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王振洪

双月刊

1671-3699

jhjournal@163.com

0579-2265046

321007

浙江省金华市婺州街1188号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hua Polytechnic
查看更多>>本刊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和关心下,于2001年创刊。主要刊登理工科、社会科学和文学类学科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技术、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

    祁莹祥袁超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种生物标志物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MPP)患儿 186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RMPP组(65例)和GMPP组(121例).比较两组入院时红细胞沉降率(ESR)、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表达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与GMPP组相比,RMPP组高热、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的发生率较高(P<0.05),住院时间较长(P<0.05);RMPP组NEUT%、IL-6、IL-8、CRP、ESR、SF、LDH、D-D表达水平高于GMP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ESR、SF、LDH、D-D为RMPP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ESR、SF、LDH、D-D联合预测RMP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6,大于以上标志物单一检测(Z=6.097、5.804、4.835、4.191,P<0.05).结论:RMPP患儿ESR、SF、LDH、D-D水平明显升高,以上四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对RMPP预测价值.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红细胞沉降率铁蛋白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儿童

    智能化模块在结肠镜相关诊疗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评价

    梁淑霞朱婷婷刘欢卢翀...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智能化模块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及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智能化模块肠道准备组(实验组)和传统肠道准备组(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结肠镜检测时间、病变检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肠道清洁BBPS评分及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检查总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腺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应用智能化模块可提高肠道清洁度,缩短结肠镜检查时间,提高腺瘤检出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结肠镜肠道准备智能化模块结直肠癌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意识形态风险及启示

    任慧婕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衍生出了数字资本主义.通过厘清数字资本主义的内涵和逻辑,不难发现数字技术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反而扩大了资本剥削和垄断,加剧了意识形态风险.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不仅要抓住技术进步带来的时代机遇,而且要警惕防范更广泛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风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依托,抓住时代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全球范围的数字命运共同体.

    数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形态治理

    论重婚效力补正规则之重构

    王艺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10条规定了无效婚姻的效力补正规则,但并未说明该规则是否适用于无效婚姻的所有情形(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其中,重婚是否适用效力补正规则,司法实践所呈现的"将重婚情形排除在外"与"一律适用补正规则"两种对立的审判观点皆过于片面.对此,应当肯定重婚情形消失时,后婚存在适用效力补正规则的空间;但允许补正效力的后婚,应当进一步根据已经终止的前婚之效力以及后婚当事人的主观状态等因素作细化规范,构建重婚情形下的效力补正规则.

    无效婚姻重婚效力补正

    数字经济时代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刑法保护

    张荣钊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是基于人类生物特征经特定技术处理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信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易采集性和特定技术处理性.滥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会侵犯人身法益、财产法益乃至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目前刑事立法中存在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定位不明确、规制环节不全面和行刑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此,有必要确立渐进式综合立法模式,以预防为导向,明确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定义、分类;以刑法解释学完善规制环节,实现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特别保护.

    数字经济个人信息生物识别信息信息安全刑法规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在高层次核心期刊发文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一

    前插1页

    汪卫华院士一行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工作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