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维导图结合无缝隙护理在胸腔镜手术室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姚小燕徐亚蓉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无缝隙护理在胸腔镜手术室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护理的胸腔镜手术室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方式,联合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失血过多、中转开胸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室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中,实施思维导图结合无缝隙护理干预具有降低失血过多与中转开胸手术风险作用,同时可预防潜在并发症,辅助提升手术成功率,对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思维导图无缝隙护理肺癌心理状态并发症

    母婴床旁及延续护理促进产妇康复效果的实证研究

    谭维玉罗蔓黄婉婷刘文蓉...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及延续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1日至5月27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产科一区收治的280例顺产、单胎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40)与试验组(n=140),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延续护理,试验组予母婴床旁护理+延续护理。对照组与试验组产妇及家属出院后开展电话随访、建立QQ群等延续母婴护理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自我护理能力(ESCA)、中文版育儿胜任感(C-PSOC)、中文版压力知觉(CPSS)的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ESCA、C-PSO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P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床旁及延续护理指导,提高产妇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育儿胜任感,降低产妇压力感知,促进产妇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家庭参与式母婴床旁护理延续护理产后康复

    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张亚萌曹小勇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医学对CFS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多,但未形成明确的定论,且治疗方面并无特定药物。中医学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从整体出发,调和脏腑阴阳平衡,标本兼治。其中中医特色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已被患者广泛接受。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来诊疗CFS的相关文献报道,对针刺、艾灸、推拿、耳穴、穴位埋线等常用中医特色治疗进行归纳整理,探讨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特色疗法干预综述

    疼痛灾难化对慢性疼痛患者不良健康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若祎韩欢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全世界近1/2的成年人都经历过某种身体上的疼痛,每年因慢性疼痛导致的经济损失为560亿~635亿美元。根据疼痛的病程,将其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定义为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疼痛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疼痛灾难化被认为是与疼痛最相关的心理影响因素,是近年欧美学者在疼痛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疼痛灾难化的个体会对实际或潜在的疼痛反应过度,会更多关注疼痛以及经历更高程度的疼痛,如出现疼痛相关残疾,还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等,与患者临床结局紧密联系。本研究围绕疼痛灾难化对不良健康结局的影响,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引起国内医护人员对疼痛灾难化的重视,为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和慢性疼痛管理效果提供依据。

    疼痛疼痛灾难化不良健康结局综述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