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具
家具

许美琪

双月刊

1000-4629

021-63612634 63221159

200001

上海市南京东路石潭弄89号

家具/
查看更多>>家具工业刊物。以促进我国家具工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为指导企业发展,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服务,为家具科研、开拓设计思路,推广应用“四新”及新产品开发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柳编工艺发展现状

    肖云雁甄晟瑶陈红尚莉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编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柳编工艺品造型别致、纹理自然、色泽素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柳编独特的编织技法使得柳编制品呈现出别样的美感和实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不同地区的柳编制品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柳编传统手工艺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对于柳编工艺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探讨柳编工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以及艺术特色,深入研究柳编工艺的相关资料,总结其发展历程和技艺特点,为柳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参考,并呼吁更多人关注和传承这一传统手工艺。

    柳编工艺编织技法现状

    RFID技术在木家具数字化车间的应用

    温民康李军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木家具企业纷纷筹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车间,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目标。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种信息采集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识别距离远、存储容量大等优点。通过分析木家具车间信息采集现状,介绍RFID技术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条形码(BCT)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的差异性比较得出:RFID由于具有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对加工影响小等特性,适合应用在木家具制造车间采集在制品状态信息。BCT适合采集成品、工人、刀具夹具等信息,最后介绍RFID在车间信息采集、车间生产进度跟踪、车间实时监控的多种应用方式,可为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重要保障。

    木家具RFID技术数字化车间信息采集

    家具中挥发性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

    张恩颂章雅玲杨丽娜孙雨浩...
    1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家具中挥发性有害物质的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通过使用便携式挥发性有害物质收集器来收集家具及其原材料中挥发的有害物质,并利用挥发性有害物质快速分析测试仪对其进行测定,从而建立了一个快速测定家具及其原材料中挥发性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的检出限均为0。00 5mg/m3。采用该方法对市售家具及原材料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数据与目前主流的气候舱法的结果数据基本一致。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检出限低,能够满足家具及其原材料中挥发性有害物质日常检测工作的需要。

    家具甲醛TVOC快速检测

    薄木仿美式家具着色做旧表面效果分析

    申闫雪宋魁彦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薄木贴面仿美式家具着色做旧涂饰的表面效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基材着色遍数、格丽斯着色遍数、擦色次数以及底漆修整目数4种因素对试件表面ΔL*、Δa*、Δb*的影响,得到薄木仿美式着色做旧涂饰以一遍基材着色,一遍格丽斯着色,两次擦色,600#修整的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的表面材色效果。研究做旧涂饰对试件表面材色、横顺纹光泽度以及底色和纹理灰度变化的影响,得出结论:着色做旧涂饰可降低试件表面明度,使其趋向于红色、黄色,但在基材着色与格丽斯着色总遍数≥3时,不擦色会使其趋向于蓝色;提高横顺纹光泽度;均匀加深纹理与底色。薄木仿美式做旧涂饰在家具贴面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拓宽家具表面装饰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家具贴面美式家具做旧涂饰效果分析

    潮湿环境厨柜家具设计路径研究

    夏良祺王华
    22-2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集烹饪、洗涤、储藏为一体的整体厨柜家具日益受到关注。但整体厨柜目前多采用木制板材作为结构主体,针对潮湿环境厨房用户关注不足,相关研究及市场适应设计较少。旨在通过用户访谈系统调研潮湿环境用户的行为和使用痛点,梳理分析潮湿环境用户对于厨柜产品的问题及需求;通过Kano模型对潮湿环境用户需求进行排序,根据需求优先级构建用户需求模型;最后,提出材料耐潮湿、部件易更换、产品易清洁等潮湿环境厨柜家具设计原则。

    厨柜设计厨房家具潮湿环境设计原则

    Kano模型下的学龄前儿童多功能床设计

    孙一乂严石蔡晨阳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小居室内学龄前儿童居住空间,以空间叠合的概念为基础,探讨儿童多功能床的设计要素。通过Kano模型调研问卷,分析关于学龄前儿童多功能家具的用户需求评价数据,将用户需求按照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进行分类,然后以Better-Worse系数计算用户需求项的优先级,并依据优先级排序对学龄前儿童多功能床的相应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为小居室学龄前儿童的设计研究提供意见,设计一款符合其情感、功能需求的多功能组合床。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科学完整的用户需求观察、排序研究,和空间叠合理论,为学龄前儿童多功能家具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学龄前儿童Kano模型空间叠合多功能组合床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儿童可成长型衣柜设计

    刘逸凡王玮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儿童可成长型家具设计研究中的需求转变依据,使儿童可成长型家具设计能够切实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以儿童衣柜为研究对象,限定研究的儿童年龄范围为3~12岁,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调研得到12项衣柜使用需求,运用Kano模型将所得需求划分为4类,引入AHP法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不同需求类别进行权重排序,得出3~12岁儿童成长过程中对于衣柜的使用需求转变方向,即由简单易用、长幼共用、多功能收纳的使用需求向经久耐用、隔板可调、内部明亮的使用需求过渡,通过设计实践和方案评估验证了研究结论的合理性,能够为儿童可成长型衣柜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思路。

    可成长型儿童衣柜用户需求家具设计Kano模型AHP需求转变

    丹麦家具设计师基因图谱可视化分析

    徐雪周橙旻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以来丹麦家具设计师不断将丹麦设计推向国际,研究设计师基因图谱不仅可以获得家具设计谱系宏观认知,也可以更深入理解丹麦设计文化。运用信息可视化方法易于识别认知的特点来分析丹麦设计师群体特征和设计演变规律,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方法论参考。通过丹麦家具设计师信息关键信息提取及数据分析,并结合丹麦的发展历史、国民个性、艺术运动等内容,从基因图谱角度进行研究与可视化设计,以叙事、风格、材料、结构4个角度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探索构建丹麦设计基因可视化特征和规律,初步形成丹麦家具设计师基因图谱分析和研究范式。叙事图谱突出设计师的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特点,风格、材料、结构图谱表示设计风格特征与偏好,与时代背景的影响密不可分。

    丹麦家具设计师基因图谱可视化现代设计

    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小镇公共艺术家具设计

    高自立苗艳凤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美丽乡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重要举措,公共艺术家具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个性化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特色文化软实力。为提升黄龙岘小镇的整体形象,通过分析市场公共家具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维度总结现有公共艺术家具的特征;根据目标用户访谈和KANO问卷及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实地调研,得出目标用户在材料、功能、色彩、外观造型、结构上的需求,即运用环保的耐久性材料,色彩和谐搭配,造型简洁美观,具有文化特色且与周围环境相匹配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黄龙岘茶文化村的主要特征元素的提取和简化进行重要性排序。提取权重最高的茶具、茶山和当地"龙毫、龙针"茶叶特色,以当地丰富竹材为主材料,搭配茶砖、石材和环氧树脂等环保材料,探索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公共家具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为黄龙岘茶文化小镇的公共艺术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公共艺术家具黄龙岘茶文化KANO模型层次分析法美丽乡村

    嘉绒藏族服饰符号在现代藏式家具中的创新设计

    朱文霜王禹钧白凌婷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浓烈的色彩和神秘的符号不仅是藏族服饰和藏式家具的灵魂,也是整个藏文化的独特气息所在。在共同灵魂作用下,藏族服饰和藏式家具不可避免会产生相互交融。针对当下嘉绒藏式家具的市场"失语"困境,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图示解析法提取嘉绒藏族传统服饰符号系统中有代表性的宗教信仰符号、性别结构符号、装饰纹样符号及材质色彩符号,将其用于现代藏式家具的设计实践指导中,最终通过设计案例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和交融方式,验证设计思路的可行性,借此激发现代藏式家具的活力,从而推动嘉绒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嘉绒藏族家具设计少数民族服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