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畜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畜生态学报
家畜生态学报

陈玉林

月刊

1673-1182

jcst@x263.net

029-8709113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Journal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全国性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已被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8家收录为源期刊。主要刊登动物环境生理、环境营养、繁殖生态、行为生态、遗传生态、疾病生态、系统生态、以及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环境控制、环境检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保护、农牧业生态系统设计与评价和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发面的研究论文、西部论谈、科学试验、观察分析、管理者阅读。适合农林院校师生、畜牧兽医及生态工作者和畜牧业者、管理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羊粪对土壤性状及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明任春环黄桠锋张子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粪作为一种常见的热性肥料,富含氮、磷、钾等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且通过土壤微生物与植物根际营养之间的互作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品质,从而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最终形成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长效机制.该文概述了施羊粪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而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与农作物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羊粪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趋势,旨在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施肥依据.

    羊粪土壤理化性状植物根系农作物品质

    征稿启事

    8,封4页

    山羊P2RY12-P2RY13单倍型渗入鉴定及其功能分析

    刘晓懿蔡钰东郑惠玲姜雨...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渗入对动物的驯化以及适应性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收集了世界范围内共163只现代家山羊、81只古代家山羊以及69只山羊野生近缘种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检测、构建Neighbor-joining树、单倍型网络图以及蛋白质结构预测.我们发现家山羊基因组chr1:116 312 kb~116 397 kb区域内存在来自阿尔卑斯北山羊或伊比利亚北山羊的渗入.这段长达85 kb的渗入单倍型包含2个与乳腺炎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P2RY12和P2RY13,其中P2RY12基因上来自渗入单倍型的变异Pro317Ser导致了蛋白质末端α—螺旋的增长,该渗入单倍型主要存在于欧洲和非洲的现代家山羊群体中,频率分别为52.1%和32.1%.通过对古代样本进行分析,推测该单倍型的渗入最早发生于3 000 a前的欧洲地区,可能由于对泌乳性状的选择而导致其频率升高并扩散至非洲地区.该研究为家山羊基因组中P2RY12-P2RY13单倍型的来源与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

    山羊渗入基因组古代DNA

    miR-140-3p在大鳞副泥鳅雌雄性腺中的差异表达和调控功能的研究

    吕晓洁王伟伟郝瑞荣刘少贞...
    16-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miR-140-3p是在不同物种性腺组织中广泛表达的一种miRNA.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检测miR-140-3p在大鳞副泥鳅性腺中的雌雄表达差异并预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miR-140-3p在大鳞副泥鳅雌雄鱼的性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P<0.01);KEGG pathway分析表明,靶基因CPEB4和GDF9参与卵母细胞成熟分化过程,富集在与性腺发育、繁殖功能相关的孕激素介导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PEB4和GDF9在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P<0.01),且表达量与miR-140-3p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说明miR-140-3p和CPEB4、GDF9具有潜在的靶标关系.这为进一步探索miR-140-3p在鱼类性腺发育和繁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大鳞副泥鳅MiR-140-3p性腺

    不同青贮饲料对奶牛瘤胃液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周斐然赵龙飞张梦圆张苏江...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甜高粱青贮饲料,采用Illumina MiSeq 2 × 250系统,对细菌16S rDNA 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分别饲喂高糖甜高粱青贮(HSS)、低糖甜高粱青贮(LSS)和玉米青贮(MZS)3种青贮饲料奶牛瘤胃液样本中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HSS组和MZS组瘤胃液样品中菌类丰富度相近且高于LSS组;HSS组、MZS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所占比例最大,极显著高于LSS组(P<0.05),分别占39.65%和40.51%;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分别占29.67%和32.87%,低于LSS组;通过菌属的分析,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在3种瘤胃液中都是优势菌群,HSS组与MZS组瘤胃液中的细菌菌群有许多共性,且菌属丰富度高于LSS组.结果提示HSS可代替MZS用于饲喂奶牛.

    高通量测序瘤胃微生物甜高粱多样性奶牛

    内蒙古地区羊肉脂肪酸指纹特征初探

    金鹿张春华张振华李胜利...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饲养方式与肉品质和脂肪酸特征关联的评价方法,该试验从内蒙古中部和西部3个盟市7个旗县采集羊肉样品194份,对肉中的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1)从不同饲养方式的羊肉脂肪酸PCA结果来看,所有羊肉样品未见显著差异(P>0.05),山羊肉中放牧和舍饲2种饲养方式有显著分离.放牧羊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十六烷酸(C1 6:0)和十八烷酸(C18:0)的含量显著高于舍饲羊肉,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和顺-9-十八碳烯酸(C18:1n9c)的含量显著低于舍饲羊肉(P<0.05).(2)由不同地区的脂肪酸PCA结果得出,锡林郭勒、阿拉善地区与鄂尔多斯地区有显著的分离.鄂尔多斯地区羊肉SFA、C16:0、十七烷酸(C17:0)和C18:0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P<0.05);锡林郭勒地区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n-3PUFA 和 n-6PUFA 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P<0.05),是其余2个地区的2~3倍;阿拉善盟MUFA和总脂肪酸(total fat-ty acids,TFA)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P<0.05),其中TFA含量是其它地区的3~5倍.(3)不同品种的脂肪酸PCA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细毛羊和苏尼特羊肉样品与阿拉善白绒山羊、蒙古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有显著分离.绵羊肉SFA、PUFA和α-亚麻酸(C18:3n3)含量显著高于山羊(P<0.05),其中n-3PUFA和n-6PUFA含量可达山羊的1.5~2倍;山羊肉MUFA和C18:1n9c含量显著高于绵羊(P<0.05).(4)不同部位的脂肪酸PCA结果得出,3个部位羊肉样品聚类重叠,未见显著分离.肋间脂肪中SFA、十四烷酸(C14:0)、C16:0、C17:0、C18:0和顺-9-十六碳烯酸(C16:1)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P<0.05);股二头肌中MUFA、TFA和C18:1n9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P<0.05);背最长肌中PUFA、C18:3n3和顺-9,12-十八碳烯酸(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P<0.05).由此可见,不同的饲养方式、品种、地区和部位对内蒙古地区羊肉的脂肪酸指纹特征有影响.

    羊肉饲养方式脂肪酸特征主成分分析

    不同益生菌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王丽娟张永根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益生菌对其生长性能、消化率、氮代谢、免疫指标和腹泻发生的影响.选取42头20日龄荷斯坦犊牛,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分成7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 日粮中添加0.1%枯草芽孢杆菌、0.05%腊样芽孢杆菌、0.2%乳酸杆菌、0.1%酵母菌、0.05%粪肠球菌和0.1%地衣芽孢杆菌.预饲期10 d,正试期75 d.结果表明:(1)105日龄时试验组体重高于对照组,其中0.2%乳酸杆菌组和0.05%粪肠球菌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和105日龄时0.2%乳酸杆菌组体格高于对照组(P<0.05);30~105日龄0.2%乳酸杆菌组、0.1%酵母菌组、0.05%粪肠球菌组和0.1%地衣芽孢杆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0.1%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对照组(P<0.05);(2)105日龄时0.05%粪肠球菌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60日龄时0.2%乳酸杆菌组有机物(OM)、N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5日龄时0.1%酵母菌组N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60日龄、105日龄时0.2%乳酸杆菌组、0.05%粪肠球菌组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60日龄时0.05%粪肠球菌组的IgM、IgA含量和0.1%地衣芽孢杆菌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2%乳酸杆菌组和0.05%粪肠球菌组腹泻频率最低,粪便评分中对照组和0.05%腊样芽孢杆菌组较高.综上所述,益生菌对断奶后犊牛生长发育性能有促进作用,其中乳酸菌和粪肠球菌效果更明显;益生菌对犊牛DM、OM、NDF、ADF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有显著提升,粪肠球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在NDF和ADF表观消化率要优于其他益生菌;添加粪肠球菌可提高犊牛免疫球蛋白含量,益生菌能降低犊牛腹泻发生的概率,乳酸菌和粪肠球菌的降低的效果更佳.

    益生菌犊牛生长性能消化率氮代谢免疫指标

    滩羊脂尾性状表型分析

    席启明刘久亮孙红先梁雪...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脂尾绵羊的尾部性状特征,该试验选择滩羊典型生产区开展调查和试验观测,通过测量滩羊尾部尺寸、重量及尾骨特征,分析滩羊尾型特征及脂尾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结果显示:滩羊尾型可分为圆盘形尾、楔形尾和三角形尾3种;滩羊尾椎数量为17~21枚不等:根据尾椎椎骨的完整程度,滩羊的尾椎可分为4类,第1类尾椎的横突、棘突、椎弓、椎孔完整,第2类尾椎的横突完整,棘突、椎弓、椎孔退化,第3类尾椎的横突、棘突、椎弓、椎孔均发生退化,第4类尾椎椎骨之间融合,无关节囊.滩羊尾重与尾厚,尾脂率与尾重及尾脂重之间相关性显著.滩羊尾重与尾长、尾厚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2.237+0.401x3+0.041x1(R2=0.634,P<0.01).

    滩羊脂尾形状脂尾重量回归分析

    羊粪、食用菌菌渣及鸡粪混合堆肥的效果研究

    李蓉马进王国贵陈潇飞...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探究食用菌菌渣、鸡粪跟羊粪废弃物混合的堆肥效果,该试验以羊粪为主要堆肥原料,配合不同比例的鸡粪、食用菌菌渣和亚硒酸钠,设CK、GA、GB、GC 4个组(羊粪含量分别为100%、70%、60%和50%),并接种粪便微生物发酵菌,混合后进行好氧堆肥.通过检测堆体温度、pH、堆料物理、化学、生物指标及堆料发酵好后有机肥的品质性状,从粪便肥料化的角度确定羊粪、鸡粪及食用菌菌渣混合好氧堆肥的最适配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A、GB及GC处理缩短了升温时间,提高堆温2~3 ℃,同时延长了高温时间,且GC处理的促升温、增温效应优于GA和GB处理;堆肥第15天,各试验组pH达最大值,且GC的pH值最高,堆体碱性最强;堆肥完成时,与CK相比,GA、GB及GC处理的TN、TP和总养分含量都有极显著提高(P<0.01),同时GC的有机质含量高于GA和GB;4个处理的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及粪大肠菌群数均达到NY 525-2012《有机肥料》的标准.综合以上结果,GC处理(羊粪50%+鸡粪20%+菌渣30%)配合比例有最好的堆肥效果及有机肥品质,优选该比例来对羊粪、鸡粪及食用菌菌渣进行肥料化处理.

    羊粪鸡粪食用菌菌渣好氧堆肥

    基于分层模型的养殖户环保技术采纳研究

    徐立峰
    59-6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全国4省736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分析生猪养殖户对环保技术采纳的影响.零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村级层面和养殖户层面的因素均对环保技术采纳具有影响;随机截距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生猪养殖规模和不同收入水平的生猪养殖户环保技术采纳存在差异.其中,大规模养殖户受环境感知和环境规制的影响显著,小规模养殖户受周围居民投诉、年龄、政府检查和获得补贴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废弃物管理制度、年龄、获得补贴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养殖户环保技术采纳的共同因素.因此,因地制宜建立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技术宣传与培训、积极创新治污技术等,以期为生猪养殖环保技术推广,进而有效治理养殖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生猪养殖环保技术分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