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吴传起

月刊

1008-7508

kychu@jlrtvu.jl.cn;zhangbingyang0604@126.com

0431-85379263;85379264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6815号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TV & Radio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优秀期刊。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面向全国高校及科研单位办刊,以宣传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宗旨,不断提升学术水准和社会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公共领域的虚假信息传播问题及治理对策

    孙玉雯陶小兵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而网络公共领域作为公共空间,广大网民可以充分利用其行使话语权参政议政,并最终形成共识性公共舆论;网络公共领域拓宽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众的参政热情;而这也将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执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网络公共领域中虚假信息的产生、传播却屡见不鲜,令人深恶痛绝;这就离不开公民、社会、国家管理等多个主体共同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网络公共领域虚假传播公众参与

    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的短视频广告传播策略

    申琳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媒体、短视频在我国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以抖音、快手、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年轻人愿意在其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短视频广告在新媒体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不仅能够拓展商业广告的影响力,还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短视频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内容同质化、用户参与度低、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运营者需要不断创新广告内容、丰富广告形式,并提升短视频广告的互动性,以吸引和留住目标受众,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新媒体传播短视频广告传播

    高校图书馆服务终身教育的具体路径研究

    穆晓婷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身教育与高校图书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终身教育是不受时空及形式限制的各类教育的总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让人们在各个年龄阶段不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阵地,在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资源、空间等各方面优势,为终身教育助力。

    高校图书馆终身教育服务

    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途径

    肖婀娜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建设的意义不仅仅要求能够教授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人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大学生活当中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以此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人生道路。教师的生活、工作作风与道德水平对于推动学校建设与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但是,就现实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虽投入了一定关注,但仍旧存在工作无法落实以及规范性缺失的问题,加强大学师德师风建设,需要真正地将工作规范化、细致化,真正落实到校园建设当中去。

    大学教学师德师风道路探索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沈月姚昕月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宽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挖掘"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把握二者在教学目标上的同向性、教学内容上的契合性、本质属性上的一致性是融入的出发点。"四史"教育可以通过强化教师综合素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三个路径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此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

    "四史"教育思政课教学路径

    课程思政融入"海洋科学概论"课程的应用研究

    赵辉沈春燕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海洋科学概论"课程为蓝本,讲述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将国家海洋战略、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维护海洋权益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合适的授课要点中。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法,将思政案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并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学科交叉以及学生需求等关键方面把握细节。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海洋科学概论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张亚娜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办学理念。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认识到了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探索改革路径。新时期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思想理念也发生了大变化。民办高校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为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平台,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意义,阐述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与原因,最后总结了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

    家风、家训融入青年道德教育的探析

    李美希王璐王璇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风、家训凭借其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特征,对人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的培养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发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优秀的家风、家训与青年的道德教育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发挥家风、家训的意识形态传输功能、优良道德培育功能、和谐社会构建功能,以此提高新时代青年一代的道德素质水平和道德教育的亲和力。

    家风家训青年道德教育

    西柏坡精神融入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黄洵苏玉华柳菲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柏坡精神中"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务必""两个坚持"元素与当前国家对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度契合。从西柏坡精神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关系出发,以"电子商务概论(农)"课程为例,充分挖掘西柏坡精神的深厚底蕴和现代价值,探析西柏坡精神引领下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路径设计的总体思路,以期为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西柏坡精神共同富裕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开放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现路径研究

    周巧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起来,推动教师做到既育人、又教书,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育人体系。开放大学是人才培育的摇篮,但面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中的难点,应明确开放大学课程思政的独特性及任务,深入分析协同育人的现实问题,探索以资源整合、方法优化、评价优化为抓手的实现路径,以期打造一个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协同育人范式。

    开放大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