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服装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服装学报
服装学报

高卫东

双月刊

2096-1928

xbzrkx@jiangnan.edu.cn

0510-85913519

214122

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31号

服装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刊物依托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纺织工程等重点建设学科,以电子科技为核心,注重学科交叉,同时涵盖了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数理科学及医疗卫生等学科。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刊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资助课题析出论文,同时发表与企业及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科研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防弹防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董梦杰郭亚飞王美慧郝新敏...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纤维种类、织物结构等角度总结了防弹防刺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重点分析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防弹防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及其防弹防刺机理;简要介绍了聚对苯撑苯并双唑纤维、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和"蛛丝"纤维等新型高性能纤维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总结了国内外防弹防刺服测试标准,并探讨防弹防刺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更高性能防弹防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参考.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防弹防刺

    外骨骼机器人可穿戴性能的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梁志李俊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调查法,梳理了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结构的匹配情况及其在活动工效方面的应用成果,介绍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基本类型及特点,重点分析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中涉及的可穿戴性能优化设计方法及成效,总结展望其可穿戴性能设计的发展途径.研究认为,可以从分体式结构设计、轻量化设计、柔性化设计以及可调整结构设计4个方面对外骨骼机器人进行深入探讨和开发,从而更好地提升其可穿戴性能.

    外骨骼机器人可穿戴性舒适性设计

    数码迷彩图案设计成型及伪装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吴忠倪张丽平柯莹付少海...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码迷彩是由数码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生成的多色块状单元所构成的迷彩图案,在军事伪装领域运用广泛.为促进数码迷彩设计与评价领域完整体系的建立,从数码迷彩图案设计、迷彩成型和伪装效果评价方面,介绍数码迷彩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总结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当前数码迷彩研究聚焦于计算机模拟与虚拟环境评价,实地应用评价欠缺.未来可运用喷墨印花技术及多功能墨水,结合实地环境评价,扩大数码迷彩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

    数码迷彩军事伪装图案设计伪装效果评价

    3D打印矫正鞋垫晶格支撑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张帆黄晨崔梓盈肖学良...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矫正鞋垫可通过3D打印技术定制,而支撑鞋垫的拓扑晶格结构可利用有限元分析来探索优化.基于面心立方(FCC)、体心立方(BCC)这2种常规晶格支撑结构建立结构模型,分析寻找最优拓扑结构,并深化构造FCC和BCC复合结构模型,研究结构因子及晶格轮廓对矫正支撑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相同受力条件下,FCC晶格结构支撑强力较高,同等变形下的抗压力较大;对于由FCC和BCC组成的复合结构,其有限元分析的参数值随着FCC结构在复合模型中所占比例的降低而增加,且FCC占比每减小25%,应力增大约1.03倍.模拟结果证明,FCC结构在支撑矫正鞋垫时具有理论和实用的一致性,能形成良好的足底压力分布.

    3D打印晶格结构矫正鞋垫有限元分析足底压力

    基于三维扫描的男大学生脚型参数提取与分类

    薄泽明何一凡杨祥斌金维娟...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鞋子穿着的合体性和舒适性,准确掌握青年男大学生脚型的三维特征,采用三维激光脚型扫描仪对437名青年男大学生进行测试.分别对脚长、跖趾围长、足弓高度等19个原始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因子分析,并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实现脚型细分.结果表明:描述脚型高度维度的指标变异较大,长度维度的变异较小;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长度特征因子、宽度特征因子、高度特征因子、其他特征因子4个主成分,并根据因子权重值,提取脚长、跖趾围长、足弓高度3个变量作为脚型分类标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青年男大学生的脚型细分为短瘦低足弓型、长中低足弓型、短瘦高足弓型、长胖低足弓型、短瘦中足弓型、长胖高足弓型、中胖高足弓型7种类型.实验结果可以为制鞋企业生产舒适合体的鞋子提供理论依据.

    男大学生脚型三维扫描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脚型分类

    设计学视角下的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

    任若安杨方超孙捷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设计学视角下传统时尚向数字时尚转型升级路径模糊的关键性问题,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数字时尚的发展现状、表现形式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详细阐述了设计学视角下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调研案例,运用START模型框架,归纳总结出社会与空间、科技深度融合、人机共创新范式、虚拟与现实、交易与流通5个维度的具体实践方式.研究表明,设计学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发展不仅是驱动数字时尚的创新力量,也是桥接技术与创意、虚拟与现实、商业与艺术的关键纽带.研究结果为设计学视角下的数字时尚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有助于推进设计驱动式创新时尚产业的积极发展.

    设计学数字时尚设计驱动式创新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设计

    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综述

    王馨子梁惠娥沈天琦
    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成果丰富,为洞察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短板,通过Citespace软件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归纳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的专题成果,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发现:国内已有的女性内衣研究中,关于科技健康、市场驱动、女性文化以及古今审美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表明,在"文化自信"的国策下,未来可以从传统内衣的史实互证、设计元素的传承转化落地和内衣消费习惯变革与预测3方面展开研究,以推动本土内衣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内衣当代内衣市场需求现代应用审美文化

    新疆出土织锦及其代表性价值

    李文亮刘伟唯
    147-15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新疆织锦在我国织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织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出土织锦数量、纹样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织锦出土地区中,新疆出土织锦最为丰富,且织锦铭文与纹样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与审美风韵,是中华传统吉语文化之微观缩影,代表了中国历代织锦的基因血脉,彰显了中国历代织锦的流彩神韵.该研究旨在深化以新疆织锦为焦点的丝绸之路对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从而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新疆丝织品铭文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中国历代织锦面貌

    清代绣挽中人物纹样艺术考析

    张婕李正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绣挽是满汉民族服饰文化交融互鉴的产物,其人物纹样独具特色,绣工精湛.通过对苏州大学博物馆馆藏清代绣挽实物进行研究考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将绣挽中人物纹样题材划分为神话传说、才子佳人、仕女生活与农耕生活,并解读其语义、艺术特征、文化意趣与情感诉求.研究表明,绣挽人物纹样生动质朴地展现了清代人物的着装、生活场景以及人文趣味,表达着古代女子在封建思想桎梏下的自我情感.

    清代绣挽人物纹样图案题材语义解读艺术特征

    汉唐时期晕裥织物装饰演变与技艺发展

    陆苗苗谢静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晕裥纹样因其独有的色彩变化形式在丝绸之路沿线大量出现,并对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汉唐时期织物中的晕裥纹样为研究对象,从纺织科学、艺术考古学等视角研究其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对"晕裥"名称的含义进行考证,进而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织物中晕裥纹样装饰风格流变与技艺发展变化,探析织物晕裥纹样的本土化演绎历程.

    晕裥纹样织物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