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传媒
今传媒

月刊

1672-8122

jcmxsb@126.com

029-88820311 88820312

710068

西安市129号信箱

今传媒/Journal Today's Mass MediaCHSSCD
查看更多>>《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今传媒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今传媒》前身《报刊之友》创刊于1992年,2003年更名为《今传媒》,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人民日报网络中心中文电子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胡金铨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之美

    孙嘉铭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侠片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影片类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核,用影像的方式将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现于观众面前。在众多导演中,胡金铨的电影不仅能将历史文化基因融入跌宕起伏的剧情中,还通过风格化的视听技艺展现出我国独有的山河景致。本文通过总结胡金铨武侠电影所呈现出的传统文化共性,对导演的创作特点进行了挖掘,以此深入剖析其武侠片具备的美学特征,旨在为武侠电影鉴赏提供参考。

    胡金铨历史戏曲诗情画意侠义精神

    乡村振兴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分析——以广西百色地区壮族文化传播为例

    陈瑞琪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应用的普及,不仅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民族文化传播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需要我们加以重视。本文以广西百色地区壮族文化传播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播现状,发现该地区的传播人才、传播形式、传播机制、传播内容存在问题,基于此,提出培养文化传播人才、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整合资源并增强地方合力以及加强文化传播内容创新性的针对性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并借助文化传播推动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振兴文化传播新媒体

    陕西寺观壁画的传播困境与数字化创新研究

    魏晓阳雷桐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寺观壁画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瑰宝,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陕西寺观壁画在新时代传播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新媒体传播环境出发,针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技术变革与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寺观壁画的保护与传播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巧妙运用数字化修复技术,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旨在为陕西寺观壁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寺观壁画传播困境数字化传播

    非遗项目洋县悬台社火的保护与传承困境及对策研究

    张嘉倩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洋县悬台社火距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洋县悬台社火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入了瓶颈期,因此,探讨摆脱现实困境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及现场访谈等方式对洋县悬台社火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探讨其历史嬗变和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剖析其面临的困境,并从政府和社火传承者两个视角提出了摆脱困境的对策,旨在为社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洋县悬台社火历史嬗变艺术价值困境对策

    讲好中国故事,跨越文化障碍——汉语桥线上项目案例分析

    张洁琳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活动是帮助全球汉语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现状的重要桥梁,本文聚焦"青春正当时"现代中国主题线上夏令营,通过跨文化主题案例分析,探讨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提出应在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形式和渠道、传播的对象等方面进行突破,旨在使全球中文学习者了解真实的中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汉语桥夏令营案例分析

    月字旁的汉字及其文化底蕴探微

    张悦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汉字热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和国内小学生识字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是吸引学生学习汉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月字旁汉字在汉字库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月字旁及月部字的分析与其背后文化底蕴的探究具有价值意义。本文通过对月字旁汉字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月字旁的汉字与月亮并没有直接联系。然而,月字旁汉字在"'月'见晓光、'月'觅佳音、'月'燎文化"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汉字通过与月亮的间接联系,传递了人们对于光明、音乐和文化的追求。基于以上发现,笔者提出了有关月部字教学的创新方法与思路,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月部字,引导学生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月字旁月部字文化底蕴汉字教学

    符号、修辞与说服:"拉伊卜"形象视觉传播探析

    王海燕柴雪彬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伊卜"作为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尤其得到了我国受众的喜爱。本文运用符号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拉伊卜"形象是基于文化内涵的"像似符"建构和基于视觉共通的符号解构,经过拟人化和叙事化的视觉修辞后走向受众,受众基于"饺子皮"等形象与"拉伊卜"形成视觉共通,从而实现受众破圈以及彰显体育精神、国家形象和地域文化等视觉说服效果。"拉伊卜"的成功出圈得益于技术赋能传播的全过程,对于体育赛事吉祥物的创作与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拉伊卜"符号传播视觉修辞

    医学科普类短视频平台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许恒瑞周红利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5G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探究影响用户对医学科普类短视频平台使用意愿的因素,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及自我效能对用户行为规范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行为规范有负向影响;提出医学科普类短视频发布平台应结合用户使用意愿,优化短视频内容和制作形式,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医学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技术接受模型用户医学科普意愿短视频

    基于拟社会互动理论的品牌虚拟代言人创新思考

    姚远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牌虚拟代言人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自诞生以来,因具有超长在线、风险可控、边际成本低等优势而受到众多品牌方的青睐。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品牌沟通模式的升级,虚拟代言人从被称作"吉祥物"的 2D卡通形象升级为数字化的3D虚拟偶像。本文对品牌虚拟代言人的迭代、虚拟偶像的文化逻辑以及升级的拟社会互动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拟社会互动理论探讨了虚拟偶像如何从二次元走进现实,进而在与受众的拟社会互动中为品牌带来经济效益,旨在为品牌虚拟代言人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虚拟代言人虚拟偶像拟社会互动二次元文化

    符号学视阈下的游戏建构与身份认同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

    刘沁怡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游戏逐步成为当下年轻群体狂热追逐的新兴媒介。本文基于符号学视角,对网络游戏符号的类别与玩家的身份符号进行了界定,将游戏符号分为情景符号、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语言符号四个大类;借助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的"符号三分式"理论对玩家的身份符号建构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身份符号的呈现、再现与解释项可以隐约窥见游戏中的神话光芒,并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提出玩家的游戏行为可以被视作虚拟在场的特有仪式,他们聚焦于游戏符号,凝聚狂热的游戏情感,通过游戏社群获得身份认同并生成情感归属。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符号学身份认同互动仪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