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林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林研究
经济林研究

谭晓风

季刊

1003-8981

jjlyj-csfu@163.com

0731-85658526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经济林研究/Journal Nonwood Forest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唯一的经济林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由国内从事经济林生产、科研和教学的专家教授组成,在经济林学科领域肯有权威性。主要刊登国内外经济林科技论文和科技信息与发展动态,经济林生产形势和经营策略,并加强了实用技术和产业建设方面的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酒泉早酥红梨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多元分析及优化方案

    李娅楠种培芳
    99-10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酒泉早酥红梨园土壤养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生产优质早酥红梨的土壤养分优化方案,为实现早酥红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酒泉市肃州区和敦煌市早酥红梨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早酥红梨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通过建立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线性规划方程,求解获得早酥红梨果品最优时的土壤养分优化方案.[结果]酒泉早酥红梨园土壤特征为偏碱性,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偏高,土壤肥力系数为 1.18,土壤肥力等级为三级,属于一般;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早酥红梨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建立线性规划方程组求解得出早酥红梨品质达到最优时的土壤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21.44 g/kg、碱解氮 43.96~44.46 mg/kg、有效磷 30.86~55.99 mg/kg、速效钾 105.67 mg/kg、交换性钙 11.68~13.29 g/kg、交换性镁 0.77~1.38 g/kg.[结论]在管理酒泉早酥红梨园时,根据实际情况,改良土壤盐碱度,增施有机肥,适时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减少钙、镁肥,达到科学配方施肥技术标准,以实现早酥红梨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早酥红梨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多元分析优化方案

    不同梨种质资源对火疫病菌的抗性评价

    位杰蒋媛王岩谢宏江...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梨火疫病是一种危害梨树且具有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危害性极大、防治难度高.了解国内外梨种质资源对梨火疫病的抗病性水平并进行抗性评价,为挖掘梨火疫病抗病资源、抗病基因和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枝条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 90 个梨种质资源的 1 年生离体枝条进行火疫病强致病力菌株接种,观察枝条、叶片的病变特征,通过比较接种病原菌后不同梨种质资源枝条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制定梨种质资源抗病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供试梨种质资源的抗病水平.[结果]梨火疫病菌株对供试的 90 个梨种质资源枝条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90 个梨种质资源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发病率为 20%~100%,野山梨的发病率最低(20%),75.56%的资源发病率为 100%,病情指数为 8.89~100,安梨的病情指数最低(8.89),寒香的病情指数最高(100);供试的 90 个梨种质资源的抗病水平普遍较低,在其中未发现有高抗品种,抗病品种只有2个,占2.22%;中抗品种8个,占8.89%.抗性种质的遗传背景表现为东方梨>西洋梨.[结论]安梨、龙园香、龙园洋红、甘梨早 6、八月红、晋蜜梨、早酥、粉酪、寒红、硕丰梨这10 个梨种质资源对梨火疫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可作为梨抗火疫病育种的资源.本研究结果可为梨火疫病抗病育种及相关抗病基因的挖掘等提供参考.

    种质资源火疫病抗病性评价

    新疆部分本地梨品种花器官表型与花药内源物质差异分析

    毕清芮张展闳李江萍樊国全...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不同品种间梨花的特性,探讨花药内源物质含量的差异,为授粉树的合理配置及花期外源激素的施用提供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梨的品质.[方法]以 24 个新疆本地梨品种为试验材料,观测、分析梨花器官的形态多样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花药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淀粉的含量,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供试的24 个新疆本地梨品种以浅粉红花蕾、淡紫色花药、柱头高于花药、花瓣相对位置无序、圆形花瓣、花柱基部有茸毛类型居多,6 个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 0.529~2.476,花药颜色多样性指数较高,多样性丰富.每花序花朵数、雄蕊数、花冠直径和单花药花粉量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 2.497~2.993,变异系数分别为26.65%、9.40%、17.10%、56.54%,雄蕊数的稳定性高于其余性状.成熟花药中内源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GA3 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描述型性状中,花药颜色多样性最为丰富;数量型性状中,单花药花粉量变异程度最高.成熟花药中IA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GA3、ABA、CTK、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成熟花药的内源物质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溶性淀粉次之;内源激素IAA含量最高,GA3 含量最少.初步掌握了梨花器官丰富的多样性,了解了不同品种成熟花药内源物质差异.

    花器官花药表型性状内源物质

    基于RNA-Seq探究蔗糖影响黑果枸杞枝刺发生的机理

    乔杨刘雯李璐佳孙丽丽...
    12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是集生态、经济和药用价值等为一体的灌木.然而,其密集的枝刺严重阻碍其作为经济林推广,本研究旨在探究蔗糖(Suc)促进黑果枸杞(黑杞)枝刺的发生机理,为培育其无刺优良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在证明Suc通过能量和信号路径促进黑杞枝刺发生的基础上,利用RNA-Seq对无刺茎顶芽(TleCK)、有刺茎顶芽(ThoCK)、黑暗处理的有刺茎顶芽(ThoDCK)、减少内源Suc处理后有刺变无刺茎顶芽(TleDPL)和喷施外源Suc后无刺变有刺茎顶芽(ThoSuc)5种样品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和叶绿体差异基因(cpDEG)进行筛选和分析,并采用RT-qPCR验证了 9 个DEG的表达情况.[结果]5 组有刺和无刺材料顶芽之间(ThoCK vs.TleCK、ThoCK vs.TleDPL、ThoDCK vs.TleDPL、TleCK vs.ThoSuc和TleDPL vs.ThoSuc)的DEG分别为5281、4363、3125、5226 和3278个,这5组DEG共同显著富集在9个GO条目和 4 个KEGG通路("类黄酮生物合成""二萜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芪类、二芳基庚烷和姜辣素生物合成").韦恩图显示 5 组比较组共有的DEG是 196 个,其中 33 个被预测为转录因子基因,较多转录因子基因被预测为NAC和WRKY家族.5 组比较组有 3 个共有DEG注释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EGG通路,分别参与生长素、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传导.3 个关键有刺和无刺比较组(ThoCK vs.TleCK、ThoCK vs.TleDPL和TleCK vs.ThoSuc)中共有 2 个DEG被预测为TCP转录因子基因,这 3 个比较组均有cpDEG被注释到光合作用KEGG通路.9 个DEG的RT-qPCR验证了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论]Suc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传导以及赤霉素合成基因表达来促进黑杞枝刺发生,枝刺发生也可能与类黄酮积累和木质素减少有关,而且增施外源和减少内源Suc并非通过简单地逆转cpDEG的表达来影响枝刺发生.注释到WRKY、TCP和NAC转录因子家族的共有DEG可能是调控枝刺发生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建立了Suc影响黑杞枝刺发生的机理模型图.

    黑果枸杞顶芽枝刺RNA-Seq蔗糖

    不同枸杞扦插及水培生根能力比较分析

    王嘉栋赵佳慧马西梅杨改儿...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扦插及水培条件下不同品系或品种枸杞的生根能力,筛选出易于繁殖推广的枸杞材料,为枸杞的规模化繁育和高效培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4个不同枸杞品系或品种为材料,分别进行扦插和水培试验,测定扦插及水培后不同枸杞的生根指标:平均根粗(mm),平均根长(mm),平均生根数,生根率(%)和生根效果指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不同枸杞品系或品种扦插生根的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根穗条数与平均根长、生根效果指数与平均生根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4.674%,表明3个主成分包含了大部分测定指标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扦插生根能力最好的前3个枸杞材料依次是C1(311.82)、C4(163.64)、C5(139.73).对不同枸杞水培生根的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根长数与平均根粗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根效果指数与平均根长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100%,说明3个主成分可以涵盖所有指标100%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水培生根能力较强的前3个枸杞品系或品种依次是C1(252.143)、C4(218.376)、C3(175.501).C1、C4这2个枸杞材料的扦插和水培生根能力均较强.[结论]不同品系或品种的枸杞生根能力具有显著差异,C1、C3、C4这3种叶用枸杞无论是在扦插还是水培的栽培方式下生根能力均较强,不同品系或品种的枸杞在扦插和水培的繁育方式下生根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叶用枸杞的生根能力明显强于果用枸杞.

    枸杞扦插水培生根率

    限根栽培对4个宁夏枸杞品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何军田英何昕孺朱丽珍...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宁夏枸杞限根栽培提供参考,促进枸杞生态种植.[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王团镇典型土壤气候类型区,选择同一限根栽培条件下种植 3 a的4个宁夏枸杞品种(宁杞 1号、宁杞 7 号、科杞 6081、科杞 6082)为研究对象,探讨限根栽培模式下不同宁夏枸杞品种之间根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技术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根域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除科杞 6082 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科杞 6081 外,科杞6081的根域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均为最高,较宁杞1号土壤分别显著高出27.41%、37.41%、17.96%、2.31%,较宁杞7号土壤分别显著高出17.42%、24.69%、15.60%、4.53%,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较科杞6082土壤分别显著高出16.93%、10.73%、3.49%;科杞6082根域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较宁杞 1 号、宁杞 7 号和科杞 6081 根域土壤分别显著高出 26.73%、5.82%和 14.20%;宁杞 1 号和科杞 6081 根域土壤的pH值显著高于宁杞7号和科杞6082.限根栽培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土壤优势细菌门基本相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较大,4 个宁夏枸杞品种丰度均在 35%以上;真菌属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特别是科杞 6081 根域土壤的真菌群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RDA分析结果中科杞 6081 根域土壤的真菌门水平优势群落富集在表征土壤养分的指标周围,其他 3 个宁夏枸杞品种相对较为分散.土壤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等与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丰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限根栽培条件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根域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对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无影响,但真菌差异较大,科杞6081 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组成均表现出相对较大的差异.

    限根栽培宁夏枸杞品种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真菌微生物区系根域

    不同混作模式下施氮对花椒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扬谷战英冯楠可熊荟璇...
    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花椒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 2 年生九叶青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 2 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花椒-大豆、花椒-辣椒、花椒单作)和3个水平的施氮量(0、1.5、2.5 g/株),测定不同混作模式和施氮水平下花椒的干物质质量、光合指标及矿质养分含量.[结果]在 3 种种植模式中,施氮均能增加花椒干物质质量,在每株1.5 g施氮水平下,花椒-大豆混作能提高花椒的干物质质量.2种混作模式均会提高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减少胞间CO2 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在不施氮处理下,花椒-大豆混作模式和花椒-辣椒混作模式的花椒净光合速率比花椒单作分别增加了70.69%、59.28%.在每株 0、1.5 g施氮水平下 2 种混作模式均降低了花椒胞间CO2 浓度.在 3 种氮素施用水平下,混作模式对花椒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无显著影响.在每株 2.5 g施氮水平下,花椒-大豆混作模式和花椒-辣椒混作模式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花椒单作模式高了 34.39%、42.81%.在花椒单作和花椒-大豆混作模式中,氮素水平对花椒总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在花椒-辣椒混作模式中,每株2.5 g施氮水平的花椒总氮含量比不施氮处理增加了12.28%.在3种种植模式中,各氮素施用水平的总含磷量无显著差异.在单作模式中,氮素施用水平对总钾含量无显著影响.在花椒-大豆混作模式和花椒-辣椒混作模式中,施氮显著降低了花椒总钾含量.[结论]混作和施氮对花椒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花椒-大豆混作且每株施氮1.5 g时效果最佳.

    花椒混作施氮光合特性养分吸收

    不同处理对轮台白杏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闫文静谢辉秦丽欢阿丽娅·阿力木...
    16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轮台白杏种子的最佳育苗方法,为高效科学育苗提供技术支撑,为揭示杏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台白杏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激素法、温汤浸种法、低温层积法、激素+低温层积法打破种子休眠,统计发芽率,将萌发的种子播种到土壤中,30 d后测定幼苗特性.[结果]1)GA3 和温汤浸种处理不去皮种子,发芽率很低,表明轮台白杏具有种皮休眠特性.带壳轮台白杏种子经低温层积80 d才开始萌发,说明轮台白杏具有种壳休眠特性.2)在不同处理中,有两个处理方法发芽率及出苗率均较高,其中500 mg/L的GA3 处理半去皮轮台白杏种子,发芽率高达 94.00%,出苗率高达 88.00%,种苗根系发达,不易徒长,育苗成本最低,每千株为 276 元,育苗效率最高.温汤浸种轮台白杏种子在 50℃浸种全去皮轮台白杏种子30 min,发芽率和出苗率均较高,分别为 98.00%和 84.00%,成本较低,效率较高.低温层积带壳种子 120 d时发芽率最高为80.67%,所有低温层积处理出苗率低于70%,育苗成本较高,效率最低.3)先用激素浸泡种24 h,后层积综合处理发现,轮台白杏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均不高,且成本最高,育苗效率不高.[结论]杏具有种皮、种壳休眠特性.500 mg/L的GA3 浸泡半去皮种子24 h与50℃浸种全去皮轮台白杏种子30 min,育种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均可用作生产中的育苗方法.

    种皮休眠种壳休眠激素低温层积温汤浸种

    土壤含水量对树番茄苗木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韦兴兰李树萍王元友赵启泽...
    17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树番茄苗木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1 年生的树番茄苗木为研究对象,设置 4 个水分处理,即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轻度亏水处理、中度亏水处理、重度亏水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 26.83%~30.41%、21.46%~25.04%、16.10%~19.67%、10.73%~14.31%,比较树番茄苗木在经过不同胁迫时间(15、30、45、60 d)后生长量、各器官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及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土壤含水量对树番茄苗木生长与NSC的关系.[结果]在适宜的水分含量和轻度亏水处理下树番茄苗高和地径持续生长,中度和重度亏水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茎生物量最高,各器官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叶、根;叶片可溶性糖和NSC含量逐渐增加;茎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根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均高于叶和茎.根、茎、叶淀粉含量在适宜水分含量、轻度亏水、中度亏水处理下先减少后增加.胁迫15、30、60 d时,各处理下叶、茎可溶性糖与淀粉的含量比值高于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胁迫 45 d时,叶、茎、根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少.[结论]树番茄苗木生长和各器官的可溶性糖、淀粉、NSC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有不同的响应,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树番茄苗木在一定的胁迫时间下,NSC不断积累,以此来缓解水分胁迫对树番茄苗木生存的影响.

    树番茄生长土壤含水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光周期对红花玉兰'娇红1号'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蔡宇宇朱仲龙贾忠奎马履一...
    189-200,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给红花玉兰的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花玉兰'娇红1号'2年生大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调控LED光源的方式,设置6种光周期,分别为8 h(光照期)/16 h(暗期)、10 h/14 h、12 h/12 h、14 h/10 h、16 h/8 h以及自然光照(CK),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定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叶片营养物质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在 14 h/10 h处理下苗高、地径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8 h/16 h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随着光周期中光照时间的延长,除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外,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全K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 14 h/10 h处理下叶片营养物质含量最高,8 h/16 h处理下最低.光周期对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显著,14 h/10 h处理下叶片SOD活性、POD活性、APX活性显著低于CK处理,8 h/16 h和 16 h/8 h处理下显著高于CK处理.在 12 h/12 h和 14 h/10 h处理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较CK有显著提高,在 8 h/16 h和16 h/8 h处理下光合色素含量较CK显著降低.总体上,苗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 浓度在8 h/16 h处理下最小,在14 h/10 h处理下最大,在16 h/8 h处理下各参数有所下降.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o)、光化学猝灭系数(C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CNPQ)与CK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在 14 h/10 h处理下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值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为26.33、0.77、3.45和0.74.[结论]光周期可以影响'娇红 1 号'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叶片营养物质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适当延长光周期中的光照时间有利于提高'娇红1号'苗木的质量,光周期14 h/10 h是最适合其生长的光照条件,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红花玉兰'娇红1号'光周期生理指标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