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屈贤明

双月刊

1002-6673

tg@myjdcp.com

010-88301744

100044

北京市首体南路2号6层632室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Journal Development & Innovation of M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s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主办。1988年创刊,杂志文章均邀请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及企业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人员撰写,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代表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视觉的零件表面缺陷自动检测识别研究

    姚翠萍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零部件表面缺陷检测存在检测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且针对某些形状较为复杂的工件,现有的检测系统不能灵活调整姿态来适应被检测的工件,针对这种种问题,文章以汽车轮毂为研究对象,在对汽车轮毂常见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对其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把手眼视觉系统安装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位置上,借助机器人自身的移动来调整手眼视觉系统采集图像时的姿态,最终实现汽车轮毂各曲面缺陷的检测,有效保障了轮毂的检测质量,对未来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零件缺陷自动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机器人视觉系统零件缺陷

    炼钢连铸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戴荟贤陈春雷孙超余意...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炼钢连铸中的应用是当前钢铁行业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进一步认识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该流程中的具体应用实践,本文致力于这方面展开了探索,力求为钢铁行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提供指导.

    炼钢连铸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并联负荷分配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焦海朝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个储能装置并联时,如何提高储能装置剩余容量的利用率,完成每个储能装置能量按需分配,并保证系统平稳安全运行的问题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对多个储能装置并联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基于输出电流和储能装置的剩余容量引出负荷系数的概念,并提出了中间负荷系数控制模式,同时基于此控制模式进行了建模和三环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推导.通过3个储能装置并联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负荷分配控制策略的稳定性与合理性,避免了储能装置因过度放电或过度充电提前退出运行,并达到了按照剩余容量进行负荷分配的目标.

    储能装置负荷分配控制器建模传递函数

    基于YOLO的轻量化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文磊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移动端目标检测算法需要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更少、推理速度更快和检测效果更好以及目标检测算法对于小目标误检、漏检及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改进的轻量化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轻量级网络MobileNetV2作为目标检测算法的骨干网络降低模型的参数量与计算量,通过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结合大卷积核的思想降低网络的计算量与参数量,并提升了小 目标的检测精度.使用GhostConv来替换部分普通卷积,进一步降低参数量与计算量.本文算法在VOC竞赛数据集,COCO竞赛数据集两份数据集上均进行了多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比于其他模型参数量更小、计算量更小、推理速度更快以及检测精度更高.

    轻量化深度学习特征金字塔网络(FPN)YOLOv5大核卷积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电设备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凌瑜
    119-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机电设备的高效、精确检测变得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效率、经济效益.机器视觉作为一种模拟人眼识别和理解环境的技术,根据对机电设备的图像信息进行捕捉和处理,能够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对人力的依赖,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探讨机电设备自动检测的理论基础,阐述机器视觉技术在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原理,详细介绍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关键算法的实现,为机电设备的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自动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机电设备经济效益

    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的问题与安全运行措施探析

    彭璞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愈加突显出了特种设备在生产生活领域的重要作用.且由于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因而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检验技术的复杂程度也日益提升.在此形势下,若要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必须认真检验、并解决各种问题.本文在简要介绍特种设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特种设备检验时普遍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特种设备检验安全运行

    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综合研究

    张营孙华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变提升角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的综合问题,模型考虑了作用力、不均匀荷载和控制作用,研究了一种复杂的控制质量标准,轨迹图是在考虑模型的选定参数的情况下获得的.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模型最优参数求解方,获得了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控制算法是在模糊控制器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揭示了带式输送机控制模型中的定性效应,为实现可变提升角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开发了算法和仪器支持.

    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仪器支持算法研究

    基于VERICUT的薄壁零件数控加工技术研究

    曾学淑崔欢欢孙建明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壁零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加工效率低,其加工难度大,程序复杂,加工易出现碰撞、干涉和超程等问题,数控加工过程中没法人为的来判断数控程序的正确性.针对这一问题,从数控加工的装夹方式入手,研究薄壁零件的数控技术.在验证数控程序正确性的数控虚拟仿真加工软件VERICUT9.1中模拟加工零件,杜绝了加工过程中的碰撞、干扰、超程等问题,使试切时间减少,开发周期缩短,产品生产效率提高.最终,该机床的虚拟仿真加工模型以及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FANUC加工中心对该零件的实际加工得到有效验证.

    薄壁零件用夹具VERICUT仿真数控加工

    基于Powerlnspect五轴在机检测(OMV)的运用研究

    余雁波鲍磊
    133-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项目探讨了如何实现工艺和质量控制 自动化,基于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缺环的解决.在机检测技术(OMV)作为先进的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技术,可以直接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检测,获取定位数据,并根据零件当前状态调整加工程序.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自动化能力,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复杂、无传统找正特征的零件,自适应加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五轴加工在机检测测头检测

    基于AHP-FCA的新能源游船休闲舱室布局评价研究

    严波蔡佳倩郑镇华吉志枚...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合理评价新能源游船休闲舱室的布局设计并筛选出最优布局方案.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A)相结合的评价模型.以新能源游船休闲舱室布局设计评估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评价指标体系、AHP权重分析以及FCA评估决策流程,并应用于新能源游船实例分析中.通过对理论阐述和实例评估,验证该评价流程客观准确,为后期休闲舱室布局和优化提供了量化分析参考.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游船休闲舱室舱室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