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宁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宁学院学报
济宁学院学报

刘德胜

双月刊

1004-1877

jnxyxb6069@163.com

0537-3196069

273155

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

济宁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i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刊物。以反映该校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扩大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间教学和科研信息的交流,突出师范特点和地方特色,发现、扶植、培养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不惑之旅》看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创新之道

    董艳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都市题材电视剧创作与以都市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变迁紧密相关.随着中国都市建设的迅猛发展,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策略和美学品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以《不惑之旅》为代表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在叙事动力、艺术追求、人物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与突破,凸显了都市题材剧的时代魅力,使得该类型电视剧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

    《不惑之旅》都市题材叙事动力艺术追求人物策略

    语料库驱动的《射雕英雄传》译入译出计量风格对比研究

    谭华皮宾燕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庸经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新译本由Anna Holmwood和张菁合译,两人分别翻译两卷,前者译入,后者译出.对于同一原作者的同一部作品,两人的译入与译出在风格上是否一致呢?在语言各个层面上是否有独特的译者风格标记呢?以《射雕英雄传》新译本第 1 卷(Anna Holmwood译入)与第2 卷(张菁译出)为语料自建翻译语料库,运用多维分析法进行计量风格分析,结果显示,译入文本与译出文本都属于普通叙述说明语域,两者在25 个语言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各个特征z分值绝对值基本都小于2,即与本族语文本相比不存在显著变异.这一结果表明中国文学外译译出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语料库驱动《射雕英雄传》译入译出计量风格多维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域下奇幻动画《中国奇谭》的字幕翻译

    丁旭辉鲁紫嫣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将声音、图像、文字等符号融合为一体的多模态载体,动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而字幕翻译在其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及表达四个层面对奇幻动画《中国奇谭》的字幕翻译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探讨字幕翻译如何跨越文化隔阂并有效传递动画中的多层次意义.非语言元素如视觉和听觉与语言文本的协同作用对于深化观众的文化理解和情感体验极为重要.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全面考虑动画的多模态特性,以及源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合理运用直译和意译等策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情感的适当表达,以推动国产动画的跨文化传播.

    多模态话语分析字幕翻译《中国奇谭》中式奇幻动画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王瑞娜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升到大会主题的高度.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既有精神的感召力,又有理论的引导力,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锤炼奋斗品格、坚定人民情怀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善用大思政课,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综合推进.

    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党建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联动困境及其突破

    余锋黄勤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教育"一般是围绕党的生活展开的教育活动,与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者团队更为复杂,受教育者规模更为庞大,教育环境也更为包容,教育内容更为广泛.教师肩负着课程知识传授者与党的组织精神传递者的身份,学生也承担着思想知识的接收者和道德意识的传承者的身份,这提供了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领域的党建教育的政治价值观氛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范围的耦合可能.出于对党建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领域方面的联动考虑,健全党委责任制下教师团队的集体共识并以之为规范化主张的基点,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形成其学生身份与党组织成员身份的沟通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与党建教育领域的平衡能力是对党建教育在现代社会之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联动的可能方向.

    党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联动组织策略与宣传方法

    朱熹读书法对"沉浸式"课程思政的启示:前提条件、心理参与和教学方法

    林淑伟关松立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而朱熹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读书理论,对当下"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得心体身"的逻辑起点出发,确立"涵泳之乐"的教学过程和"自做工夫"的学习主体,进而分析"居敬持志"的教学前提和"心如止水"学习条件,通过"心眼口到"的双向奔赴和"切己体验"的角色意识,最后总结出"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包括端正"虚心涵泳"的学习态度,锤炼"心正性善"的思想品德,以及筑牢"知之行之"的学习根基,以期能为构建更为有效的"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朱熹读书法沉浸式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