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量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量学报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计量学报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赵晓娜

双月刊

1000-1158

csmxb@public3.bta.net.cn

010-64271480010-84253162

100013

北京1413信箱

计量学报/Journal Acta Metr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季刊,现年均发表论文70余篇,并刊有征稿简则、学术会议和征文通知及新成果简讯。《计量学报》所刊登的英文文摘为《中国科学文摘》等收录,中文摘要为《计量测试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等收录,部分英文摘要还为《EI》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纤长度标准装置及其结果修正研究

    袁伟炳孟飞林百科杨凯...
    1745-1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长度量值计量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调制相移法原理的光纤长度标准.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激光器驱动、信号调制、光电转换及频率变换等主要系统单元,并增加了1550 nm窗口的长度测量能力.通过独立测量光纤温度修正系数及波长修正系数,在国内已报道的光纤长度标准研究结果中实现对温度及通信窗口测试光源波长不同而引起长度量值变化的归一化修正,并给出完整的不确定度评估结果,为面向OTDR检定领域的光纤长度量值溯源提供了实验依据及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长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在1310 nm窗口和1550 nm窗口下分别为U=(0.016+7.2×10-6L)m(k=2)和U=(0.028+7.2×10-6L)m(k=2).使用该标准标定OTDR传递标准用14 km光纤,不确定度为0.13 m(k=2),相较于现行标准指标提升近1 倍.

    几何量计量光纤长度光时域反射计温度修正波长修正

    六轴串联机器人关节转角误差补偿及运动学标定

    陈立峰林俊言王凌林剑...
    1753-1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是几何量计量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现有串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一般都忽视关节转角误差补偿的问题,在六轴串联机器人关节转角误差实验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的机器人关节转角误差补偿,并在关节转角误差补偿之后进行机器人本体运动学标定.然后,利用激光跟踪仪对ABB IRB 1410 机器人进行关节转角误差补偿和本体运动学标定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机器人的绝对定位误差均值由2.11 mm降至0.66 mm.研究工作将为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定位准确度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

    几何量计量运动学标定六轴串联机器人关节转角误差补偿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定位准确度

    基于单传感器的晶圆校准器旋转轴回转误差补偿研究

    郑鹏陈锃琰唐之晨阮育娇...
    1762-1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导体晶圆校准器旋转轴的回转误差补偿是提高晶圆校准器定位精度的关键技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单传感器的晶圆校准器旋转轴回转误差补偿方法,可有效避免在装置中引入多传感器等辅助设备带来的新误差和多次标定问题.该方法采用集合平均和小波阈值去噪的双重滤波法降低采集信号的随机噪声,通过数理统计误差分离法精确分离高信噪比测量信号中混入的圆度误差;同时根据多步法计算准确的回转误差,利用得到的误差数据对传感器检测的晶圆圆周数据进行修正实现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晶圆校准器定位的校准偏差在 0.02 mm左右,提高了校准精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几何量计量晶圆校准器误差补偿回转误差数理统计法集合平均小波阈值去噪

    基于无人机航拍视频车辆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朱奇光商健刘博岑强...
    1772-1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无人机视觉平台下的车辆多目标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7 网络与优化ByteTrack算法相结合的无人机视觉车辆多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针对小目标特征不明显的情况,增强了YOLOv7 网络浅层语义信息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采用SIoU-Loss对坐标损失函数进行优化,加快锚框收敛速度;其次,根据车辆运动特点,在ByteTrack算法的基础上,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状态向量融入加速度信息;最后,在VisDrone2021 数据集上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7 网络的平均检测精度比原网络提高3.2%,跟踪算法准确度比基准算法提高1.2%,高阶跟踪精度提高2.9%.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多目标跟踪无人机YOLOv7网络ByteTrack算法车辆检测

    防护热板导热仪校准热流计的研究

    孙泽龙许淑惠张金涛
    1780-1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护热板导热仪具有在计量板上产生精确可测量的单向热流的能力.为此,采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高性能单试样防护热板导热仪对2 支国外精准热流计与2 支国产热流计进行校准方法的研究,以40 mm厚岩棉作为热阻尼围护材料,设计了将热流计的测试面贴近计量板(工况1)、放置在岩棉的中间(工况2)和贴近冷板(工况3)三种工况,测量各个热流计的灵敏度系数C.工况 2 下,C的实测值与 2 支国外的热流计示值的偏差最小,相对偏差约7%;4 支热流计的实验结果一致显示,工况2 下C值最低,工况1 最高.分析认为是构成热流计的有机固体物的导热系数大于岩棉,同时接触计量板或冷板面,热流穿过热流计单元的阻力小于穿过岩棉,导致热流的分布不是单方向的,接触面上的热流分布不均匀,热流计单元吸收了更多的热流,使得C的示值偏大.

    热学计量防护热板导热仪热阻式热流计热流校准

    永置式石油生产地面单井口电导阵列多组分测量装置及应用研究

    孔德明郝虎陈晓玉陈基亮...
    1787-1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石油生产领域可供长期、稳定、可靠使用的地面单井口油气水三相流参数监测装置的紧迫需要,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所研制监测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对其结构参数、电学特性、灵敏度分布及响应特性等进行了分析与优化设计,从而确定了该监测装置的最优结构和最佳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永置式石油生产地面单井口电导阵列多组分测量装置(PSSWCAMMD_OP),搭建了电导阵列多组分测量平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气相流量为5~20 m3/d、液相流量为30~70 m3/d、液相含水率为70%~90%等油气水三相流工况下,该测量装置具有良好的多组分测量性能,多组分测量精度优于3.7%.

    流量计量永置式监测装置单井口测量电导阵列多组分参数三相流

    基于1-bit压缩感知非凸算法的平面ECT图像重建

    唐志浩张立峰
    1797-1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平面电容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并提高重建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 1-bit压缩感知(1-bit CS)非凸算法的平面ECT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利用离散余弦基(DCT)对灰度值进行稀疏表示;其次,引入极大极小凹惩罚(MCP)作为正则化项,并建立 1-bit CS MCP正则化模型;然后,通过 MCP非凸算法迭代更新对偶解的近端算子,以求取最优对偶解;最后,根据对偶解求出重建灰度值并进行图像重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Tikhonov算法、Landweber算法及传统压缩感知算法,所提方法得到的重建图像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 0.049 6 和 0.943 5,平均重建时间约为 0.172 3 s,均优于其他 3 种算法,缺陷还原度及重建速度有明显提升.

    材料缺陷检测平面电容成像ECT图像重建1-bit压缩感知极大极小凹惩罚非凸算法

    基于L1+p范数的ECT正则化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马敏林琮皓
    1804-1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正则化方法优化电容层析成像过程中,L1范数过度忽略图像特征,L2范数过于平滑,导致成像质量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L1+p范数的 ECT 正则化图像重建方法.利用 L1+p(0<p<1)范数作为损失函数的正则化项,通过调节参数p的值,使得ECT图像重建同时兼具稀疏性和光滑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多泡流模型的成像中引入L1+p范数的改进正则化算法后,相关系数相较LBP算法平均提升了77.04%;相较Tikhonov正则化算法平均提升了36.18%,相较L1 正则化平均提升了41%.气固两相流实验表明,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成像质量,且能够实时调节成像稀疏性.

    多相流测量电容层析成像正则化图像重建L1+p范数

    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

    吴静吕婧李小玲路瑞利...
    1811-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连续波雷达测位移原理和雷达波穿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立了传播路径与雷达波信号强度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液位与雷达波中频信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管道中水流的液位测量方法,并根据曼宁公式计算重力流排水管道水流流速,实现了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通过与参考电磁流量计测量数据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非侵入式流量测量方法的平均误差在3.5%以内,能满足绝大多数重力流的流量测量准确度要求.

    流量测量排水管道非侵入式雷达波重力流曼宁公式

    货场集装箱空重混装匹配及计量算法

    宫兴琦姜会增刘宗东安爱民...
    1818-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铁路货场集装箱装火车时空重匹配实时性差和整车计量困难的问题,将称重传感器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相结合,通过称重传感器信号上升沿、下降沿判断集装箱装车时刻及落点位置信息.当北斗高精度定位信号丢失时,则采用惯性算法弥补丢失的落点信息.通过综合落点经纬度及惯性速度验证当2 个集装箱的落点距离为6000 mm左右时装载在同1 个辆货车上,将这2 个集装箱的8 个受力点进行力矩平衡计算,可将2 个集装箱的偏载偏重状态转换为整车计量状态;通过与铁路货运安全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总重偏差比平均值为0.4%,横向偏重误差平均值为0.3 t,纵向偏移误差平均值为3.46 mm.

    力学计量货场集装箱空重混装偏载偏重安全检测设备智能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