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宁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宁学院学报
济宁学院学报

刘德胜

双月刊

1004-1877

jnxyxb6069@163.com

0537-3196069

273155

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

济宁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i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刊物。以反映该校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扩大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间教学和科研信息的交流,突出师范特点和地方特色,发现、扶植、培养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代工部分管南旺河务考

    孟冠军胡克诚
    72-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度文化是大运河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部作为明代中央主管漕河的行政部门之一,在大运河及南旺枢纽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除派遣尚书、侍郎以钦差或总河身份到南旺地方直接参与河道、湖泊的修治与管理外,明代工部还外差都水司郎中常驻地方,建立北河分司,管理南旺河道事务;外差都水司主事驻宁阳、济宁、南旺、沽头等处,掌管或代管南旺闸务,是南旺枢纽的直管部门.此外,明代"管河通政"仍隶属于工部管河系统,而并非通政使司"外差".

    明代工部大运河南旺

    汉画像石文化品牌开发SWOT分析和策略探究

    鲁永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文化品牌,探索汉画像石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是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直接体现.汉画像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其品牌价值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SWOT分析表明,汉画像石的文化代表性、象征性和差异性优势符合文化品牌开发的核心要求.在国家倡导和良好的社会、市场与科技环境机遇下,汉画像石文化品牌开发需要克服祭祀审美向大众审美、文化价值向市场价值转换的矛盾劣势,规避区域间品牌开发竞争与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威胁等问题,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策划管理策略、多元化的品牌定位策略和多样化的品牌传播策略.

    汉画像石文化品牌SWOT分析开发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莱州草编的现代应用及活态传承

    石冉冉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莱州草编工艺诞生于民间,是民间艺术文化中的瑰宝.草编工艺因独特的生产方式、手工技术及背后折射出的人文精神,凸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关怀,并以独有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装饰价值受到人们青睐.但当前莱州草编面临着产品缺乏文化底蕴、草编技艺传承出现断层、草编产品营销传播受限等发展困境,影响着莱州草编的活态传承保护及草编产业发展.鉴于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草编工艺进行再创新和再设计,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重点培养草编传承人,以数字化技术拓宽宣传营销渠道,可以有效提升草编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现代设计力量,促使草编文化重新焕发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莱州草编现代应用活态传承

    山东地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与路径

    储旭孟瑞华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党百年来,山东地区形成了丰富的红色家风资源.为进一步挖掘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与路径,该研究通过调查法与文献资料分析法,总结出山东地区红色家风具有不惧牺牲、坚守信念;爱党爱国、服务人民;无私奉献、军民同心;律己修身、廉洁奉公等特点.将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对落实思政课程育人目标,拓展课程资源,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研究从丰富思政课程内容、营造课程实践氛围、创新宣传形式等方面提出融入路径.

    山东地区红色家风思政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实践"链路的场域分化与质量提升

    韩玉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遵循的是"知识-实践"贯通的逻辑,这种贯通具体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预演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生活课堂)这三重场域.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实践"的链路并不畅通,知识生产的第一课堂存在知识传递不畅的问题、知识预演的第二课堂存在实效有限、社会实践课堂存在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危险.为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实践"的链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顺畅流转,应当以"大思政格局"为核心,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课堂间的协同互动.具体而言,通过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去强化课堂组织以丰富课堂思想政治知识、强化实践领域的全员参与性以促进校园实践的开展、增强社会对负面意识形态的识别力和抵抗力以促进思想政治的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实践大思政三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