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林凌

双月刊

1006-012X

028-87016562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宫省社科院内

经济体制改革/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辟有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产权改革探讨、宏观经济管理与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改革、股票与证券、金融体制改革、经济学家改革思想介绍等。适合经济研究人员和经济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数据治理对数字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黄徐亮徐海东倪鹏飞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中国战略下,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2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试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大数据治理对数字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大数据治理促进了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流动和扩散对相邻城市和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城市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大数据治理对中部地区城市和城市群城市数字产业的作用更为显著;创新产出、技术效率以及经济集聚是大数据治理影响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应推动大数据治理的产业价值挖掘,建立健全大数据治理统筹协调机制,优化数字中国整体战略布局,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大数据治理数字产业发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

    战略联盟与企业风险承担

    赵欣侯德帅马海云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风险承担视角,研究战略联盟合作的经济效果,发现参与战略联盟的公司其整体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战略联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高行业竞争度企业及处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区域的企业,战略联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效应更大.拓展性研究表明,股权式合作模式、双边契约形式,区域商业合作文化显著增加了战略联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作用.战略联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债务融资规模的扩大、资本性支出水平的提升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鉴于此,企业应积极寻求建立有效的战略联盟,监管机构应激励和支持企业构建战略联盟,以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战略联盟风险承担资本支出企业合作

    加速折旧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赵扬李长英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考察该政策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人力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三个方面加快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该政策效应存在行业层面和文本层面有着异质性:从行业来看,加速折旧政策没有提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文本来看,加速折旧政策对"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并不显著.未来,政府层面应继续加强加速折旧政策宣传作用,并针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政策,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企业层面应提升自身融资能力、畅通人才输送通道.

    加速折旧政策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人力投入融资约束

    税收体制与中国高投资之谜:从税收分成到税制结构

    曹志伟吴柏钧李竞超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制结构与税收分成作为影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内容,会对地方政府产生干预经济的激励效应,进而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税制结构对地区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通过激励地方政府引导第二产业发展的途径促进了地区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激励地方政府选择了"重投资、轻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其抑制了消费;且实际税制结构已超过理论最优税制结构,因此其投资激励效应开始下降.因而,必须降低间接税占比,扭转目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具体来看,需完善房产税等直接税的征收体制,提升直接税占比.同时,逐步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间接税占比.

    间接税税制结构地区投资

    横向财政失衡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实证与政策

    杨志安韩紫微
    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横向财政失衡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钝化和公共服务压力在其中所发挥的机制作用,选取2010~2021年中国城市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横向财政失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分析表明:横向财政失衡会促使地方政府偏好产能过剩行业而造成产业结构钝化,限制劳动力流动间接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横向财政失衡不利于抵消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公共服务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地方政府缺乏能力采取劳动力市场整合措施,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据此,应调节区域间财政税收结构,健全"钱随人走"的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缓解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加强政府间产业转移项目协调合作,地方财政应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保障政策,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创新财税制度安排,适当增加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促进地方与中央的"财政同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横向财政失衡劳动力市场分割产业结构钝化公共服务

    LPR改革对中期借贷便利工具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

    董华平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证分析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影响的变化,检验LPR改革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成效.结果显示,在LPR改革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能够显著影响银行贷款利率,其中中小银行贷款利率受到的影响更大,表明LPR改革能够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率.机制分析表明,LPR报价基准的替换、LPR被纳入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与宏观审慎评估考核(MPA)是LPR改革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主要机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低是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货币当局与监管部门应该妥善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LPR改革中期借贷便利银行贷款利率利率传导效率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共同信息溢出与股市行业极端风险共振

    郭娜胡丽宁田青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QVAR-DY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10个一级行业极端风险共振进行测度,并结合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信息环境的影响,通过构建TVP-FAVAR模型探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共同信息溢出与行业风险共振的动态演变关系,分析我国行业风险极端共振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了金融市场信息环境的质量,推升了共同信息溢出水平,进而加剧了行业间极端风险共振.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信息溢出增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用效果,在私有信息模糊,共同信息突出的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行业风险共振影响强度更大,作用时间更长.鉴于此,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强宏观审慎和金融监管,积极稳妥地化解行业风险共振,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行业极端风险共振共同信息溢出QVAR-DY模型

    我国养老金体系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基于加拿大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张栋张琳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养老金体系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基本框架.但由于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发展不均衡,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当前我国养老金体系仍在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待遇充足性方面面临着挑战.作为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相对均衡、保障水平较为充分的典范,加拿大养老金体系在结构性改革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尤其是其税收优惠等缴费激励机制、制度的灵活安排等参与机制、多元化投资等运营机制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二三支柱私人养老金的参保水平和保障水平,同时其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缴费端和待遇端的参量改革也为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需在明确不同支柱养老金制度在整个养老金体系中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激励机制设计、灵活性安排、投资效率提升等方式促进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协调发展.

    养老金体系结构性改革税收优惠可持续性

    劳动力市场整合可以促进出口技术升级吗?——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检验

    雷娜桂莉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劳动力市场整合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京津冀地区为样本,实证检验劳动力市场整合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升级,研究表明:京津冀劳动力市场整合显著促进了出口技术升级,所有制和地区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出口技术升级促进作用较强,而行业和城乡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出口技术升级推进作用不足.异质性劳动力对于劳动力市场整合积极效应的发挥具有差异化影响,中低技能劳动力占比较高的地区,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出口技术升级的驱动作用更强.机制检验显示,需求驱动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效率提升效应是劳动力市场整合驱动出口技术升级的三个关键路径.为此,应持续推动劳动力市场整合进程,破除劳动力市场整合积极效应释放的制度性障碍,助推京津冀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劳动力市场整合出口技术复杂度工资水平京津冀

    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研究——基于信贷支持与董事会断裂带视角

    陈富永郭祥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重点考察信贷支持与董事会断裂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环保投资,信贷支持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绿色金融发展能够产生信贷支持,使企业获得更多信贷融资,助推加大企业环保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会断裂带可强化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绿色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环保投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重污染行业中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引导企业环保投资;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董事会治理水平.

    绿色金融发展企业环保投资信贷支持董事会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