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半月刊

1002-5766

010-68019057 68039094 68768091

100836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经济管理/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国家经济发展方针和改革举措,探讨经济管理理论,传播先进管理经验。报道经济管理的最新动态,对经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及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适合各层经济管理人员、经济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一般利润率与全球性长期产能过剩——政治经济学三大部类视角

    徐春华
    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人工智能投资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现有研究对全球性长期产能过剩问题的关注不足,缺乏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本文将马克思两大部类分析视角拓展到三大部类,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估算了世界主要国家三大部类的价值构成和一般利润率,并借鉴新卡莱茨基模型测算2000-2019年各国三大部类的产能利用率,选用PVAR模型分析了人工智能及一般利润率对三大部类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三大部类产能利用率均值都高于发达国家,且两者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创造性破坏"并未扭转全球范围内的长期产能过剩趋势.一般利润率变动会对产能利用率变动产生负向影响,且其作用力度在发展中国家更大;同时,人工智能增长对一般利润率变动的正向作用也是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为显著.人工智能的增长在发达国家倾向于拓展潜在产出而相对拉低其产能利用率,而在发展中国家则短期内倾向于提升实际产出而相对提高其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认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能过剩程度,推进全球范围内的长期产能过剩治理,为中国推动高新技术生产资料部类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长期产能过剩人工智能三大部类产能利用率

    数据生产要素视角下开放公共数据与企业创新——基于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

    陈艳利蒋琪
    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畅通要素流通壁垒,推动公共数据作为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鼓励并引导企业利用公共数据实施创新决策和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开通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证实了开放公共数据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上述关系以对数据生产要素的资源补给机制和对创新意愿的动力激发机制为双向路径.基于行业性质的细分检验发现,当前释放数据生产要素对实现数字产业化作用明显,但依托产业数字化助力实体经济效果有限.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数据传输效率是影响上述关系的关键因素,而现阶段开放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性质的数据生产要素效果更佳.与此同时,基于企业既有要素水平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位积累性更强的企业而言,上述关系更显著.本文补充了关于数据生产要素实际经济价值的实证证据,为完善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机制,激励企业释放数据变现价值提供了政策启示.

    数据生产要素公共数据企业创新开放公共数据

    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

    郭金花朱承亮
    4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是促进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重要路径.本文以2010-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上游研发创新和下游服务运营,推动了制造业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高技能人力资本相对需求结构与绝对需求结构优化是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机制;细分岗位结构显示,数字化转型促使企业增加了技术研发和市场销售类员工需求,减少了生产操作和行政管理类员工需求;细分学历结构显示,数字化转型提高了研博学历和本专科学历员工需求,而降低了高中及以下学历员工需求.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凭借"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链升级效应更明显,企业技术水平越高、行业竞争力越强则越有动力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且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的推动作用能切实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研究结论对数字化情境下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破解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具有重要理论与政策启示.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升级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微笑曲线

    资源编排能力与服务业平台企业的数字化创新

    柳学信程园孙忠娟
    6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资源编排行为深受"平台网络效应"和"平台技术水平"的影响.由此,网络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成为影响服务业平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重要资源编排能力.本文以251份服务业平台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网络能力、数字平台能力以及两者综合平衡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并考虑行业和区域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能力、数字平台能力以及两者综合平衡对数字化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在上述关系中,行业和区域创新环境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平台情境下的资源编排理论,从能力匹配视角为企业单一能力研究提供有益补充,并基于内部能力—外部环境交互效应视角揭示了服务业平台企业开展数字化创新的机制黑箱,为平台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

    网络能力数字平台能力数字化创新资源编排理论服务业平台企业

    组织势视角下企业资源重构如何驱动高端化战略变革——基于飞鹤乳业的纵向单案例研究

    林海芬海淼
    9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一部分优秀企业将高端化战略变革作为突破低端锁定的重要实现方式.从现实来看,中国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多源于内部资源困境嵌套外部合法性不足的"逆势"情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转"逆势"为"顺势"并塑造所需竞争优势.本文立足组织势与资源重构相互作用的视角,以飞鹤乳业为案例探究这一相互作用如何促进企业实现高端化战略变革的过程,丰富了组织势内涵,构建了组织势与资源重构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挖掘其促进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实现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组织势是组织沿内部发展惯性和外部环境惯性的方向持续发展的趋势.企业依据组织势(内部力量和外部环境状态)的演化,可将高端化战略变革过程分为"造势-借势-顺势"三阶段,并因"势"制宜,通过协同混合、内部重构模式,依次构建起"补偿重构""整合重构""聚焦重构"的组合型资源重构机制.进一步地,三种组合型资源重构机制通过主动塑造企业内外部组织势,不仅逐步转"逆势"为"顺势",营造有助于实现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内外部情境,而且多模式的同时作用满足了变革的多重资源需求,逐渐构建了高端化战略变革所需的竞争优势.

    高端化战略变革资源重构组织势纵向单案例研究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天生全球化的动因探究——基于QCA方法的组态分析

    余珮陈漪澜
    11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对外直接投资(OFDI)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的.然而,在新兴经济体中,却存在一批在成立短期内快速进入海外市场的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现象当前仍未得到共识性解释.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从创新优势、海外社会网络和国际企业家精神三个视角对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EMNEs)天生全球化的缘由进行理论阐述,并以2008-2019年178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事件为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揭示EMNEs天生全球化的复杂动因.组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优势、海外社会网络和国际企业家精神的"多重条件并发"形成EMNEs天生全球化的多样化组态模式,具有明显的"殊途同归"特点.创新成果导向、天生创新导向、创新过程导向、弱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行动前摄性和风险承担性七要素构成六条组态路径和四种EMNEs天生全球化模式.与此同时,不同前因条件间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创新优势方面,创新成果导向、天生创新导向和创新过程导向在不同情境下两两之间存在叠加或挤占效应;海外社会网络方面,弱关系网络和强关系网络之间存在挤占效应.本文从组态视角系统地解释了 EMNEs天生全球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论丰富了 OFDI理论的知识体系,为来自新兴经济体的新创企业"走出去"提供实践启示.

    天生全球化对外直接投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定性比较分析

    CEO研究经历缘何能驱动企业战略变革?

    韵江宁鑫
    13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战略驱动下,以创新突破成长困境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使命与发展路径.带有"科学基因"的CEO对战略变革的影响 日益凸显,但鲜有研究关注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本文整合高阶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考察CEO研究经历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及其内在动因.研究发现,CEO研究经历显著促进企业战略变革;较高的环境复杂性会强化CEO研究经历对战略变革的促进作用,而较低的环境动态性会削弱CEO研究经历对战略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出"烙印效应".拓展检验发现,在低政策不确定性、高制度效率、非国有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中,CEO研究经历对战略变革的影响更为明显;当CEO年龄较大或任期较长时,CEO研究经历的烙印效应将会消褪.机制检验表明,CEO研究经历对战略变革的作用是通过强化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创新能力来实现的.本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情境下企业高管如何提升创新精神、突破技术封锁并实现战略变革提供新见解.

    CEO研究经历战略变革环境不确定性动态能力烙印理论

    分布式领导、情境特征与员工非正式领导力涌现

    吕乐娣纪顺洪张昊民
    15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组织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问题愈发凸显的背景下,来自员工自下而上涌现出的非正式领导力对组织的良性运转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行分布式领导模式,鼓励员工涌现非正式领导力.然而,现有研究发现,分布式领导与员工非正式领导力涌现表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情境因素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立足于本土集体主义文化氛围,基于情境同一性理论,本文选择232名被试参与组间情景实验,结合来自长三角地区企业的502份多来源、多时点的实地调查问卷,探究分布式领导对员工非正式领导力涌现行为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集体主义氛围正向调节两者关系,被中介的调节模型分析显示,建设性责任知觉中介了集体主义氛围的上述调节作用.这些结论丰富了员工非正式领导力涌现的机制,为中国组织情境下企业激发员工积极性发挥提供了管理启示.

    分布式领导非正式领导力涌现集体主义氛围建设性责任知觉

    "物有所值"还是"心有所怡":乡村民宿主客价值共创平衡机理研究

    李燕琴赵壮英姚舟罗湘阳...
    16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宿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业态,主客价值共创是推进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源于价值共创DART模型的价值共创参与度VCCE模型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与在线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物质感知价值与非物质感知价值对游客价值共创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物质感知价值(感知可得性、投入产出比)与非物质感知价值(感知互动性、感知公平性)均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意愿,其中感知互动性的影响效应最大;(2)非物质感知价值比物质感知价值更有助于激发游客价值共创意愿,且在"心有所怡"型比"物有所值"型消费情境下,游客价值共创意愿更强;(3)物质型促销与非物质型促销皆有助于将游客价值共创意愿转化为共创行为,且在"心有所怡"型消费情境下,物质型促销作用更显著;而在"物有所值"型消费情境下,非物质型促销作用更显著,呈现出契可尼效应.本文从物质价值感知与非物质价值感知平衡的视角,拓展了对游客"感知价值-价值共创意愿-价值共创行为"间影响机理的理解,研究关注了占比最多的乡村中端民宿高质量发展问题,有助于改善中国乡村民宿主客价值共创中存在的价值失衡现象,为以民宿为重要切入点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乡村民宿价值共创主客关系物质感知价值非物质感知价值

    QCA方法在国内外管理学领域的应用:演进、比较与展望

    池毛毛潘美钰周敏杜运周...
    18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性比较分析(QCA)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管理学领域重要分析方法与研究范式.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87-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502篇期刊论文和CNKI数据库中的633篇CSSCI期刊论文作为研究样本,系统梳理并分析QCA在国内外管理学领域的应用现状、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主要发现包括:(1)在研究热点方面,国外文献主要聚焦在"组织创新及其复杂性""创业管理""复杂性理论下的组织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重复杂前因"四个大主题;国内研究主要聚焦在"组织创新""创业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服务"和"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四个大主题.(2)在演进脉络方面,QCA在国内外管理学的研究进展均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但在研究主题与范围演化方面,国内外文献呈现出差异化特征.QCA在国外文献的应用主题 日趋集中,而国内文献关于QCA应用范围还在发散且更注重其在本土化管理情境的解释与应用.最后,通过对比与总结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脉络,本文从研究主题、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提出QCA在管理学领域有前景的拓展方向.本研究为全面认识和理解QCA在国内外管理学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动态,进而为深入运用QCA解决中国管理实践问题提供相关理论借鉴或参考.

    定性比较分析(QCA)研究热点演进脉络文献计量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