最后通过公式推导和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多种因素.

    单站无源定位敌我识别信号误差分析

    基于TOPSIS的防空预警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严新宇林强胡冰喻勇...
    28-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检验预警装备体系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的效果和优选作战方案,对防空预警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区域防空预警作战流程,构建了基于侦察预警能力、战场生存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单一赋权方法权值偏颇的不足,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和改进的标准间冲突性相关性(CRITIC)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利用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方法(TOPSIS)对防空预警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进行定量评估.通过装备部署方案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防空预警装备体系作战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防空预警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基于光电互瞄的高精度姿态信息传递技术研究

    张润哲王全喜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电探测装置实现空中系留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的互瞄技术,将系留无人机的偏航和俯仰信息传递至地面控制站.首先介绍了目前姿态信息传递的主要实现方式和不足,然后描述了使用该互瞄技术的姿态信息传递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步骤,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姿态信息传递技术的可行性.

    互瞄系留无人机姿态信息传递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坦克作战能力综合评价

    冷振宇涂锦城邬建华胡和明...
    42-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坦克作战能力难以精确量化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坦克作战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实战中影响坦克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坦克作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重要度删减了冗余指标,确定了约简后各指标权重.最后采用线性加权法得出坦克作战能力数值.经过实例分析,通过该方法评价坦克作战能力较为客观合理,研究结果对坦克研究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坦克作战能力评价粗糙集理论指标约简属性重要度

    对海雷达区域集成系统抗干扰效能评估研究

    党露露卢建斌彭培林昱轩...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集成系统作为一种新形式对海雷达组网系统,其抗干扰效能是衡量该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首先介绍区域集成系统的构建,然后基于单部雷达受干扰条件下的探测距离公式以及对海雷达视距方程,提出区域集成组网抗干扰系数模型.利用熵权法分析各站对区域集成组网抗干扰效能贡献度,对不同性能雷达通过系统组网后进行仿真分析和评估.通过与以往文献模型仿真数据对比,提出区域集成组网系统抗干扰能力评估指标,并验证其合理性.

    区域集成系统抗干扰雷达组网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