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础教育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础教育参考
基础教育参考

陈海东

半月刊

1672-1128

010-66096163 66033272

100816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基础教育参考/
查看更多>>《基础教育参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是专门服务于基础教育各级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教育教学研究人员、骨干教师和关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各界人士的一份国家级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4889/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1128,邮发代号82-127,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力求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创新和优质发展服务,是各位教育工作者瞭望世界的窗口、教育科研的资源、决策管理的参谋、借鉴参考的平台。本刊具有资料保存价值。本刊特色:以刊登国外基础教育信息为特色,国内外信息并重,突出可借鉴性,力求为我所用,具有前瞻性,内容上分层次,能适合管理者、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不同口味,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办学经验的权威刊物。本刊大力推介国内外办学经验和教改动向,直面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让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有所借鉴,成为他们获得权威、鲜活、前卫、及时和可借鉴的国内外教育最新动态的独特窗口,同时为中外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启示

    施建农丁晓庆李姝辰刁雅欣...
    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超常儿童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和国家战略性人力稀缺资源,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后备力量,加强和优化发展新时代超常儿童教育是我国实现人才自主培养、建成人才强国、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关键环节.回顾四十余年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关于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机制、测评选拔、教育模式及超常教育效果评估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我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对天才儿童发展进行了系列追踪研究和教育实践,其结果与美国心理学家从1972年发起的追踪研究一致,即儿童发展早期的高潜能可以显著预测其未来杰出的创造性成就、专业领导力、生活满意度等;超常儿童的认知优势主要体现在高难度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那些需要更多创造性思维的任务;超常儿童认知能力在超常教育体系下比普通教育体系下发展得更好,充实教育模式中超常儿童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和孤独)和普通教育中超常儿童及常态儿童相当,发展模式相似.基于基础研究研发的超常儿童鉴别的认知、非智力和创造力测评工具,以及在国内探索的加速、充实、跳级和弹性学制等超常教育模式,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梳理以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超常儿童的早期发现和培养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天才儿童具备了发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性,适当的教育和环境是实现这种可能性的重要条件;相反,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支持,天才儿童可能会发展不良或出现问题行为.由此建议:加强超常儿童教育的政策和组织保障;采取多指标和多途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选拔方式;因地制宜地选取超常教育模式,加强个性化教育;加强超常教育师资培养;开展前瞻性纵向研究,建设超常儿童发展数据库;开展超常儿童选拔和教育效果评估的实证研究;加强超常儿童发展特点和特殊需要的科普宣传.

    超常儿童发展认知情绪鉴别评估

    危机变局中全球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治理格局与实践路径

    马莉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毒品危机对青少年影响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以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为首的国际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政策为支点、教育为关键的治理手段建立新发展范式,撬动全球教育变革.文章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框架,解析国际组织以理念和政策为内生动力,以"预防为主、科学干预、教育为首、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立的青少年毒品危机治理新格局,全景式展现国际组织构建毒品预防框架与实践路径.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联合国接轨的高质量毒品预防教育体系.

    国际组织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政策全球化治理格局可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兼与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标准的比较

    孙洲云杜雪娇
    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标准的特点,在研究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的专业发展学校标准基础之上,采用 Nvivo11.0 软件对江苏省、上海市和贵州省,以及深圳市、武汉市和厦门市等 6 个省市的教师学校建设或评估标准进行了编码分析.结果发现,与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标准相比,中国标准更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践层面有着更为具体的要求和特色经验.主要表现为:对外示范辐射、对内培养培育培植和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是最重要的三个评估内容领域;在教研体系构建、骨干帮扶、层级发展、课程建设、成果展评、示范带动、教育扶贫等方面具有中国特色;同时省级标准更注重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功能实现.但是,这些标准并没有凸显对内培养教师的"功能建设".建议未来做好两个转变,一是从"竞争性认定"转变为"达标性认定",二是从"评估"标准转变为"功能建设"标准,可借鉴美国NCATE标准中"三类四水平"评估方式,帮助学校逐步完善教师教育功能.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标准评估标准功能建设中国经验

    隐形性评价:数字化时代的新型评价法

    钟志敏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评价活动嵌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可能.隐形性评价是一种不引人注目的、基于证据的评价方法,具有即时性、动态性和隐身性等特点,包括基于证据的评价设计和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反馈两大核心要素,是随着时代快速变化的要求、学校变革的需求和学习评价理论的发展而形成的.其设计需遵从基于证据的设计理论的设计框架,同时利用贝叶斯网络工具,两者缺一不可.本文以美国泰加林公园游戏软件为例,诠释了其设计与实施的完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教师的要求,以期为广大教育评价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隐形性评价数字教学基于证据的设计贝叶斯网络

    跨学科主题教学何以可能:价值意蕴、实践逻辑与开展路径

    杨新宇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培育核心素养、推动教学范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学科立场这一实践起点,遵循在知识上观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问题域,在能力上形塑以学科实践为导向的教与学,在情感上筑牢以师生互动为主轴的情感链,在价值上面向以五育融合为旨归的育人观的实践原则.为此,应在个体发展层面增强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领导力、在技术支持层面拓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场域、在组织建设层面培育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共同体,从而保障跨学科主题教学高质量开展.

    跨学科主题教学核心素养教学领导力数字技术实践原则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策略及特色研究

    周敏马早明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基础教育科学教育的发展都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小学科学教材是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从编写理念、编写目标到内容选择和整体结构的设计,都坚持明确科学教育的探究功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遵循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编写目标;注重内容选择,确保教材编写质量;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致力于构建起完整的科学教材体系等基本策略.同时,美国小学科学教材在编写上形成了遵循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互动性,注重学科知识的实践性和探究性,讲求图文并茂的趣味性和科学性,以及追求科学知识的多样性和拓展性的实践特色.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编写应贯彻落实新时代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目标,对标国际水平;严把教材内容标准,兼顾基础性和时代性;完善教材编写体例,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美国科学教育小学科学教材教材编写跨学科教学

    城市家长教育参与的行为、特征及提升策略——基于三所不同层级小学的研究

    方征谢辰梁迷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构建了家长教育参与行为分析框架,通过对 1725 位城市家长的问卷调查和 30 位教师的访谈,考察城市家长教育参与的行为与特征.研究发现,当下家长教育参与一方面存在"家庭本位"的局限,另一方面又向学校教育"越界",其参与行为呈现"功利化"和"放任式"的特征.为实现家长教育参与由单一狭隘到全面深入的转变,应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实现"单向度"参与到"多维式"参与的跨越;明晰家校的权责边界,促成"越界式"参与向良好家校共育生态的蜕化;强化家长培训,推进从学业成就导向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

    家长教育参与家庭本位功利化放任式家校合作

    书讯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