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酸盐干湿环境下碳纤维布-黏土砖砌体界面性能试验

    靳文强胡珈源王琦李超鹏...
    1368-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烧结黏土砖砌块进行双面剪切试验,考察硫酸盐干湿循环不同周期下CFRP-黏土砖砌块界面破坏形态和粘结性能,讨论了硫酸盐腐蚀下CFRP-黏土砖砌块界面粘结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CFRP-黏土砖砌块界面的破坏形态受硫酸盐干湿循坏影响较大;界面粘结性能(极限承载力、峰值剪应力)随循环时间呈先小幅增加后加速下降的趋势.提出了受循环周期影响的CFRP-黏土砖砌块界面粘结-滑移模型,将预测值与试验值对比,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界面粘结性能的退化规律.

    硫酸盐碳纤维布黏土砖界面粘结-滑移关系

    地震后建筑结构层间变形特征分布

    邸振勇杨新辉
    1377-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行建筑结构层间变形特征分析时未建模分析特征,导致分析效果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地震后建筑结构层间变形分布特征展开研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建筑结构三维模型;引入广义层间位移谱法,构建层间位移等公式,进行建筑结构层间变形特征分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加速度下,层间位移随着加速度增加而增大;1层楼时弯矩、剪力和层间位移角分别达到237 kN·m、210 kN和1/231 rad,呈现最大的变化.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以有效地分析层间变形特征.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结构层间变形分布特征三维模型层间位移谱

    基于亚像素定位的人体姿态热图后处理

    王宇赵凯
    1385-1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热图预测关节点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亚像素定位的人体姿态热图后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2个策略:第一个策略是翻转图像热图的亚像素偏移处理,可以消除与原始图像热图的未对齐偏差;第二个策略是局部区域曲面拟合的热图解码,实现关节点的亚像素定位.本文热图后处理方法独立于网络模型,不需要对模型进行任何修改即可应用于当前基于热图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在COCO2017 和MPII数据集上对本文方法进行了实验.以HRNet-W32-256×192模型和Simple Baseline-W32-256×192模型为例,COCO2017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0.9和1.1,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计算机视觉人体姿态估计热图后处理高斯拟合热图解码

    基于加权空间划分的高效全局K-means聚类算法

    曲福恒潘曰涛杨勇胡雅婷...
    1393-1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全局K-means聚类算法穷举样本点导致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空间划分的高效全局K-means聚类算法.算法首先对样本空间进行网格划分,然后提出密度准则与距离准则对网格进行过滤,保留密度较大且相互距离较远的网格作为候选中心网格.为避免全局K-means算法只在样本集中选取候选中心的局限性,提出权重准则和中心迭代策略扩充候选中心,增加候选中心多样性.最后,通过增量聚类方式遍历候选中心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全局K-means算法相比,新算法在保证聚类精度的前提下,计算效率平均提高了89.39%~95.79%.与K-means++、IK-+和近期提出的CD算法相比,新算法精度更高,并且克服了因随机初始化导致的聚类结果不稳定问题.

    人工智能K-means算法聚类中心网格划分权重增量式聚类

    基于密度峰值的海量云数据模糊聚类算法设计

    张西广张龙飞马钰锡樊银亭...
    1401-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聚类海量云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峰值的海量云数据模糊聚类算法.将含有噪声的云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分离,将输出的噪声利用奇异值分解重构,获取联合算法输出的噪声,将带有噪声的云数据和输出噪声相减,得到去噪后的云数据.将密度峰值和优化后的模糊聚类算法相结合,自适应形成初始聚类中心,确定聚类数量,最终实现海量云数据模糊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获取的聚类效果和聚类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密度峰值海量云数据模糊聚类蝙蝠算法神经网络奇异值

    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无锚框舰船检测模型

    高云龙任明吴川高文...
    1407-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模型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多尺度舰船目标的检测能力,保证检测网络的实时性,提出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无锚框舰船检测模型.在YOLOX网络特征金字塔处嵌入空洞注意力模块,调节感受野与多尺度融合的关系,强化特征的表示能力.在检测头部设计中心性预测分支,对锚点的分类得分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模型的损失函数,优化检测结果.在数据集SSDD上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优于主流的深度网络检测模型,精度达到94.73%,且在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中取得最佳平衡.

    计算机视觉舰船目标检测空洞卷积注意力机制无锚框

    二阶K近邻和多簇合并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吕莉朱梅子康平韩龙哲...
    1417-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流形数据中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的局部密度易找到错误的类簇中心,且分配策略易导致远离类簇中心的剩余样本被错误分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二阶K近邻和多簇合并的密度峰值聚类(DPC-SKMM)算法.首先,利用最小二阶K近邻定义局部密度,凸显类簇中心与非类簇中心间的密度差异,从而找到正确的类簇中心;其次,利用K近邻找出样本局部代表点并依此确定核心点,用核心点指导微簇划分;最后,利用最小二阶K近邻及共享近邻定义的微簇间吸引度合并微簇,避免远离类簇中心的样本被错误分配,且微簇合并过程无须迭代.本文将DPC-SKMM算法与IDPC-FA、DPCSA、FNDPC、FKNN-DPC、DPC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PC-SKMM算法能有效聚类流形及UCI数据集.

    密度峰值聚类流形数据二阶K近邻K近邻吸引度多簇合并策略

    基于高分辨率孪生网络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王殿伟张池房杰许志杰...
    1426-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UAV)目标跟踪任务中目标尺寸小、尺度变化明显和视点改变频繁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率孪生网络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利用改进高分辨率网络作为特征提取主干网络,并且采用动态多模板策略挖掘视频的帧间信息;然后,构建多帧特征融合模块,得到利于目标定位的融合特征;最后,选取无锚框策略定位目标位置,得到精确的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DTB70数据集测试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分别为66.0%和84.7%,在UAV123数据集测试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分别为65.7%和84.3%,有效地提升了目标跟踪性能.

    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无人机高分辨率孪生网络多帧特征

    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屏显式封闭驾驶舱前视视野重现

    王海涛刘慧卓张学永韦健...
    1435-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屏显式封闭驾驶舱前视视野重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准确的离线标定及在多线程并行框架下在线执行单目图像采集、前视图像处理和透视图像显示,可在显示屏上再现低失真度、高流畅度的前视画面.搭建了一套屏显式车辆封闭驾驶舱硬件系统,通过实验室和场地测试,从系统延时、前视视角、图像畸变、车辆高速直行、转弯、避障及驾车体验等方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该方法可为车辆封闭驾驶舱的后续改进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信号与信息处理封闭驾驶舱视野重现单目视觉视角变换

    基于位置跟踪的机械臂多电机新型滑模控制策略

    王宏志王婷婷兰淼淼徐硕...
    1443-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多电机驱动的机械臂系统在复杂环境运行时,其关节位置容易受到负载等外界干扰,导致位置的跟踪误差及同步误差较大,造成系统工作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电机环形耦合控制策略(NRCC).NRCC中设置了同步比例系数保证多电机协调运行;设计了自抗扰补偿控制器和相邻平均误差处理器,自抗扰补偿控制器通过相邻平均误差信号对电机位置控制信号进行二次补偿,减小了多电机间的同步误差;同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优化的新型指数趋近率滑模跟踪控制器(ANFIS-SMC)和扰动观测器保证电机的位置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有效地减小了多电机间的同步误差,保证了电机的高精度跟踪性能.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臂多电机环形耦合控制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滑模跟踪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