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字孪生车间的虚实融合研究综述

    聂文雪陈超杨梓豪张秋爽...
    18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车间近年来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它可借助虚实融合技术实现物理车间与虚拟车间的互联互通,使得虚拟车间的信息更加贴合现实,有助于实际生产.基于数字孪生概念、数字孪生车间的特性和研究应用,对数字孪生车间的虚实融合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虚实研究对象,即物理车间和虚拟车间;论述了虚实融合系统中车间服务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了虚实融合技术的三大关键部分及相关技术的支撑.最后对数字孪生车间的虚实融合问题进行了展望.

    虚实融合数字孪生车间物理车间虚拟车间车间服务系统

    基于改进VGG13的冲压件表面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刘荣光朱传军成佳闻王林琳...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冲压件制品缺陷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的问题,分析深度学习的原理与方法,以VGG13网络为基准模型,通过在特征提取层之后增加CBAM模块进行改进,提出5种基于VGG13与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相结合的网络模型(VGG13-CBAM),将改进后的新模型与改进前原VGG13模型分别在武汉某制造车间采集的冲压件缺陷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研究.将数据集以6∶2∶2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并使用数据增强进一步扩充训练集,增加模型泛化性能,对比数据增强前后效果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在改进后的VGG13-CBAM03网络与VGG13-CBAM04网络上效果明显提升,测试集正确率由79.65%分别提高到了 81.55%和81.40%,在使用数据增强对训练集进行扩充后,测试集正确率分别达到84.25%和84.15%,有效提升了冲压件缺陷检测准确率.

    冲压件缺陷识别VGG13数据增强CBAM模块

    基于改进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的机械振动信号恢复

    李一飞王桂宝李伟王磊...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对于机械振动信号的残缺数据恢复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对缺失信号进行修复重构.对比几种同类的贪婪重构算法恢复缺失信号的效果.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算法对信号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缺损信号的修复,且重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重构算法,比较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与其改进算法发现:在稀疏度为50时,改进算法的重构概率可以达到100%,而未改进的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重构概率为0,说明改进算法的重构效果优于原算法,重构出来的信号可以准确地表现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

    振动信号修复压缩感知重构效果改进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

    基于光纤光栅应变监测的风机叶片损伤识别及预警

    宋庭新黎晶丽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叶片容易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对风机叶片的损伤状态进行识别和预警,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应变数据,建立基于应变的叶片材料损伤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建立风机叶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叶片的固有频率.同时对应变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叶片损伤状况的频率特征,并与固有频率对比判断叶片是否发生共振;最后,根据风机叶片运行过程中采集的应变时序数据,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一步对风机叶片的损伤程度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纤光栅应变数据,从风机叶片材料应变监测、模态频率监测和神经网络模型识别3个方面对叶片损伤进行综合分析和预警是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方法,对风机健康监测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风机叶片损伤识别应变监测频域分析卷积神经网络

    协调分析法在机电产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牟黎明张英芝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综合评价机电产品质量,提高评价结果准确性,在分析机电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妥协原理,采用协调分析法建立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优缺点的机电产品质量评价模型;并结合产品质量评价决策流程,输出评价结果,进而为企业制定产品采购方案提供参考;最后以某数控系统生产厂家采购编码器产品为例进行应用说明.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优缺点的评价模型简单、操作方便,评价结果客观可信.

    质量评价模糊-熵权法协调分析法决策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法的加工中心可靠性分析

    金圣捷王德超金光煜朴成道...
    22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加工中心可靠性评价的复杂性,提出基于改进熵权-TOPSIS-灰色关联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改进熵权法对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首次失效前工作时间、平均修复时间3个指标进行赋权,得出故障概率最大的子系统.应用TOP-SIS-灰色关联方法对发生故障概率最大的子系统建立决策矩阵,计算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得出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最终得到各故障模式重要程度的排序.同时与传统频次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熵权与TOPSIS-灰色关联法对加工中心可靠性评价更合理.

    故障模式改进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