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井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井技术
建井技术

刘志强

双月刊

1002-6029

jjjs@chinajournal.net.cn

010-84263119

100013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

建井技术/Journal Min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矿山建设专业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矿山建设和有关节岩土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和交流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矿山建设技术动态和信息,为实现矿山建设技术现代化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孔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支护技术研究

    吕彦国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空留巷技术是无煤柱开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提高煤炭回收率的同时还取消遗留煤柱引起的应力集中或动力灾害等问题.为缓解采掘接替紧张、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山西沂庆矿Ⅱ 13102沿空留巷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确定了深孔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切顶角度、高度和钻孔间距等主要参数,并提出了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方案,同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

    沿空留巷巷道支护切顶卸压深孔爆破

    铁路隧道竖井过构造破碎带突水淹井治理关键技术

    孙厚伟邓新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突水淹井的技术难题,通过水文地质分析及现场试验,探讨了井筒施工中构造破碎带突水淹井的成因,采用"复合水泥浆止水垫+靶向注浆"的综合治理技术,解决了井筒施工中的突水问题,恢复了淹水竖井的功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铁路隧道竖井突水淹井复合水泥浆止水垫靶向注浆综合治理技术

    跨孔地震波CT技术在煤矿多层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王苏龙
    14-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采空区造成地面建筑物建成后的下沉、变形等形式的破坏,易产生安全隐患.为确保地面建筑的使用安全,需要对采空区进行治理.因采空区注浆的隐蔽性,注浆效果检测是确保治理质量的关键,仅依靠单孔参数的检测,无法整体、客观地评价采空区注浆效果.采用跨孔地震波CT技术对检测区域剖面进行波速测定,并与单孔检测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使采空区注浆效果的评价更加全面、合理、准确.通过在塔山煤矿采空区治理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技术在注浆效果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多层采空区注浆跨孔地震波CT效果检测

    信息化监测技术在西部地区建井期间的应用

    生帅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建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了信息化监测技术在建井期间的应用,并探索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价值.详细描述了信息化监测技术在建井期间的应用,通过对围岩、井壁含水层壁间及壁后水压、围压和温度等参数进行全龄期实时监测,揭示了井壁混凝土全龄期热力演化规律,并获得了井壁热力参数变化与施工工艺的相互关系.在葫芦素煤矿西翼风井的实践应用中,利用信息化监测技术及时发现了混凝土井壁拉应变的极限值,为壁后注浆施工的控制方面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

    信息化监测技术矿井建设实时监测技术创新冻结法施工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煤矿建(构)筑物中的应用

    王群袁东锋滕德强
    25-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煤矿建(构)筑物的分类,并对其产生破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列举筒仓加固、洗煤厂转载点框架加固以及立井井筒加固的典型案例,提出了混凝土结构加固应首先检测评估结构构件的使用部位和受力情况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固设计,并选择适用的一种或几种加固方法.通过分析煤矿加固市场的容量,得出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煤矿建(构)筑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煤矿建(构)筑物结构加固协同作业

    地铁隧道液氮与盐水复合冻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与分析

    周树清刘林林王宗金亓燕秋...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工程领域中突遇水涌砂现象的应急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在处理软弱含水丰富的地层时所使用的封水和加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液氮和盐水的复合冻结施工方法,以应对紧急情况.针对在复杂建筑环境中进行的浅埋大断面隧道暗挖作业中地下水流动可能对土体造成的侵蚀问题,提出了一种隧道加固填充技术.考虑到在低温条件下,常规水泥浆和含水材料容易结冰并导致堵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盐水水泥浆进行填充和冻结管施工的技术.通过现场监测所收集的数据,对所提出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冻结过程中,地层温度和地表沉降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成功形成了加固体和止水屏障,这不仅缩短了液氮和盐水的冻结周期,还提高了冻结壁的质量;②液氮冻结技术在暗挖开洞区域起到了封闭和加固的作用,确保了在排水和清淤过程中基坑和隧道的密封性,同时有效抵抗了水土压力,并且切断了完好隧道与周围土体的联系,增强了隧道的稳定性;③通过结合液氮的快速冻结特性和盐水的加固效果,该技术不仅显著缩短了修复时间,还显著提升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地铁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修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社会效益.

    地铁隧道液氮冻结冻土帷幕隧道开挖原位修复技术

    竖井临时变更矿井提升机几种适用方案的实践与对比

    崔喜旺张桥梁高长起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竖井开拓方式的矿山建设,临时变更矿井提升机是一二期衔接的重要环节.变更矿井提升机方式有吊桶、罐笼、箕斗及多种提升容器的混合等多种形式.为实现提高变更矿用提升机效率、缩短工期和提升安全水平等目标,总结了竖井临时变更矿井提升机的实践案例,归纳了各自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就上述变更矿井提升机方案的技术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课题,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和探讨.

    竖井临时变更矿井提升机吊桶罐笼箕斗

    东庞矿西庞井地面区域治理底板承压水技术研究

    马洪飞底俊臣王国牛牛延汀...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庞矿西庞井9303工作面底板奥灰承压含水层的原始突水系数为0.094~0.126 MPa/m,存在高承压岩溶含水层,严重威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地面区域治理底板承压水改造段的设计深度为12.0~25.0 m,改造后的设计隔水层厚度为51.0~64.0 m,改造后的突水系数为0.081~0.076 MPa/m.通过现场实测,对奥灰底板承压水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际进入奥灰含水层深度为10.7~24.2 m,改造后隔水层厚度为50.8~64.3 m;注浆段终压均在6 MPa以上,注浆结束时泵量达到35 L/min以下,符合注浆结束标准;底板含水层治理后的突水系数为0.073~0.085 MPa/m,小于0.100 MPa/m,满足工作面安全采掘的要求.

    煤炭开采底板承压水地面区域治理隔水层厚度突水系数

    霍尔辛赫矿3502工作面"以孔代巷"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许起王虎马嘉星尹良帅...
    49-5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顶板高位裂隙定向长钻孔抽采效果,根据霍尔辛赫矿3502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及顶板"三带"分布规律,对工作面"以孔代巷"采空区卸压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研究,考察分析了 3502工作面2号定向钻场顶板高位裂隙定向长钻孔抽采浓度、纯量和抽采混合量随工作面回采距离变化关系,确定了最佳抽采效果层位,总结了钻孔合理布置位置,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成本,实现了工作面采空区及上隅角瓦斯零超限目标,确保了回采工作面在低瓦斯状态下高效回采.

    瓦斯治理以孔代巷高位定向钻孔层位裂隙带

    综采工作面过采空区煤柱期间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张向东陈思嘉周云帅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圪台煤矿31201综采工作面通过上覆采空区集中煤柱区域时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支架压死现象严重的问题,运用现场观测的方式,对工作面过集中煤柱前、过集中煤柱后的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微震事件及能量角度确定了工作面动载矿压重点防治区域,并提出集中煤柱爆破技术.实践表明,通过对采空区集中煤柱进行定向爆破,矿压控制效果显著.该技术工艺能够有效提高矿井动载矿压灾害防治效果,降低微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能量,避免压架现象的发生.

    集中煤柱矿压显现采空区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