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罗丽君邓子杰郭嘉琪梁蓉...
    2923-2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结直肠息肉EMR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 685 例,其中未出血组 673 例,出血组 12 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85 例患者中有12 例(12/685,1.75%)出现了迟发性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息肉最大径≥10 mm在两组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47);高脂血症、禁食时间长短与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无显著性关联.结论:高血压、息肉最大径≥10 mm是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 2 h开放流质饮食并不会增加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

    结直肠息肉内境下黏膜切除术迟发性出血风险因素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陈英贤蔡文华
    2926-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12 月~2022 年 12 月 185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98 例)和引流组(87 例).内镜组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引流组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 2 周的血清因子,术前及术后 3 个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术后 3 个月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比引流组的手术时间缩短,比引流组的术中出血量增多,比引流组的血肿清除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相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周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水平均降低,内镜组较引流组更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内镜组较引流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内镜组比引流组明显更低;Barthel指数(BI)均显著提高,内镜组比引流组明显更高;且内镜组比引流组的术后 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04%)比引流组(10.3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但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血肿清除率更高,改善血清因子、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情况更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微创钻孔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

    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在高危妊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陈贱兰
    2929-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危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2021年3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 350 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产妇进行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比较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以及妊娠结局,比较妊娠结局正常产妇与妊娠结局异常产妇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压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的最大血流速度(S/D)的差异.结果:妊娠结局不良产妇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以及S/D指标均显著高于妊娠结局正常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异常的产妇在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转移ICU以及剖宫产等妊娠结局方面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子宫动脉正常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新生儿转移ICU而言,子宫动脉异常的敏感性最高达到 88.9%;其次是对低体重儿的敏感性为 88.1%;对胎儿窘迫的敏感性为 87.0%;对早产的敏感性为 79.2%;对剖宫产的敏感性为 69.4%.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晚期中应用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可根据阻力指数、搏动指数、S/D、舒张早期切迹等指标更好的预测妊娠结局,降低围产期死亡的风险.

    高危妊娠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与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治疗肛瘘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冯伟
    2932-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与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治疗肛瘘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诊治的 121 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改良LIFT-plug手术,n=61)与对照组(予以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治疗,n=60),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93)和预后不良组(n=28);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法(Wexn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肛瘘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VAS评分、Wexner评分存在时间、组间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时间与组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 h、24 h、72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 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 1 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在性别、高血压史、瘘管数目、BMI、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既往肛门手术史、糖尿病史、病程、肛瘘外口距肛缘距离、手术创口面积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 岁、既往肛门手术史、糖尿病史、病程、肛瘘外口距肛缘距离、手术创口面积是影响肛瘘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改良LIFT-plug手术治疗肛瘘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复发率.年龄、既往肛门手术史、糖尿病史、病程、肛瘘外口距肛缘距离、手术创口面积等因素会肛瘘患者预后产生影响.

    改良LIFT-plug手术直肠黏膜瓣推移术肛瘘疗效预后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耿丽媛赵伟何心张静...
    2936-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 2020年1 月~2023 年6 月期间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SAP患者93 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鼻胃管不耐受分为鼻胃管不耐受组 24 例和鼻胃管耐受组 69 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P患者发生胃管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 93 例SA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胃管不耐受组 24 例(25.8%).与胃管耐受组相比,胃管不耐受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衰竭和急性肾损伤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开始后 3~7 d的能量补充目标达到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升高(OR=1.632,95%CI:1.188~2.241,P=0.003),存在急性肾损伤(OR=1.159,95%CI:1.012~1.326,P=0.040)是鼻胃管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能量补充目标>70%(OR=0.863,95%CI:0.761~0.978,P=0.024)是鼻胃管不耐受的保护因素.腹痛是胃喂养不耐受者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91.7%.胃管不耐受患者在改用鼻空肠管营养后 3 d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较鼻胃管喂养后的前 3 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SAP患者胃管不耐受发病率为 25.8%,APACHE Ⅱ评分升高、存在急性肾损伤是鼻胃管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能量补充目标>70%是鼻胃管不耐受的保护因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鼻胃管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林香
    2939-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自身抗体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变化,并探讨自身抗体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RA发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 2021 年 7 月~2023 年 7 月医院收治的 70 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RA组,另外选取 7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gA、IgM、IgG、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水平差异,比较RF、CCP、抗核抗体阳性率差异,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分析RF、CCP、抗核抗体的诊断效能,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A、IgM、IgG对RA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组比较,RA组的IgA、IgM、IgG、RA、CC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IgG诊断RA的AUC是 0.795、0.854、0.735,IgA、IgM、IgG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CCP的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抗核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抗核抗体的特异度均高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IgM、IgG以及RF、CCP、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能够用于RA的辅助诊断,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为RA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苏润林王林燕时丽
    2942-2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早期细菌感染患儿 50 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 5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健康指标、阳性检测结果及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PCT、CRP、WB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CRP、WBC、PCT+CRP、PCT+WBC、CRP+WBC、PCT+CRP+WBC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三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种检测和两种联合检测的结果(P<0.05).各项指标联合检测时诊断早期细菌感染的灵敏性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各项指标联合检测时诊断早期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PCT、CRP、WBC三种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疾病的检出率.

    PCTCRPWBC联合检测儿童早期细菌感染诊断效能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黎国平李建全陈慧泉
    2944-2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 年 6 月~2023 年3 月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0.65±20.14)ml、腹腔引流量为(101.54±12.1)ml,少于对照组[(160.54±27.21)ml、(120.23±14.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5.25±1.21)d、排气时间(2.41±0.97)d、住院时间为(7.12±1.24)d、饮食恢复时间为(56.37±6.58)h,短于对照组[(7.54±1.36)d、(3.62±1.05)d、(11.41±2.05)d、(90.25±11.5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bg)为(4.16±0.27)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4.06±1.75)s、凝血酶原时间(PT)为(10.46±0.62)s、凝血酶时间(TT)指标为(14.81±1.02)s,低于对照组[(3.58±0.55)g/L、(34.06±1.75)s、(10.46±0.62)s、(15.56±1.1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s)水平为(245.57±25.41)pg/ml,低于对照组[(287.62±28.5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2/30),与对照组[26.67%(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有效降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患者手术指标,降低患者VEGF-Cs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直肠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凝血功能并发症

    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与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邢鸿基吴泽铭刘子弘欧阳城...
    2947-2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收治的 80 例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Bö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宽度值比较,观察组指标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OFA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但对照组出现了 2 例固定松动,而观察组未出现此情况.结论: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具有创伤小、影像学指标恢复好、功能恢复好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用于该类型跟骨骨折的治疗.

    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微创钢板内固定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螺旋CT的诊断价值

    孙逢霞
    2950-2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螺旋CT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021 年 2 月~2022 年4 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8 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对血管内-中内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以数字血管减影(DSA)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MRA诊断内-中膜增厚率为 92.65%,斑块形成发生率96.76%,高于CT诊断的85.29%、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A诊断中度狭窄 51.47%、重度及闭塞 23.53%,均高于CT诊断的 36.76%、14.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结果为依据,CT诊断特异度为 83.93%、灵敏度为 75.0%,诊断符合率为 82.35%;MRA 诊断特异度为93.22%、灵敏度为 88.89%,诊断符合率为 92.65%,CT诊断效能低于MR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A用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均能对颈动脉狭窄情况作出良好的判断,但相比于CT,MRA检查对血管狭窄、斑块形成的检出率更高,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和特异度,可根据患者情况将二者联合诊断,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磁共振血管成像多螺旋CT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数字血管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