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策略关键参数的测试与分析

    许敏影何先照陈通李亚...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机组偏航控制策略中,各偏航动作之间状态的切换需依靠液压夹钳、电磁刹车与偏航驱动电机共同控制实现,所需4个关键时间点需通过样机测试得出.针对此,以某机型液压系统厂内测试为例,获取液压系统泄压-建压测试曲线;并增设多组对比测试,深入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通过多领域融合的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为系统快速优化提供更多途径.结果表明:3台液压站所测泄压-建压曲线一致性较高,可准确得到4个时间点;单、双蓄能器对系统泄压-建压速度影响不大;不同回路背压值对系统建压时长影响较大,对泄压时长影响较小;串联制动器总出口压力响应滞后于总入口响应.可利用仿真手段设置更多系统变量组合,进一步快速优化系统策略,降低机组运行故障率.

    风力发电机偏航策略系统仿真

    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适用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王菲林茂梁铭坚刘钢...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大部分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可行性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准确地评估其综合性能.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建立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方法.构建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语集为较易实现、介于较易实现和可以实现之间、可以实现、介于可以实现和较难实现之间、实现困难.以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成型的压铸机为应用案例,邀请52位专业人士投票确定各因素集隶属度,以构建模糊评价矩阵,利用AHP确定的权重计算得出在较易实现的隶属度最大,即在实际生产中综合性能较好.研究表明该型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的关键零部件刚度、重复定位精度、能耗、关键零部件的抗磨损对适用性影响较大.

    一体化压铸机适用性模糊评价

    基于SINUMERIK ONE的展成磨齿面扭曲修形模块开发

    郭晓欣苏建新杨建军张凌...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齿向修形齿轮磨削时齿面扭曲的补偿,在研究SINUMERIK ONE数字化原生数控系统及其3GL开发软件基础上,以新型蜗杆砂轮磨齿机为研究对象,利用QT设计人机界面UI,用VS C++完成前端与后端设计,开发了蜗杆砂轮磨齿机扭曲修形模块.在人机界面上通过输入齿面修形参数和齿廓倾斜偏差,实现齿轮扭曲齿面补偿的自动化修形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磨齿机的开发效率与加工效率.

    人机界面齿面扭曲自动化修形

    精密定位用螺杆式压电位移执行器研究

    辜俊凌志远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柔性铰链、螺杆滑轨、夹持力机构的相互关系,基于惯性黏滑位移原理,制作一种螺杆旋转步进驱动的压电位移执行器.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对柔性铰链及夹持机构进行设计分析.施加单向锯齿波信号,在频率低于500 Hz时,该执行器位移输出速率稳定;前进、后退速率随频率和电压增大而线性增大,500 Hz/48 V下,前进、后退速率分别为11.51 μm/s和7.98μm/s,平均步长分别为23 nm和16 nm;长行程往复循环运动时,前进、后退速率相对误差分别为12.85%、4.21%,具有良好的位移稳定性.

    螺杆式压电位移执行器惯性黏滑原理精密定位

    基于响应面法的弹支轴承外圈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潘为民候森时可可张玉卓...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弹支轴承外圈刚度设计的准确性,通过ANSYS Workbench对3种不同结构参数的外圈静刚度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不同载荷作用下外圈最大变形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载荷与变形量的线性关系,确定外圈刚度值,得到符合实际刚度需求的外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以刚度值为优化目标,以外圈弹支梁宽度、长度和数量为设计变量,通过响应面优化对弹支轴承外圈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优的设计参数.为确保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将最优模型重新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及实验验证.将最优解的设计方案与初始设计方案对比,结果表明:在满足设计变量约束范围的前提下,最优设计解的刚度优化结果与目标误差值小于1%.由此可见,采用响应面优化提高了加工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进一步提高了支承刚度的准确性.

    弹支轴承响应面优化参数化建模静力学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型灯塔工厂"物理和虚拟交互平台设计

    白岩孟祥民迟盛元李洪洲...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存在的元器件精确定位难、细微缺陷检测慢、工程可视化程度低等技术难题,设计和搭建"微型灯塔工厂"工程示范厂房,采用Tecnomatix平台搭建微型灯塔工厂数字孪生体,解决制造过程中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采用LabVIEW平台及深度学习算法实现CO-WORK及人机工程的快速检测和诊断,解决了生产运维难的问题;通过融合多尺度注意力权重信息的智能检测识别算法,解决了微型电子电路板检测速度慢和识别率低的难题.

    灯塔工厂数字孪生深度学习算法

    轴对称矢量喷管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周翊农蔡开龙刘正扬王阿久...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功能要求,设计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轴对称矢量喷管液压伺服系统.运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建模与联合仿真,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比较,分析系统的响应特点,验证电液伺服阀冗余备份功能和故障回中功能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轴对称矢量喷管液压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加入模糊PID控制的系统具有更好的稳态特性、动态特性和更强的鲁棒性,同时验证了电液伺服阀冗余备份功能和故障回中功能是切实可行的.

    轴对称矢量喷管液压系统模糊PID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

    输电线路断股捋回修复机器人设计

    董仲凯漆海霞张博田灝...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断股线路修复方法为人工高空修补,该方法工作强度高、风险大且效率低下.在现有断股线路修复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修复机器人,通过PLC系统驱动机器人沿架空地线行走,在地线断股处通过驱动齿轮带动断股输电线路同环绕套筒旋转,并通过捋线套筒内弹簧圆柱件挤压断股电线,到输电线路凹陷部分,实现断股捋回与压接,从而修复断股输电线路.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断股捋回修复机器人具有稳定与可靠的断股导线修复能力.

    高压输电线路断股环绕捋回修复装置

    预绞丝成型工艺研究与设备开发

    赵练石艳廖映华赵黎...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绞丝是特高压架空线路上的连接金具,能传递机械载荷、电气负荷以及保护电缆.预绞丝制造难点是成型张力不恒定,影响预绞丝尺寸精度,导致金具与电缆配合度降低,加剧磨损与松动,影响电气性能.从预绞丝成型工艺出发,对成型张力进行研究,分析成型条件,设计张力控制机构和系统;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张力进行控制,研发出新型预绞丝成型设备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控制技术指标,设备性能满足生产需求.

    预绞丝成型工艺与设备恒张力控制模糊神经网络

    全自动电源线缆绕制及捆扎设备的开发及应用

    黄栋斐段荣斌吴光明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几年智能家居和服务机器人等3C消费产品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对电源线缆(AC)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电源线缆生产中电源线缆的打包与处理工序还停留在以人工操作方式为主,为此设计一种电源线缆全自动绕制及捆扎设备.该设备采用PLC为控制核心,利用伺服电机、总线技术和气动技术等实现了绕线速率达到3m/s,产量提升了 260%以上,大幅改善了产品品质、优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人员编制.

    电源线缆绕制及捆扎设备自动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