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半月刊

1002-5766

010-68019057 68039094 68768091

100836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经济管理/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国家经济发展方针和改革举措,探讨经济管理理论,传播先进管理经验。报道经济管理的最新动态,对经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及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适合各层经济管理人员、经济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台数据治理策略如何助力商业价值创造?——基于关系连接视角

    苏敬勤吕禾雨
    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平台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关系连接则是数据爆炸式增长的隐含前提.然而,平台企业在经由数据治理创造商业价值时,却面临着"如何基于特定关系对平台数据进行有效治理"的难题.本文基于关系连接视角,以中国短视频行业中的两家头部平台企业(快手和抖音)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案例对比研究,深入探讨平台企业数据治理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商业价值创造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1)平台企业依据关系的特征优势制定数据治理策略,并在数据生命周期中不断推动关系网络的构建与演化,进而激发并强化网络效应.(2)随着数据治理的发展和演进,平台企业的关系特征愈发明显进而影响到治理模式和商业价值创造形式.(3)由于关系情境和连接强度的差异,平台企业数据治理在强关系中表现为补偿机制,而在弱关系中表现为管控机制.本研究不仅从动态视角深化了对平台数据治理的解构与认知,还丰富拓展了关系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充分考虑了中国独特的关系情境,弥补了平台治理中本土化情境研究的不足.此外,本文也为平台如何基于用户关系进行数据治理提供了实践启示,这将有助于满足不同关系类型下的用户需求和实现平台整体目标.

    数据治理策略关系连接关系治理社交媒体平台

    企业家精神的数字创新激励效应——基于数字专利视角

    金环蒋鹏程
    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弘扬企业家精神对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在结合IPC信息有效识别企业数字发明专利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次考察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弘扬企业家精神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这一结论在选择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外生政策冲击,以及前工业化时期中国各城市潜在农业生产力作为工具变量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企业家精神通过发挥研发效应、人才效应以及治理效应,显著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对非国有企业、成长期与成熟期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创业活跃度高、政府对数字化关注度低地区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影响更突出.本研究为数字强国目标下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理论解释与经验支撑.

    企业家精神数字技术创新研发效应人才效应治理效应

    出口企业数字化转型、双重网络位置跃迁与国际竞争优势重塑

    刘烨王琦班元浩
    4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出口企业面临日趋复杂的供应网络和贸易网络,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充分利用双重网络资源有效重塑国际竞争优势已成为新发展格局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出口模型,构建了双重网络位置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A股上市企业核心供应商、客户数据与中国海关产品匹配数据,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国际竞争优势提升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显著提升了国际竞争优势并呈现出结构异质性特征,在使用不完美工具变量法和加权双重差分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准回归结论依然成立.双重网络位置跃迁是数字化赋能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渠道,相较于贸易网络,供应网络位置跃迁在促进国际竞争优势提升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在小微企业、沿海地区企业以及高管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对核心供应商的强依赖性,有助于实现供应风险的多元化分散.本文丰富了复杂网络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为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PageRank中心度双重网络位置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竞争优势

    财政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源配置效应——以光伏产业为例

    王艺明马晴晴
    6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财政补贴是常见的政策工具.针对财政补贴是否能够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2006-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补贴对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财政补贴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光伏企业间的生产率离散度,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财政补贴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光伏企业间的资源错配程度平均下降约0.021个百分点.该结论在经过指标替换、考虑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影响、内生性分析以及政策外生冲击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在位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以及位于光照资源较缺乏地区的企业,财政补贴对资源配置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财政补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规模均等化以及降低研发风险机制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财政补贴对光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丰富了新兴产业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精准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

    光伏产业财政补贴电价补贴资源配置生产率离散度

    世界一流企业成长逻辑下的国有经济"五力"评价研究——基于共同演化理论的分析

    王欣
    8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国有经济"五力"是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历史场域视角对国有经济"五力"目标形成的演进脉络进行系统回溯,深入分析了"单力—两力—三力—四力—五力"的阶段演化.基于共同演化理论以及世界一流企业成长逻辑,对国有经济"五力"进行重新审视,认为国有经济"五力"与世界一流企业的特征维度高度契合,世界一流企业成长逻辑赋予国有经济"五力"更深刻的内涵,可以通过世界一流企业演化规律深度透视国有经济"五力"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世界一流的国有经济"五力"评价模型,形成包含17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的国有经济"五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国有经济"五力"进行系统评价发现:国有经济"五力"综合指数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分项指数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势;指数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但是省际间和行业间差距仍然较大.最后,围绕增强国有经济"五力"协同性、夯实制度基础与能力基础、实施差异化提升策略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世界一流企业五力高质量发展

    美国就业不确定性、人力资本跨境迁移与中国企业创新

    王嘉鑫刘雪娜孔东民
    10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中美跨市场研究多关注贸易政策,较少关注美国就业政策变化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而研究这一问题对扩大国际人才引进和攻克技术"卡脖子"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测度美国就业不确定性指标,基于2009-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考察美国就业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美国就业不确定性会显著促进我国企业创新,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排除国内政策干扰、指标有效性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美国就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主要通过要素集聚和知识溢出两个渠道影响中国企业创新.此外,对于东中部地区、行业劳动密集度高、员工关爱度高的企业,美国就业不确定性的创新增进效应更加明显.以上结论表明,美国就业不确定性为中国企业创新释放了显著的"人才红利",这为中国企业在创新领域吸引和利用海外人才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不仅丰富了"劳动与财务"交叉领域研究,并为人口老龄化大环境下扩大国际人才引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启示.

    美国就业不确定性人力资本跨境迁移企业创新要素集聚知识溢出

    全产业链布局会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吗?

    陆明杨德明
    12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精确对接与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问题.本文在构建全产业链布局数量与金额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全产业链布局赋能企业创新产出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产业链布局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而行业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牵引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全产业链布局主要通过拓展企业拥有的资源范围和优化资源整合能力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表明,代理成本较低、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在实施全产业链布局时,其创新产出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探索了如何通过调整企业边界决策以谋求创新这一问题,也为垂直整合经济后果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于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全产业链布局资源范围资源整合能力创新产出

    新兴顾客导向、外部知识搜寻与破坏性创新

    林春培赖秀梅朱晓艳余传鹏...
    14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兴顾客导向的企业关注并满足新兴顾客群体的隐性期望与需求,注重探索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促进破坏性创新的产生.基于知识搜寻视角,本文探究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315份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兴顾客导向作为企业挖掘潜在顾客的战略导向,是影响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兴顾客导向促进企业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通过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可以对外向型破坏性创新间接地发挥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外部技术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只对内向型破坏性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本文还发现,新兴顾客导向对于企业进行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部知识搜寻与破坏性创新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外部技术与市场的联合搜寻能够促进企业将破坏性创新产品引入外部市场,有利于外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实施.本文探索了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和内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揭示出外部知识搜寻在其中的作用机理.

    新兴顾客导向外部技术知识搜寻外部市场知识搜寻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内向型破坏性创新

    数字化转型能否打破地理距离约束?——来自企业供应链地理分布的证据

    耿勇向晓建徐飞
    16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地理距离对企业贸易的"引力效应"能否被打破?本文基于企业供应链地理分布数据,重新审视了地理距离与企业贸易这一经典命题,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贸易规模和贸易地理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扩大企业贸易规模的同时,并未改变企业本地根植性的贸易地理结构,数字化转型使距离效应得到弱化但未被完全打破.原因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地理距离引致的交易成本扩大了企业贸易规模,但并未改变企业的交易成本地理结构,因而无法改变企业贸易地理结构,且数字化转型的"降成本"效果在异质性产品、重工业行业和西部地区企业中相对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加快要素流动速度的同时,并未改变要素区域流动结构,只有在高双边数字化交互模式中,企业才能进一步突破地理距离的约束.本文的发现回应了距离效应消亡的争议,对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经济双循环具有启示意义.

    数字化转型地理距离贸易规模贸易地理结构交易成本

    创业失败后的印象管理策略:量表开发及其对评价合法性的预测效度

    陈依于晓宇蔡莉
    18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失败通常给创业者带来污名,威胁创业者的形象和声誉.印象管理策略是创业者向受众叙述"失败故事",以维护受损形象、获得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挖掘创业失败后印象管理策略的内涵和结构,并开发测量量表.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提炼出承担责任、推卸责任、积极定义和示弱四类印象管理策略,并开发量表.随后,通过两轮问卷调研,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验证,发现推卸责任策略可以细分为两个子维度:推责于环境和推责于他人.最后,检验印象管理策略对投资者评价合法性的预测作用,使用创业者和投资者配对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四类印象管理策略对评价合法性的预测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创业失败印象管理策略评价合法性量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