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科学
经济科学

刘伟

双月刊

1002-5839

010-62751488

100871

北京大学法学楼4层

经济科学/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研究刊物。发表有关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世界经济、中外经济史、经济统计、人口经济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书刊评介、读书札记、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经济界人士及经济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约束与企业融资保障机制研究

    马理李丹娜
    11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持有的本公司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取融资是一种常用但风险较高的融资模式.鉴于此,规范发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降风险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增长,是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约束以及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然后引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以检验其是否能够保障企业的融资供给与稳定发展;最后对调控政策组合进行福利分析,以测算社会福利的改善效果.研究显示:规范资管业务和控制杠杆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发挥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的作用可以保障企业发展,降风险与稳增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约束融资保障机制设计

    电子商务能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尹志超吴子硕
    138-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3-2019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该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可以显著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提高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增大农户农业生产值、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及缩小农村家庭数字鸿沟是该项目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该项目对低物质资本、低人力资本及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更为显著的缓解作用,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具有良好包容性.

    电子商务贫困脆弱性乡村振兴准自然实验

    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对"小农户+合作社"体系中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考察

    梁海兵姚仁福
    15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研究独立探讨了小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的各自增收效果,但对于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农户增收尚无定论.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集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农户模型以分析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的因果关系,并基于CLES(2020-2022 年)数据对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效果展开实证检验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增收效果从低到高依次为"租地+雇工"模式、合同农业模式和股份合作模式.这一结论在考虑遗漏变量估计偏误、内生性检验、替换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第二,小农户依托合约安排通过土地转出和劳动时间再配置("租地+雇工"模式)、产品溢价(合同农业模式),以及提升产业价值份额(股份合作模式)等路径实现有效增收.本文研究有效识别了小农户与合作社合约安排的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差异及其作用机制,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倾向性增收模式与实现路径的理论支撑.

    小农户合约安排利益联结模式增收

    三代间健康劣势传递以及教育的阻断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

    董志强邬慰娟廖浩凯
    178-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HARLS数据,本文在祖辈—父母—孩子(G1-G2-G3)框架下研究三代间健康劣势传递.结果表明,我国家庭内存在显著的三代间健康劣势代际传递和跨代传递现象.代际传递表现为,祖辈健康劣势会显著增加父母健康劣势概率,父母健康劣势会显著增加孩子健康劣势概率;跨代传递表现为,祖辈健康劣势会显著增加孩子健康劣势概率.这些传递关系在多种检验中表现出稳健性.本文还发现:父母完成义务教育对健康劣势传递具有统计显著的阻断作用,但其作用程度较为有限.这提示我们,要阻断健康劣势传递,仅仅依赖改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求教育之外的手段和途径.机制分析表明,教育有助于个体改善健康行为,获得更好职业、更高收入以及更多社会关系支持,从而降低个体及其后代的健康劣势概率.

    教育健康劣势代际传递健康不平等

    教育水平"般配"就能幸福终老吗?——正向教育选型婚配倾向与离婚率

    李兵赵沛炫郭冬梅孙伟增...
    199-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使用2005 年人口抽样调查和2010 年人口普查微观样本来构建城市层面的"正向教育选型婚配倾向"指数,以实证考察婚姻的教育匹配对离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刻意追求教育水平的"般配",特别是中、高教育水平的同级匹配会导致更高的离婚率.在使用高校扩招政策作为工具变量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保持不变.基于微观家户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同级教育婚配的家庭幸福感更低.机制分析显示,婚姻的教育匹配会通过影响家庭生产的分工模式来影响婚姻的稳定性.

    婚姻教育匹配离婚率家庭分工

    "合同型"宗族与契约精神——基于明代军户的视角

    王丹利陈硕
    220-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及文化传统中探索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内生化过程不光是经济史学者长期关注的议题之一,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相关文献依然数量有限且结论不一致,大都以描述和思辨为主,缺乏基于系统数据的因果证据.本文结合明代设立军屯这一政策背景,发现家族在内部选定戍边军户过程中所界定出的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契约精神.我们基于系统历史数据,来探索这种"合同型"家族分布对现代语境中契约精神的影响.基础回归结果发现,历史上军户人口比重的确显著影响了当代契约精神,该结果在用明初战争频度作为工具变量后依然稳健.

    明代军户"合同型"宗族契约精神

    《经济科学》投稿须知

    《经济科学》编辑部
    前插1页

    第五届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