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研究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联合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疗效

    陈婉蓉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与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3 年 1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 100 例RDS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疗法,研究组采用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并发症等数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 96.00%,对照组为 9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气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率为 12.00%,对照组为 38.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RDS早产儿期间,联合采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与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治疗方式与单一治疗方式,均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增强患儿的通气能力,使患儿的血气指标得到改善,但是前者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效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超声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田丰郭煜曾家琛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与超声应用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96 例行产检并怀疑为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进行MRI-DWI及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剖宫产,以术中结果作为"金标准",且对比分析两种方式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分型诊断结果.结果:术中检查结果显示阳性 83 例,阴性 13 例.其中术中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例 20 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7 例,边缘性前置胎盘 17 例.检测出粘连性胎盘 18 例,植入性胎盘 33 例,穿透性胎盘 21 例;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术中检查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 0.733),超声和手术病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 0.822);两种检查方式对前置胎盘及植入胎盘的灵敏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检测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前置胎盘分型符合率 57/64(89.06%)高于超声符合率 48/64(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 检查植入胎盘分型符合率(87.50%)高于超声符合率(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DWI与超声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均具有较好的检验效能,但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分型中,MRI-DWI的检验效能更好.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超声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李志强郑孔权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3 年 3 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120 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 例)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60 例)采用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引起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瘢痕外观满意度[(92.93±1.08)分]高于对照组[(81.48±0.94)分(t=7.624)],疼痛指数(NRS)、术后复发率[分别为(5.21±0.24)分、10.00%]低于对照组[(7.82±0.50)分、25.00%(t=4.863,χ2=4.675)],术中出血量[(14.03±2.35)ml]和术后引流量[(28.87±3.15)ml],少于对照组[(69.40±3.73)ml和(37.79±1.47)ml(t=6.114,t=1.029)],住院时间[(7.21±0.74)d]短于对照组[(12.82±0.50)d(t=2.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单因素分析显示,开放式手术、有基因突变、肿瘤直径≥1 cm、有淋巴结转移是引起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也显示,开放式手术、有基因突变、肿瘤直径≥1 cm、有淋巴结转移是导致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缓解其术后疼痛,并提高切口美观度,同时患者所采取的开放式手术、有基因突变、肿瘤直径≥1 cm、有淋巴结转移也是导致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此进行针对性和全面性的预防改善,进而降低术后肿瘤复发和重症风险,保证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

    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腰方肌阻滞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顾凤香梁万胜张凌云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腰方肌阻滞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1 月~2022 年 4 月甘肃省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毁损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QP组和Q组,各组 50 例,Q组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治疗,QP组在Q组基础上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两组术后均予以自控静脉镇痛.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静息和运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镇痛情况、炎性因子水平、术后不良反应.结果:QP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行走距离、术后住院时间、麻醉阻滞操作时间均显著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组术后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哌替啶补救性镇痛例数、术后镇痛效果满意评分、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均显著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术前有显著上升,但QP组显著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组术后显著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37).结论: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方肌阻滞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具有显著术后镇痛效果,能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减轻患者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疼痛程度,促进术后临床恢复,显著降低不良反应.

    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

    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关闭系膜裂孔的临床意义

    郑志华施凉潘郭孟玲刘江睿...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系膜裂孔关闭与否对术后腹内疝和肠梗阻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477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资料,随访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情况.结果:477 例患者分为未关闭系膜裂孔组(n=275)与关闭系膜裂孔组(n=202);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腹部手术史、手术指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关闭系膜裂孔组术后出现肠梗阻 14 例,关闭系膜裂孔组出现肠梗阻 10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 51 个月.随访期共有 24 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7 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成功,考虑为肠粘连;7 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复发、腹腔种植5 例,系膜裂孔缺损引起的腹内疝 2 例,均为小肠内疝所致.结论:系膜裂孔未闭导致的腹内疝发生率低,但患者多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右半结肠切除术内疝肠梗阻系膜裂孔

    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惠菊谢春红陈丽娜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检测在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13 年 6 月~2023 年 6 月收治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75 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选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75 例作为第一对照组,另随机抽选青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60例作为第二对照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别的HBV-DNA和HBsAg定量检测,探讨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BV-DNA与HB-sAg在临床诊治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BsAg与其HBV-DNA呈正相关.而且,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BsAg和HBV-DNA定量水平均低于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BsAg定量分析中,当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呈阳性时,HBsAg定量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当HBeAg呈阴性时,HBsAg定量水平与年龄不构成统计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BV-DNA、HBsAg定量检测是体现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在实践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特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肝硬化老年患者

    牙种植对慢性牙周炎致牙缺失患者咀嚼功能及龈沟液相关因子的影响

    朱敏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牙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致牙缺失患者咀嚼功能、牙周咬合力、美观度及龈沟液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鹰潭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6 月~12 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致牙缺失患者 85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牙周咬合力、美观度,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因子,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牙周咬合力、美观度,龈沟液IL-6、IL-8、TNF-α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牙周咬合力、美观度均高于或优于治疗前,龈沟液IL-6、IL-8、TNF-α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咀嚼功能、牙周咬合力、美观度均高于或优于对照组,龈沟液IL-6、IL-8、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疼痛、出血、感染及牙龈开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种植技术可有效提升慢性牙周炎致牙缺失患者咀嚼功能、牙周咬合力及美观度,降低口腔炎性反应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疗效满意.

    慢性牙周炎牙缺失牙周炎牙种植修复技术咀嚼功能炎性因子

    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旺胜黄平平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后期临床诊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12 月 68 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 55 例作为对照组,整理与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CD4+、Th1 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2、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隐形氧化蛋白产物(AOPP)、硫氧还原蛋白(TR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体液免疫较为亢进,而细胞免疫被抑制,且存在显著的氧化应激反应,因此,临床可通过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检测,以有利于评估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实际病情,且在其诊疗及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梅毒免疫氧化应激临床意义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水平与临床妊娠的影响

    郭淑蓉钟华戴景曦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SUM)效果及对炎性反应激水平与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漳州市第三医院2020 年5 月~2023 年5 月收治的SUM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对照组行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于术前、术后 3 d,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于术后 6 个月,门诊复查肌瘤复发情况与子宫内膜愈合情况;术后随访 1 年,记录术后患者的临床妊娠情况;记录随访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均未见肌瘤复发情况,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SUM的效果显著,安全性更好,术后炎性应激反应较轻,能较好地保护子宫内膜,提高术后临床妊娠率.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子宫黏膜下肌瘤炎性应激水平临床妊娠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公洪伟孙正钦高锐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接受同期经尿道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临沂市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NMIBC合并BPH 200 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同期经尿道电切除术组(观察组,n=115)以及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组(对照组,n=88),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以及糖类抗原(CA125)水平.结果:两组民族、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咖啡因摄入史、婚姻状况、年龄、是否发生便秘、术前应用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手术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尿管留置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3 个月CEA及CA125 水平与术前比较均较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EA及CA125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经尿道电切除术与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比较,在围术期指标上并无足够优势,但能够有效调节血清CEA以及CA125 水平,同时减少住院费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期经尿道手术围术期肿瘤标志物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