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乘员伤害分析的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

    程国柱程瑞徐亮张文会...
    875-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定量评估公路路侧事故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改善策略,以减少事故损失,本文引入加速度严重性指数ASI作为乘员伤害指标.利用PC-crash仿真软件构建车辆模型、道路模型及路侧护栏优化模型,通过设置不同车辆驶出速度、圆曲线半径、边坡坡度和路基高度,分别开展载重货车、小型客车在有、无路侧护栏设置情况下的驶入路侧试验,共收集了1500组数据.针对公路直线段和曲线段,分别拟合了基于ASI的载重货车、小型客车乘员伤害评估模型.利用Fisher最优分割算法确定了路侧事故风险合理评价级数及各级对应的ASI阈值,给出了基于ASI的路侧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并予以案例验证.最后将载重货车比例引入ASI伤害评估模型中,进行模型改进.研究结果表明:ASI与驶出速度、路基高度呈正线性相关,与边坡坡度呈指数相关,与圆曲线半径呈幂相关;设置路侧护栏能够平均减少约24%~28%的小型客车路侧事故伤害,以及31%~36%的载重货车路侧事故伤害;与小型客车相比,载重货车更倾向于发生严重的路侧事故.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风险评价PC-crashFisher最优分割算法路侧事故乘员伤害

    基于自动编码机-分类器的视频交通状态自动识别

    彭博张媛媛王玉婷唐聚...
    886-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道路交通状态,提出了结合自动编码机与分类器的视频交通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交通状态视频图像数据集,对自动编码机隐藏层和降维数据维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测试.然后,提出自动编码机定量评价方法,选出最优自动编码机模型A*.最后,将A*与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深度神经网络、DNN Linear分类方法相结合,构建了4个交通状态识别模型.对前述模型及AlexNet、LeNet、GoogLeNet、VGG16等CNN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模型精确率和召回率均为94.5%~97.1%,F1值均为94.4%~97.1%,CNN模型中AlexNet表现最佳,精准率、召回率以及F1值均为94%,表明A*与常用分类器结合,达到或超越了复杂CNN模型的交通状态识别效果.本文方法训练测试简便、计算成本低,适用于视频图像的交通状态识别.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状态识别自动编码机交通视频深度学习

    考虑碳排放的大型制造企业甩挂运输牵引车调度优化

    成耀荣杨谦郑国华
    893-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完成既定运输任务的前提下减少大型制造企业内的碳排放量,阐述了大型企业采用甩挂运输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吨公里CO2排放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硬时间窗约束下的考虑碳排放的大型制造企业内牵引车优化调度模型,并设计了两阶段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该算法首先应用扫描算法获得模型初始可行解;然后,分别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提高初始可行解质量;最后,将优化模型和算法运用于以湖南华菱钢铁公司实例为基础的11个算例,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调度模型及两阶段启发式求解算法是可行、有效的.本文优化调度方法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也说明大型制造企业内牵引车的中心节点选址能有效降低甩挂运输的碳排放量.

    公路运输甩挂运输碳排放牵引车调度模拟退火禁忌搜索

    考虑工人负荷的多目标流水车间优化调度

    孙宝凤任欣欣郑再思李国一...
    900-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流水车间工人负荷不平衡的现象,构建了工件总延误时间和工人作业分配标准差最小化的双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设计了基于两段式染色体编码的NSGA-II算法,获得了模型的Pareto最优解集.引入两种嵌入启发式规则:交货期最接近(EDD)规则和加工时间最短(SPT)规则,形成了NSGA-II-EDD和NSGA-II-SPT两种对比情境.算例分析表明:NSGA-II算法的Pareto解的平均个数N、Pareto前沿解误差比ER、Pareto前沿解空间评价指标S、Pareto前沿跨度K比NSGA-II-EDD和NSGA-II-SPT的性能好,在算法运算时间T上性能较差.

    计算机应用流水车间调度多目标优化工人负荷两段式染色体编码NSGA-II算法

    基于静态半成套策略的多目标准时化物料配送调度

    周炳海何朝旭
    910-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流装配线的准时化物料配送调度问题,提出了静态半成套供料策略.首先,对基于静态半成套供料策略的物料配送调度问题进行了描述,建立了以最小化总线边库存和总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引力搜索算法,该算法引入混沌引力算子和记忆搜索策略,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并提高了种群多样性,此外建立了局部搜索优化算子对总能耗和总线边库存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验与标杆算法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计算机应用物料配送混流装配线准时化能源消耗多目标优化模型引力搜索算法

    基于吉林省路况的新型预制装配式箱涵结构的力学性能

    宫亚峰逄蕴泽王博谭国金...
    917-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构件组合式预制装配式箱涵是一种新型涵体结构,其在分层填压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性尚不明确.本文依托铁科高速公路松原至通榆段新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此新型涵体结构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了各分层填压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受力变形特性,建立了涵-土结构有限元模型,将理论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拓展分析了土体弹模、填土高度对新型涵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分层填压高度的不断增加,上顶板持续下凹,左、右侧墙持续外凸,且在回填过程中选择弹性模量大的回填土体,对涵体结构受力变形性能有积极影响,尤其在高填土的结构回填中,提升幅度更为明显;车辆活载对涵体受力变形的影响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道路工程预制装配式箱涵现场试验数值模拟车辆活载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矿料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程永春李赫李立顶王海涛...
    925-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矿料含量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旋转压实方法制备了4种级配沥青混合料,并通过劈裂试验、压缩试验以及蠕变试验研究了4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能力、常温抗拉/压破坏能力以及蠕变性能.随后,利用卷积积分和Laplace变换推导了4种沥青混合料的松弛模量随加载时间的变化趋势,并结合Burgers模型和二阶广义Maxwell模型对蠕变和松弛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最后,根据灰色关联度算法计算了矿料含量与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关联度,分析了矿料含量对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常温抗拉/压性能主要与0.15~0.3 mm和1.18~2.36 mm两档矿料的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而常温抗蠕变能力主要受0.6~1.18 mm和2.36~4.75 mm两档矿料的影响;温度升高后,抗蠕变能力受矿料含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增加;松弛强度受细集料含量影响较大,而松弛时间主要受较大粒径矿料含量的影响.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级配灰色关联度力学性能蠕变松弛

    表面处理对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断裂特性

    刘寒冰高鑫宫亚峰刘诗琪...
    936-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偶联剂KH-550和盐酸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研究改性条件对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分别优选出最佳改性条件:偶联剂质量分数为0.75%,盐酸浓度为3 mol/L,刻蚀时间为60 min,刻蚀温度为20℃.采用声发射技术对比改性前、后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损伤特征,确定试样在抗折试验中的断裂阶段和断裂模式.结果表明:声发射参数中,累计声发射(AE)命中、累计能量和振幅与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损伤阶段有关,纤维改性对混凝土损伤的最后阶段有所影响.另外,在加载过程中,上升角(RA)和平均频率(AF)有相反的趋势,均随着断裂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建筑材料表面处理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声发射断裂特性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

    张广泰张路杨邢国华曹银龙...
    946-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2片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SPFRC)剪力墙和1片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SPFRC剪力墙的受力机理,分析了纤维掺量和轴压比对剪力墙破坏形态、受剪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轴压比相同的条件下,混杂纤维可有效抑制剪力墙裂缝的发展,提高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掺入混杂纤维的试件,随着轴压比由0.1提高至0.2,其承载能力和延性有所提高,但耗能能力有所下降;同时综合考虑混杂纤维、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混凝土斜压杆以及暗柱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依据桁架-斜压杆机构机理,建立了SPFRC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本文及国内相关文献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受剪承载力实测值与计算值比值的平均值为1.01,标准差为0.17,两者吻合较好.

    土木工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暗柱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耗能能力抗震性能

    基于离散元法的空隙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虚拟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

    彭勇杨汉铎陆学元李彦伟...
    956-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图像技术和三维离散元法,建立了具有真实空隙大小和分布以及随机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微观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集料粒径、用油量以及温度下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研究了空隙分布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虚拟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将部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三维离散元法可以模拟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空隙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虚拟剪切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在相同模型参数条件下,具有真实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小于具有随机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但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此外,集料粒径和用油量也对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有着显著影响.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随集料粒径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集料级配和试验温度时,在最佳用油量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最大;在相同的集料级配和用油量时,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空隙特征离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