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景德镇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景德镇学院学报
景德镇学院学报

吴丁

季刊

1008-8458

yoll0798@yahoo.com.cn

0798-8334958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瓷都大道838号

景德镇学院学报/Journal 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传播和积累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在出刊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5E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赫丙玲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5E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建构知识的创新模式,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途径.文章分析了基于5E教学模式进行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并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效果分析.将5E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物理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显著效果.调查结果表明,5E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中有积极促进作用.

    5E教学模式大学物理教学认知水平实践创新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以《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为例

    王克振司春灿卫林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新形势下对生物技术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充分发挥综合性实验在提升本科生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对《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PBL模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该理念运用在《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结合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深化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作培养的策略研究

    高凯丽刘玉环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企协作培养模式是连接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关系着高校专业建设和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目前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作培养中存在按学术型培养、脱离食品产业发展需求、学生创新创业理念不强及企业参与培养程度低下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学位点调整培养过程管理细则、师生围绕企业需求设立课题、企业设立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生工作站、校企联合设立针对学生与企业导师的双向激励政策等策略.

    食品类专业学位硕士校企协作培养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张晓瑞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是一门集理论与应用于一体的学科交叉型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为响应新工科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培养其探索创新精神、主动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文章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按照解决工程问题的模式进行重组分析,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学习实行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此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意识,达到工程教育的目的.

    新工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线上+线下"相结合

    基于STEM的工科数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

    覃晖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工科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STEM的工科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文章重点总结了教学目标、教学要点和教学场景的相关内容,并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满意度,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STEM工科数学混合式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STM32的物流动态称重系统设计

    钟景李香泉邹振鹏黄威...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实体企业的物流包裹处理工序繁多且主要依靠人力,针对物流设备功能单一,人工静态称重导致的称重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系列单片机的物流动态称重系统.该系统设计了以STM32芯片为主,结合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配合相应的软件设计,实现了物流质量信息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多平台监管等功能的动态称重系统.系统的设计着重于动态称重以及多平台监管功能的实现,方便形成数字化管理系统.经现场测试,系统对包裹的处理效率每小时可达3600件,这对企业而言有着降本增效的作用.

    动态称重STM32F103串行通信多平台监管

    前言

    吴红云
    封2页

    瓷上界画展览

    后插1-后插8,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