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聂影

季刊

1673-131X

xbbjb@jit.edu.cn

025-86188838

211169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心理、高等教育等学科领域及相关交叉、边缘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思考

    郭双霜葛焱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各地申请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积极性高涨,南京在科教资源、人才储备、高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明智的战略选择.在回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明确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南京现有资源条件和创新基础,从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引导、加大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夯实创新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五个方面提出南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实施路径,并从加快科学城建设、全面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积极构建全球开放创新网络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城创新南京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宾厚李烨吴冕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在技术研发、产业结构、要素流动等方面密切关联,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整体从勉强协调阶段进入初步协调阶段,但不同阶段及各省(市)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科技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环境治理水平、人力资源投入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两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和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模型长三角地区

    员工持股计划能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吗?——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李培根李阳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看作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显著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来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持续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积极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引导企业制定适宜的现金股利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改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

    员工持股计划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现金股利政策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袁月汪浩俞志敏邓呈逊...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软件对2022-2030年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呈长期增长趋势,到2030年将达244.88万吨.为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将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垃圾回收价格分别引入和同时引入调控方案进行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同时提高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垃圾回收价格的综合调控方案能使生活垃圾产生量降至最低,是最有效的调控方案.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推进生活垃圾收费制度落地见效,细化垃圾分类投放奖惩措施;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收运主体的管理培训,调控再生资源回收价格;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

    系统动力学模型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VENSIM软件合肥市

    行政协议单方解除权的实施困境与法治化路径

    张福刚翁林雪
    3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行政法治框架下,行政协议不仅是行政机构与协议相对人共同推动国家行政治理的关键工具,在行政职能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司法实践中,针对行政机关单方解除权纠纷中存在的公共利益标准界定不明、裁判不一、救济不完全等实践困境,提出应对其规范要件进行检视与辨明,从利益平衡、多元探索以及程序规制三个视角出发,通过比例原则的认定来识别解除权行使的标准,并利用多渠道实质性化解协议纠纷.同时,还应坚持主体协商与合理听证的程序规制,进而探寻行政协议单方解除权的法治化实现路径.

    行政协议单方解除权公共利益行政优益权

    气候变化与伦理书写:《追日》中的个体伦理研究

    孙希佳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恩·麦克尤恩的《追日》被誉为当代西方气候小说的代表作品.从个体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者运用了进行时时态,而非未来叙事手法,对个体的伦理身份、伦理冲突和伦理选择进行了实时追踪.麦克尤恩对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探讨和书写具有显著的个体伦理性,充分展现了气候问题给个人造成的伦理困境,以及气候变化给个人、社会以及生态带来的影响.这种将气候变化与个体伦理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引发了宏观语境中对个体伦理选择的讨论,并将其作为地球生态和气候相关问题的文本性隐喻,更为深入、直接地揭示了气候变化所蕴含的伦理意义.

    气候变化伦理身份伦理冲突伦理选择《追日》

    民元袁世凯最高权力获得的合法性探究

    崔荣宝张少鹏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辛亥民元之际,袁世凯的身份从清廷权臣转变为民国临时大总统,该转变是在各方"拥袁"的背景下进行的,各方对袁世凯的拥护构成了他在民元获得最高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清政府对袁世凯的授权以及北洋集团对他的认同,构成了他在民元获得最高权力的政治基础;革命党对袁世凯权力的认同和承认,为其提供了革命象征;立宪派对袁世凯的投诚与认同,为其提供了精英基础;列强对袁世凯的帮助与支持,为其提供了国际认同;社会大众对袁世凯的认同与服从,为其提供了民意基础.

    最高权力政治基础革命象征精英基础国际认同民意基础袁世凯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诚信观的现代性转化

    张蕊娜张俊国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诚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对人格养成、人际交往和治国理政具有重要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诚信观存在缺乏经济发展活力、缺乏普遍性与开放性、缺少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等问题,面临着现代化挑战.对于传统诚信观的现代困境,在充分认知其深厚底蕴的基础上,可以从诚信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价值结合、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的情理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等方面,构建传统诚信观的现代性转化实践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传统诚信观现代性转化实现路径

    南京何以"龙蟠虎踞"?——1949年以前南京地质调查述略

    顾金亮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地质历史角度,南京如今"龙蟠虎踞"的丘陵地貌是7亿年来地球演化的结果.这个认知是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的结果.南京地质调查发端于清同治年间,由德国人李希霍芬开启,民国以来一众地质学家对南京地质调查系统推进,成果纷呈,其中《南京市及江宁县地质报告》是1949年以前南京地质调查的阶段性总结.

    南京龙蟠虎踞地质调查李希霍芬《南京市及江宁县地质报告》

    通史视域下许嵩历史编纂思想研究

    韦统顺朱寒冬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唐史学家许嵩以前代史书为基础,著成《建康实录》一书.在对《建康实录》进行研究后发现,许嵩的历史编纂思想是对历史变易思想的继承,他还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审视历史问题时,许嵩受多种因素影响,以"通古今之变"的思想探讨六朝兴衰;在史书编纂体例上,许嵩受正统观和民族观的双重影响,表现出与以往史家不同之处——统六朝为正统;在史书编纂方式上,许嵩仿效裴松之等人,提倡博采,大量征引古籍.

    许嵩通史历史编纂思想《建康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