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具与室内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具与室内装饰
家具与室内装饰

王周

月刊

1006-8260

0731-85623185

410004

湖南长沙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学院环艺设计学院

家具与室内装饰/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选取行业内专家,刊登权威的专业论文,促进家具与室内装饰业的发展与提高。主要以学术论坛、学术实践为主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动静观的古琴断纹衍生品设计研究

    曾利毛艺儒刘丽霜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传统动静观为理论基础,对古琴断纹的静态表现及动态发展进行衍生品的匹配推衍设计,挖掘事物形态背后的变化发展过程,并将其推衍到设计变体上.这种以静态表现下的动态发展演绎过程或内在形成逻辑作为母体原型推衍的衍生品设计,不仅能够极大地拓展古琴断纹衍生品的设计表现,增强衍生品生命力,还能够为其他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新方向,使产品充分体现其艺术性、时间性及历史性.

    古琴断纹动静观衍生品设计

    按摩椅不同按摩模式对肩部斜方肌的疲劳恢复效应研究

    周永鑫王郑兴余肖红胡玲玲...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肉疲劳恢复效应对评价按摩椅的按摩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少有研究针对肌肉疲劳的恢复效应对按摩椅展开研究.本文利用表面肌电方法采集了6名实验对象的肩部斜方肌疲劳后和按摩后的肌电信号,分析在揉捏、叩击、敲击、指压和揉敲五种按摩模式下的肌肉疲劳恢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性别,按摩模式对肩部斜方肌的疲劳恢复效应呈显著性(P<0.05).敲击模式下,男性的疲劳恢复效应较好(MVE左肩=2.1%,MVE右肩=6.54%,MF左肩=-0.3,MF右肩=-1.23);揉敲模式下,女性的疲劳恢复效应较好(MvE左肩=5.14%,MVE右肩=27.73%,MF左肩=-1.72,MF右肩=-0.6).综合分析,带有敲击功能的按摩模式能产生较好的肌肉疲劳恢复效应,具有更佳的按摩效果.

    按摩椅表面肌电按摩模式肩部斜方肌疲劳恢复效应

    基于中国画审美意象的装饰产品设计研究

    杜婉晴王伯勋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装饰产品设计理论参照不足等问题,以中国画审美意象为切入点,构建相应的设计方法论.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画审美意象的美学内涵与设计内涵,明确工作的核心旨趣;其次基于研究对象提出设计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由"像"转"物"的设计特征以及激发审美意象现实意义的设计准则;继而创立设计方法,其逻辑为从移情到共情,实现设计编码与用户解码的耦合,建立良好的人物关系;最终以陈之佛先生画作为例开展设计实践,设计案例遵循所提设计方法完成,且符合设计理念,证明了研究的可行性.

    中国画审美意象装饰产品设计陈之佛设计应用

    "楚怡"精神下的陶瓷雕塑陈设产品设计探究

    伍麒麟丁悄钟苡君刘宇欢...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楚怡"精神就是弘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精神.快节奏艺术品产销市场,在普及大众陈设空间的同时,也逐渐让传统工匠精神这一文化符号淡出人们的视野,"楚怡"精神下的陶瓷雕塑系列家居陈设产品设计实践,正弥补了这种缺陷.本课题在传统陶瓷工艺创新过程中,适时提出具有时代特色工匠精神与产品融合创新设计的研究方法、路径、目标,并系统梳理工匠精神与陶瓷雕塑系列家居陈设产品的设计语言与内在联系.工匠精神逻辑语言的梳理和设计路径对于家居陈设陶瓷艺术作品的创新设计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楚怡"精神新时代工匠陶瓷雕塑家居陈设

    潮州木雕"龙虾蟹篓"的审美表达探析

    蔡声韩宋修见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汕地区的手工艺者扎艮本土生产条件和生活风情"孕育"出一批批匠心独运的优秀传统造物,它们丰富了中国传统造物体系的美育内涵和路径,是中华美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潮州木雕以高超的雕刻水平和独特的艺术构思成为潮州的文化符号之一.清末以来,得益于潮汕宗祠与祖屋的兴建和修缮,作为建筑构件的潮州木雕在雕梁画栋间增添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精品,其中"龙虾蟹篓"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木雕中独有的创作题材体现了潮州木雕高超的技艺水平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本文试图结合"龙虾蟹篓"题材兴起的历史语境与发展脉络探析潮州木雕作为美育载体的可能性.

    潮州木雕龙虾蟹篓传统造物美育生活方式

    基于AARRR模型的室内云设计平台用户运营策略研究

    蒋静璇黄艳丽李瑞雪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设计和物联网等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室内家装设计行业的运营模式.而AARRR模型作为了解用户全生命周期并充分挖掘用户价值的关键模型之一,是室内云设计平台进行用户运营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AARRR模型建构了室内云设计平台用户运营的机制,从用户的获客、激活、留存、变现以及自传播五个关键阶段,分别提出了阶段性的运营策略,并以酷家乐为例验证了其可行性,期望帮助室内云设计平台实现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最优化,也为其他室内云设计平台制定用户运营策略时提供参考借鉴.

    室内云设计平台AARRR模型用户运营运营策略

    不同坐姿下的表面肌电特性及舒适度分析

    鲍洁周立亚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坐姿下人体主要工作肌群的活跃度与疲劳情况,让人们重视对坐姿的调整,并处于舒适健康的坐姿状态,邀请8名受试者对6种日常坐姿分别进行表面肌电测试,收集颈伸肌、竖脊肌、腹直肌与腹外斜肌的表面肌电信号以及不同身体部位与整体主观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坐姿舒适度为:靠背直立>后倾>直立>前倾>跷二郎腿>单边坐.其中靠背直立坐姿与后倾坐姿的肌肉活跃度与肌力水平较低,主观舒适度较高.因此,建议大众在工作和学习时保持靠背直立坐姿,在短暂放松休息时可采用后倾坐姿.同时,从肌力平衡角度,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腹肌肌群的锻炼,可缓解腰部肌肉的发力,减少脊柱患病的风险.最后,在坐姿状态下,颈伸肌与竖脊肌对不适较为敏感,因此在座椅设计与坐具舒适性研究中应该优先考虑颈部与腰部的设计合理性与舒适情况.

    表面肌电坐姿肌肉活跃度舒适度

    清代中期宫廷室内装饰中的原则与手法

    郭蔓菲石硕于历战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中期是清代宫廷室内装饰重要的发展与定型时期,宫廷室内装饰受传统礼制及帝王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宫廷室内装饰在设计层面上的创新.文章以此时期形成的部分重要装饰成果为案例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清代中期宫廷室内装饰的原则与手法.总体来说,清代中期宫廷室内装饰设计的原则手法:一是"需求与创新":即对设计需求的回应,是此时期宫廷室内装饰的"设计动力";二是"范式与复制":即对设计规律的总结,可以解读为此时期宫廷室内装饰的"设计生态";三是"规制与适应":即对设计形式的调整,可以看作是此时期宫廷室内装饰的"设计法式".

    清代宫廷雍正乾隆室内装饰原则与手法

    基于凸空间分析法的浙南丽水明清时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

    沈海泳林璐瑶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民居年代久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地域文化.选取浙南丽水地区的缙云县河阳村循规映月、莲都区西溪村山川环拱、松阳县石仓村乐善堂三处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句法理论的凸空间分析法以及基于Depthamp软件的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值与总深度值四个指标,定量分析丽水民居空间形态的成因.通过拓扑模型分析可知堂屋在浙南民居空间布局中处于核心位置,其空间形态深受儒家礼制文化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弄和檐廊在浙南民居中作为主要的交通流线起到了空间关系组织的作用.

    空间句法明清建筑古代民居室内空间

    信息的可控性与可靠性对把手设计的空间表达

    钱若云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手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却又易被忽视的存在,把手的出现为人类与环境空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可掌控的具象物,常见的如表明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或环境空间的功能属性,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去阐述:"把手的语义信息""把手与人的天然联系——抓握""空间中的把手"以及"现代居住环境中的把手设计".本文旨在从把手与人的关系出发,通过梳理人的自然行为特征与社会行为方式来分析把手的形状、尺寸、位置、内涵上的差异,目的在于清晰阐述人们如何通过把手将环境空间的信息进行有效反映,同时如何将人们自身的需求反映在把手设计上.最终,本文实际上不仅仅是在探讨把手,而是在探讨人和环境的关系如何依靠把手来实现交流.

    把手设计信息交流空间设计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