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艺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艺术研究
设计艺术研究

陈磊

双月刊

2095-0705

AD_research@vip.sina.com

027-87651873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设计艺术研究/Journal Design Research
查看更多>>《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2年创刊以来,本着繁荣高等教育事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理论探讨及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园地的宗旨,历经近20年的建设,本刊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已形成一定影响,读者及作者队伍涵盖了国内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的一年中,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宗旨,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导视地图界面维度差异下的视觉搜索效率研究

    管乐宁李亚军
    50-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的维度差异会对用户的信息获取及视觉交互效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导视地图界面设计为例,建立三种不同维度的地图样本,利用眼动追踪实验收集用户搜索指定目标时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基于SUS系统可用性量表收集用户主观感受数据.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维度的地图呈现下用户的视觉搜索效率高低与规律差异,结果表明:在2D的呈现方式下,用户的综合搜索效率最高,而随着界面维度的升高,用户的搜索行为因受到透视因素干扰,综合搜索效率逐渐降低.

    眼动追踪视觉搜索导视地图界面设计

    触媒效应下的乡村"一村一品"模式更新设计——以广州市港头村为例

    李晓琼朱义霜
    55-6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乡村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本研究致力于深入探索乡村建设的创新模式.以广州市港头村为研究对象,针对"一村一品"模式进行深度解析,提议结合触媒效应,从点触媒到面触媒采取渐进式的策略进行更新.研究重视乡村的特色产品、日常生活、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多维度特色.通过港头村的具体更新设计策略,为当前的乡村振兴计划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实践价值的新思维与方法.

    触媒效应港头村一村一品渐进式更新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潮品牌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杨孛
    61-6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和文化振兴背景下,国潮品牌成为衡量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实力的重要标志.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国潮品牌可持续发展路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国潮品牌以全面认知品牌潜力和时代特征、打造品牌发展驱动力、提升品牌市场竞争优势、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的良性循环.通过品牌文化建设、市场激活、审视文化自信、创新产品设计与服务、开展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跨学科探索,推动本土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潮品牌可持续发展扎根理论

    邮轮复合餐饮空间变形家具设计研究

    吴远悠徐路宁李奎东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分析邮轮复合餐饮空间的特点,指出传统固定家具无法满足多功能需求.通过设计变形家具,如旋转、模块拼装、伸缩和推拉等形态,实现空间的灵活利用.同时,考虑到邮轮环境的特殊性,强调了家具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功能美观性.针对邮轮空间有限且家具多为固定式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适应不同需求的变形家具方案,增加邮轮休闲餐饮空间的灵活性和舒适性.解决固定家具的局限性,为邮轮乘客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居住和娱乐环境,为未来邮轮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

    家具设计邮轮家具变形家具

    社区营造视角下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

    杨可菡梁家年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设社区博物馆的形式将非遗与社区营造相结合,探索非遗活态展示的形式方法,对于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意义深远.然而,当前我国社区博物馆正当前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社区内外差距明显以及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通过解读社区博物馆等相关概念,构建社区营造与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活化与更新内涵意义,并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整理、实地调研和人群访谈等方法,分析该馆在主题展示方式现状特征与展示内容即非遗价值的归纳比较和阐述评价.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从数字化、虚实化与交互化几个层面提出共构策略,旨在社区营造视角下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示设计实践提供创新思路.

    社区营造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基于城市精神的地铁公共艺术主题规划策略——以武汉地铁为例

    张博远周雨溪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赋能地铁空间文化属性的主要手段,公共艺术已成为地铁站建设中的一项专题.为使地铁公共艺术主题规划走出实践困境,设计者应以城市精神文化资源为引导,将城市文化特性重构为具有情节性的序列,编整于地铁线网.同时,城市精神对地铁公共艺术起到提领作用,围绕两者的关系,以武汉地铁为例,生成基于城市精神的地铁公共艺术主题规划与实现策略,以期为人文地铁空间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地铁公共艺术城市精神主题规划武汉地铁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武汉老旧里分交往空间评价研究

    徐虹李天悦郑嘉伦孙佳祺...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我国老旧小区的更新热潮来临,对于历史性传统住区,因其独特的建筑特征和空间肌理,需要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开展空间设计提升,相比于普通住宅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以环境行为学作为视角,从私密性保护、邻里交往、安全防护、视觉环境、社区归属感五个方面制定评价体系.通过现场调研、问卷收集、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交往空间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汉润里交往空间不同评价因子的得分呈现差异化特点,本文对各个指标开展优先级排序和具体分析并探讨老旧里分的设计导向.本研究期望为传统历史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提供有效途径的思考,在传统历史住区实践更新层面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评价方法城市更新

    基于情境感知的适老化智能穿戴式旅行产品设计研究

    丁福鸿王选政吴显
    89-9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情境感知理论在智能穿戴式旅行产品适老化设计中的应用,梳理老年人在旅行情境中的关键因素,引导可穿戴旅行产品向安全、包容以及人性化方向发展,为智能旅行可穿戴产品的适老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对情境感知理论发展及智能旅行穿戴式产品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在情境感知理论基础上,将老年人旅行的情境因素划分为环境、任务、用户三类,通过构建老年情境感知模型与用户旅行体验流程图发掘老年用户的真实需求,最后基于以上三种情境因素进行智能旅行穿戴式产品适老化设计实践,完善穿戴式旅行智能产品服务体系,提高旅行产品的情境感知能力,简化老年用户操作路径,在保障旅行安全性的同时也向老年用户提供了智能化、个性化的旅行服务体验.

    情境感知老年旅行智能旅行产品适老化设计可穿戴产品设计

    基于形状文法的荆楚青铜酒具重构设计

    员勃张逸然
    95-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传统荆楚青铜酒具的造型研究,通过对其风格演变与器型、纹饰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对白酒酒具设计新的需求进行实践.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形状文法对荆楚青铜酒具元素进行提取、转换,通过案例实践分析传统酒具造型运用于现代白酒酒具的设计路径.构建出荆楚传统青铜酒具的创新形态及推演设计过程,丰富现代白酒酒具设计的文化内涵,为同类产品设计研究提供过程参考.

    荆楚青铜酒具形状文法白酒酒具设计重构

    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偏远农村诊疗流动站设计

    彭科星邓乔业邓雯帜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偏远农村定期流动诊疗效率,优化医护团队与乡村患者诊疗体验,为我国农村诊疗交通工具设计提供新思路与方法.采用设计调研工具,对我国偏远农村诊疗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农村人群就诊和基层医护工作中的痛点;采用服务设计工具构建服务体系,明确诊疗场景中各利益相关者关系,规划服务流程图与体系图,定义产品终端功能;采用产品设计工具进行诊疗流动站设计实践,完成车身结构创新,导诊、问诊和体表手术及急诊处理车三大模块设计、车厢内功能优化等设计.基于服务设计思维进行专用交通工具设计,可以有效定位不同用户的相关需求,准确进行产品功能定义并指导设计实践.

    偏远农村诊疗服务设计流动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