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远近配穴透压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邓斯栩秦凤玲孙岑聂容荣...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远近配穴透压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选择 2022 年 1月~2023 年 6 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 60 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远近配穴透压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3%和 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多裂肌厚度明显高于观察组,下腰痛功能评分标准(JOA)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远近配穴透压针刀治疗能有效缓解LDH患者疼痛、改善肢体功能及多裂肌萎缩,且明显优于普通针刀治疗,其机制可能是透压针刀能够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筋膜透破,释放病变部位的压力,改善LDH 患者椎旁肌结构实现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透压针刀超声多裂肌

    外侧弓状韧带上前侧腰方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术镇痛中的效果

    李耀松张宗群李泽均刘创纳...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外侧弓状韧带上前侧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开腹肝癌切除术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 年 7 月~2023 年 6 月贵港市人民医院行开腹肝癌切除术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 例.两组均在插管全身麻醉下接受开腹肝癌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双侧多点腹横肌平面阻滞(TAP)镇痛,研究组采用双侧超声引导下QLB-LSAL镇痛.针对两组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节段数量、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时与运动(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瑞芬太尼用量、术后 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阻滞相关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后 30 min阻滞节段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时、运动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QLB-LSAL在开腹肝癌切除术镇痛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与镇痛泵按压次数,安全性好.

    外侧弓状韧带上前侧腰方肌阻滞开腹肝癌切除术镇痛

    比较X线、CT及MRI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张丽夏浪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X线、CT及MRI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6 月~2023 年 6 月山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90 例,分别给予X线、CT、MRI检查方式,对比X线、CT、MRI检查结果以及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在 90 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中,52 例患者为肩锁间距增宽,38 例患者为喙锁间距增宽.采用病理检查发现,阳性 70 例,阴性 20 例.MRI检查灵敏度(97.14%)、准确率(93.33%)明显高于X线(82.86%vs 75.56%)与CT(85.71%vs 77.78%)检查方式,而且漏诊率 2.86%明显低于X线(17.14%)与CT(14.29%)检查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与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影像诊断中,X线、CT及MRI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对该病症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其中MRI的诊断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三种检查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在临床诊断中应采取联合检查方式有助于增加诊断正确率.

    肩锁关节脱位X线CTMRI影像诊断应用价值

    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赵惠娟蔡玉婷张文清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2021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 81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不同的PEEP值进行分组:A组(n=27)实施小潮气量 6 ml/kg理想体重(PBW),PEEP 0 cmH2O的通气模式;B组(n=27)实施小潮气量 6 ml/kg PBW,PEEP 0 cmH2O的通气模式;C组(n=27)实施小潮气量 6 ml/kg PBW,PEEP 8 cmH2O的通气模式.分别记录并比较三组不同体位时间点[插管后平卧位(T0)、气腹后平卧位(T1)、气腹后反特伦德伦伯体位(T2)、手术结束后平卧位(T3)]的CV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气道峰压;比较三组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与血浆输注量;观察并比较三组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T0、T3 之间的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 时,A组的CVP低于B组、B组低于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T0、T1、T2、T3 时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0、T1、T2 时的气道峰压低于B组,B组低于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 时的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与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中实施PEEP 4 cmH2O的通气模式,功效更为积极,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术中的CVP,有利于降低或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气道峰压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发生氟尿嘧啶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吴海娟陈婷婷林梦婷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发生氟尿嘧啶(FU)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准确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2022 年 4 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 664 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整群随机法按照 3∶1比例分为建模组(n=498)和对照组(n=166).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U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对建模组和对照组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中,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化疗周期是FU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组和对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95%CI:0.769~0.884)和0.811(95%CI:0.695~0.928).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结直肠癌患者FU心脏毒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精准度,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结直肠癌化疗氟尿嘧啶心脏毒性预测模型

    前列腺电切术、钬激光剜除术与等离子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性功能与短期预后的影响

    皮硕煌李峰杨崇浩王勇锋...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TURP)、钬激光剜除术(HoLEP)与等离子剜除术(TPKE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疗效、性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3 月~2022 年 10 月于株洲市二医院泌尿外科进行BPH手术治疗的 95 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HoLEP组(n=32)、TPKEP组(n=32)、TURP组(n=31),观察三组炎性因子、围手术期资料、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问卷表(IIEF-5)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三组术后 24 h的炎性因子与疼痛介质水平中,HoLEP组各项炎性因子分别低于TPKEP组、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围术期资料中,HoLEP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PKEP组、TURP组,HoLE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PKEP组、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 3个月的疗效比较,HoLEP 组IPSS评分低于TPKEP 组、TURP 组,QOL评分高于TPKEP 组、TURP 组,Qmax大于TPKEP 组、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时间段的IIEF-5评分比较,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的IIEF-5 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HoLEP 组、TPKEP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EP 组与TPKEP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PKEP、TURP术式相比较,HoLEP术式可以减轻BPH患者术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能缩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前列腺电切术钬激光剜除术等离子剜除术前列腺增生症性功能、短期预后

    多次法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吴凯燕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医院 2021 年 2月~2024 年 2 月在口腔门诊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 90 例,分为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和观察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各4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咬合力为(138.57±10.05)分、咀嚼效率为(90.14±2.19)%;对照组分别为(116.83±10.24)分与(80.27±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次法根管治疗方案可达到一定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咀嚼功能恢复,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局限.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并改善咀嚼功能,同时可降低术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两种治疗方案在安全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以一次性根管治疗为优选方案.

    牙体牙髓病多次法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咀嚼功能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仇燕霞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选择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 60 例,以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 30 例与观察组 30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疼痛介质、膀胱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疼痛介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 E2(PGE2)、P 物质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膀胱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去里急后重、排尿感减弱、漏尿等均膀胱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包含提物、步行、情绪控制、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日常活动、社会功能、家庭生活等EORTC QLQ-C30 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开展治疗效果切实,对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疼痛介质影响较轻,且能够提高切口愈合时间,减少复发率情况.

    宫颈环形电切术传统切除术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切口愈合时间复发率

    晚期早产儿发生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钟景良萧慧敏梁健雁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产儿发生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对2022 年8 月~2023 年7 月期间 35 例早产孕妇和同时收治的 45 例足月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收集包括孕妇年龄、孕次、孕期并发症、生活方式等因素,初步探索出可能与早产相关的因素.结果: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出血、产检、早产史等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出血、产检、早产史、胎膜早破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都与孕妇早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出生体重、胎龄和胎盘情况作为早产儿发生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对高危儿童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减少呼吸衰竭和改善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高危因素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hs-CRP、D-D、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陈铁汉武静文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探讨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4 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及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265 例,分为ACS组 160 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 61 例和冠脉造影正常(NC)组 44 例.比较不同组间 LP-PLA2 水平,分析其与 hs-CRP、D-D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①ACS组 LP-PLA2 水平与SAP组及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 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0,95%CI=1.003~1.254,P=0.005);③当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715 时,cut-off值为 376.80 pg/ml为标准,诊断ACS的特异性为 76.8%、敏感性为 65.2%;④ACS组患者LP-PLA2 水平与hs-CRP(r=0.493,P=0.026)、D-D(r=0.451,P=0.040)呈正相关性,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5,P=0.007).结论:LP-PLA2 对预测老年ACS的发生及临床风险层次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冠脉病变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