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崔月琴

双月刊

0257-2834

0431-85166970 85168749

130012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7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5年,双月刊,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以弘扬先进文化、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倡导学术观点创新、学术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努力为提出新理论、形成新学派、取得新成果搭建理论平台。在办刊上注重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既倾心探索学术理论,又密切把握时代脉搏,追踪学术热点,关注理论前沿,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以高雅的学术品位和严谨的学风,在学术界和期刊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数量经济理论及应用"等特色栏目和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法律全球化研究"、"政治文明与政府治理"等专题栏目,面向国内外学者征集优秀稿件,努力把特色专栏办成反映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根据学术热点和时代特点不断推出专题栏目。学报遵循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倡导潜心钻研,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不仅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还多次获得各种期刊奖项。1995年在首届全国社会科学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多年来连续获得"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的荣誉称号;2004年在"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期刊。尤其是在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建设工程中,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于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征

    宋学勤孔梓菲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孕育发轫时期,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无法回避这一历史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思想: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时代主题,以"砸烂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为历史主线,以"社会变革与国家建构同步推进"为逻辑理路,以"革命化"为根本表征,既关注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的宏大话题,又关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聚焦微观社会建设蓝图擘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历史时段,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呈现出内在统一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表达样态.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思想史"新社会"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王立勇常清胡睿
    12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探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加入WTO后获得美国给予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为准自然实验,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推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并借助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表现出上升趋势,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其中,企业出口行为是重要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贸易环境的稳定,应继续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全要素生产率准自然实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边际处理效应模型

    工业机器人、技能结构升级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余长林邵飞飞
    14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机器人应用在引发企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将如何重塑生产要素分配格局?为此,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提高了制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持了该结论.基于学历和岗位双重维度的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技能结构升级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占比低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小的行业、中西部地区和有政策支持的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工业机器人劳动收入份额技能结构升级技能偏向性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和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苗宏慧杨铭全情爽舒心...
    16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企业逐步投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但数字技术能否赋能企业创新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尚不明晰.文章引入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变量,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模型,选取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人力资本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倒U型中介作用;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影响在东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国有及民营企业中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人力资本动态能力

    "临时社会"如何可能——《萨哈林岛》的民族志品质

    卢成仁
    18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对民族志写作认识的不断拓展,人类学界逐渐将契诃夫视为同行,但对于《萨哈林岛》又有着相互矛盾的认知和理解.《萨哈林岛》是契诃夫思想由个人性的伦理道德解释转变为结构性的社会改良(或革命)期待背景下完成的调查和写作.流放犯们被动组织起来的"临时社会"之临时性,层层贯通了萨哈林岛的生计、劳动、身份、婚姻家庭、村落生活等方方面面,并与生活分配制相互促生、相互适应.不过,"临时社会"之所以生成,是由不负责官僚等级制和法律的悬置共同制造出来的,是人的无意义感与社会的制度体系相互构造的产物.以"临时社会"为核心线索,可以重新阐释《萨哈林岛》所提供的系统行为资料,重新审视和理解《萨哈林岛》的民族志知识品质和价值,补充文学研究所忽略的面向,呈现早期民族志写作丰富、多元的实践样态.

    契诃夫萨哈林岛(库页岛)民族志临时性官僚制

    故乡土地上的"流浪者"——《艺文志》作家的流浪书写

    靳丛林陈悦
    20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伪满洲国文学杂志《艺文志》刊载的作品中,跨越小说、诗歌等体裁,"流浪者"构成一个形象系列.彼此之间创作风格、创作领域、思想观念有着显著差异的《艺文志》作家,不约而同地以各自的方式进行过流浪书写.流浪书写既流露了他们共同的生命感知与深层意识,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暗语".在殖民统治下从事文学创作的生存境况与屈辱感受,塑造了《艺文志》作家们的自我身份认知,在笔下幻化为"流浪者"的心像,形成了以"故乡土地上的流浪者"形象为独特内核的流浪书写现象.

    《艺文志》流浪书写伪满洲国殖民统治身份认知

    帝国政治与"学术调查"的合流:鸟居龙藏家族的"满蒙"调查活动

    郑毅刘爽
    214-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鸟居龙藏是日本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对"满蒙"地区的调查活动中,鸟居龙藏及其家族成员将其专业研究与"满蒙"调查活动相结合,书写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鸟居龙藏的学者形象,亦在其与家族成员深入当地社会内部进行调查、获取原创性的调查成果并努力确保调查结果相对客观的情况下得以塑造.然而,鸟居龙藏调查活动开展的时间节点和所涉及的地域同 日本侵略扩张进程高度重合,调查所受资助与 日本当局密不可分,在调查中提出"日蒙亲近"的研究结论为 日本侵略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事实又构成了鸟居龙藏作为调查者服务于日本侵略扩张政策的政治面相.帝国主义政治驱动下的"国策研究"使鸟居龙藏家族的"满蒙"调查活动始终处于日本殖民政治的暗影之中.

    鸟居龙藏"满蒙"调查帝国御用学术知识生产

    黑龙江方言清入字的归派及其与北京话的比较研究

    梁晓玲李晓鑫
    224-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声的变化是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声调演变的重要表现之一,入声字的归调也是汉语方言分区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入声字的归派是各地方言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东北官话研究中尤为重要.东北官话入声字尤其是清入字的归调问题至今还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东北官话清入字的归派与北京话清入字归派的异同,也是学界长期关注而一直悬而未解的问题.以黑龙江方言为个案,系统考察清入字在黑龙江方言中的具体归派情况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清入字归派与北京话清入字归派的差别不能以派入字数多少为比较标准,而应该以两种方言各调类差别字的数量与总数量之比作为比较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两种方言清入字归派差别最大的是阳平,其次才是上声.黑龙江方言与北京话上声、去声两调归派的差别,主要因为明代江淮官话的迁入扰乱了北京话派入上声的进程而产生了二次归派,在二次归派中,部分北京话受江淮官话影响派入去声,而在黑龙江方言中仍然保留上声;阴平、阳平两调的差别,一部分也与此事件有关,表现为北京话中一些读阴平、阳平的字,黑龙江方言中读上声或去声,保留更早的层次.另外,阴平、阳平的差别也与两种方言与河北等方言的不同接触有关.两种方言清入字归派比较的结果支持东北官话源于幽燕方言的观点.

    清入字黑龙江方言北京话声调归派

    Abstracts

    234-240页

    "东北解放区文学与新中国文学发生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