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具与室内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具与室内装饰
家具与室内装饰

王周

月刊

1006-8260

0731-85623185

410004

湖南长沙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学院环艺设计学院

家具与室内装饰/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选取行业内专家,刊登权威的专业论文,促进家具与室内装饰业的发展与提高。主要以学术论坛、学术实践为主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场景化的智能家居设计研究

    彭燕凝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智能家居使用备受人们关注.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场景化设计的重要作用,针对智能家居设计存在的技术缺陷给出解决措施,将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以场景为中心,将场景思维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以家居环境和用户使用场景作为核心要素驱动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深入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需求和痛点,通过场景识别技术、系统可编程性和可定制性等技术,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的适应性与便利性,以期为智能家居设计场景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场景化智能家居设计研究

    户外坐席系统设计要素研究

    袁傲冰熊维尼夏琪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户外坐席形式在各类户外空间中广泛存在,但其设计理论未有深入研究.文章通过设计实践与考察调研、文献辅助,用系统论方法,将设计系统的"人、事、场、物"作为系统单元要素为理论推演,回归人为事物的"人、事、场、物"基本要素框架,对户外坐席系统设计要素进行分析,明确户外坐席的系统设计要素内容,为其系统设计及后续研究明确方向.

    户外坐席系统设计户外家具家具设计

    维特根斯坦哲学视角下的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

    齐秀芝贺雪梅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符号学思想,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符号学系统,深入探讨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内涵和逻辑演变.从符号学视角,结合青铜器实际案例,分析纹饰的形式结构和符号系统.通过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阐述,揭示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青铜器纹饰的逻辑系统分析,突显其在礼器、容器等不同器类中的使用规则和文化内涵.强调母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阐释青铜器纹饰的符号演变过程,并将其置于商周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层次的哲学符号学解读.通过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青铜器纹饰的理解,还为维特根斯坦的符号学理论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维特根斯坦符号学青铜器纹饰逻辑系统

    青年亚文化视阈下吉祥主题文创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凌也焜雷青张欣茹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在传统文化、青年亚文化与消费文化相互碰撞与渗透的背景下,吉祥主题文创的热销现象、背后的消费动机及其成因机制.依据补偿性消费理论,结合Censydiam消费动机模型,参考"享乐购物动机量表""超自然信念量表"归纳出5个核心维度及题项,采用抽样调查问卷获取消费动机影响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娱乐性""文化习俗""心理暗示""社交满足"消费动机对吉祥主题文创消费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经济成本"与吉祥主题文创消费呈负向影响.从而得出,娱乐性与文化习俗共同构成核心影响因素,心理暗示、社交满足在具体消费场景下亦呈重要影响;洞察青年亚文化与吉祥文化耦合下的文化共情,植根文化应用场景挖掘文化消费需求,是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的有效路径.

    青年亚文化吉祥文化文创产品消费动机应用场景

    湖南当代家具设计创新机制研究

    黄艳丽文瑀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转移的时代背景下,湖南省承接内地家具产业转移的重任,当地家具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设计创新作为推动湖南家具产业创新的原动力,发挥着重大作用.旨在将家具设计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为切入点,分析湖南"设计教育与研究系统""设计支撑与促进系统""设计制造与规划系统""设计传播与推广系统""设计展会与展示系统"等子系统中的创新活动承担者及其代表性创新活动,探析湖南家具设计创新的运行机制,并展望湖南省家具产业的良好前景.这将为推进湖南省家具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家具创新体系提供有力的借鉴与参考.

    创新主体家具产业转移创新机制设计创新

    基于感性工学的吉语瓦当文创茶具设计研究

    李晶李梦薇刘宗明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吉语瓦当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文物吉语体系中吉语瓦当的形态结构范式以及"书画相应"的语意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吉语瓦当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感性工学研究框架下,对文创茶具套装特征进行感性意象分析,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文创茶具样本及感性词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感性词汇进行降维、聚类,形成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用户感性语义词汇,即文化的、沉稳的、和谐的;再通过层次化的类别分析,深入挖掘并明确设计的核心情感词汇,构建这些关键词汇与设计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文化解读和设计应用的多层面研究,全面探讨了吉语瓦当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性表达.将吉语瓦当的文化价值与区域资源相融合,实现卓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区域文化的知名度,促进文化产业的长期繁荣.

    感性工学吉语瓦当语意特征文创产品茶具设计

    "二次收纳"家具的引导性设计探讨

    刘迪功邹涛涛沈法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具的收纳特性是其功能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其收纳方式和效率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提高家具收纳空间的利用率、解决收纳的无序性、增加收纳交互的友好性,是设计高品质收纳家具的重要目标.在此提出"二次收纳"概念,研究了在"二次收纳"视角下的收纳家具的引导性设计问题,通过利用皮尔斯符号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探讨了"二次收纳"的内在收纳逻辑和"二次收纳"家具引导性设计方法.为设计高品质收纳家具提供新的设计视角和设计途径.

    收纳家具二次收纳引导性设计人工智能技术

    2024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引入全新展会体验

    Celine
    94-95页

    基于模因理论-AHP的川东土家族文化主题民宿设计研究

    牟彪周纹汐徐鑫陈勇勇...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传承和创新川东土家族文化,提升当地民宿品质,采用模因理论和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梳理文化特征,提取并筛选文化因子,基于形状文法对文化因子进行转译,生成新图形;提出了"引形赋新,装饰应用、形随物变,造型应用、旧形新构,组合应用"等转译应用思路,并应用于民宿空间的界面分割、天花造型、门窗装饰,以及软硬装装饰等具体设计实践中.旨在为传承土家族文化,提升民宿品质,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作为参考.

    模因理论层次分析法形状文法川东土家族文化,民宿设计

    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文创中的设计研究

    谷岩陈悦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历史建筑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蕴含特殊情感镌刻其中,是建筑技术与革命文化的体现.革命历史建筑文化面临"内涵弱化、同质化严重"等困境.因此,旨在运用能指与所指符号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将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与革命历史建筑融合设计,纵深内涵探索,扩宽传承路径.首先,分析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属性中的物质层与精神层价值;其次,提出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设计创新探索过程:其从能指符号的外放呈现、所指符号的内核挖掘总结创新;最后,进行黑龙江革命历史建筑元素具体的设计实践.验证上述创新设计思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其他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提供参考.

    能指与所指革命历史建筑文创产品传统手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