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介入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滕皋军

月刊

1008-794X

jrfsxzz@163.com

021-81818191,62409496

200052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介入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接抽吸技术作为首选取栓策略在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韦丽丽班邓荣刘艺李登星...
    1320-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接抽吸技术作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posterior circulation-large vessel occlusion,PC-LVO)患者首选策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采用直接抽吸技术作为首选取栓策略的急性PC-LVO患者,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流程和相关参数,评估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结果 共纳入36例患者,平均年龄61.31岁,男性占75.0%.发病至穿刺的中位时间 419.5 min,穿刺至血管再通的中位时间60 min.血管再通率达91.7%,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1.1%,操作并发症发生率8.3%.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3分)的患者占41.7%,病死率25%.结论 直接抽吸技术作为PC-LVO机械取栓治疗的首选策略,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直接抽吸取栓补救措施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肝转移癌的效果

    韩彬孟艳杭菁
    1325-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巨大肝转移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并记录患者2年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FS比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可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125I放射性粒子巨大肝转移癌疾病控制率

    CT引导下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王桂岭王春满李琳高谦...
    1330-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接受CT引导下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联合臭氧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PHN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予以臭氧治疗,观察组联合CT引导下DRG-PRF.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红外热成像指标[皮损区域及对应健侧区域皮肤温差(ΔT)]、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及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7%(139/150),高于对照组的83.33%(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3 d、7 d、1个月、3个月,观察组ΔT、PSQI评分、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PGE2、SP、IL-6、IL-1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DRG-PRF联合臭氧治疗PHN的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皮损区域恢复,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疼痛,调节疼痛及炎症因子水平.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CT引导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臭氧临床疗效

    微弹簧圈与带线金属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应用比较

    张田田李伍好胡茂能
    1334-1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微弹簧圈与带线金属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前肺结节定位的84例(90枚)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接受微弹簧圈定位(微弹簧圈定位组),40例接受带线金属锚钩定位(带线金属锚钩组).比较两组间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T扫描次数、病理结果等.结果 微弹簧圈定位组、带线金属锚钩组定位成功率分别为95.92%(47/49)、97.56%(40/41),组间定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弹簧圈定位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46%)高于带线金属锚钩组(5.00%)(P=0.036),定位时间[(19.85±0.86)min]明显长于带线金属锚钩组[(15.69±1.39)min](P<0.01),穿刺次数、CT扫描次数多于带线金属锚钩组(均P<0.05).两组间气胸、出血、咳嗽发生率,定位针距胸膜下深度,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金属锚钩定位肺结节与微弹簧圈定位相比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肺结节微弹簧圈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远期效果分析

    徐通洁朱俊龙余皓王伟明...
    1339-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AIOD)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平行支架(金属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植入重建主髂动脉的18例有症状AIO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64.8±9.0)岁.记录手术细节、临床成功、并发症和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技术和临床成功.共植入62枚支架(金属裸支架52枚,覆膜支架9枚,肾动脉球囊扩张支架1枚).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死、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血红蛋白降低、血栓移入肾动脉各1例,经积极处理后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4/18.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再次血管腔内干预后恢复了通畅.术后12、18、24、30、36个月主要通畅率分别为100%、95%、90%、85%、85%.结论 平行支架技术治疗AIOD 3年效果令人满意,即使是复杂AIOD患者也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和可接受的中远期通畅率.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平行支架技术血管腔内治疗中远期疗效

    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效果

    井晟孟祥圣尚修超孙晓...
    1345-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置钉组(n=47,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和切开复位组(n=33,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皮置钉组患者手术时间[(62.96±19.31)min比(100.07±26.71)min]、术中出血量[(112.71±25.43)mL 比(230.65±30.29)mL]、住院时间[(11.04±2.35)d比(15.16±2.58)d]和骨折愈合时间[(102.18±9.74)d比(113.42±11.52)d]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均P<0.01).术后3个月经皮置钉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95.74%比80.00%)(P<0.05),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术后1、3、6个月经皮置钉组Majeed评分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均P<0.05).两组术前CK、Myo、L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经皮置钉组CK、Myo、LDH水平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均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切开复位比较,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效果更好,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3D打印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经皮置钉固定钢板内固定

    125I粒子治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在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

    王洁尤国美罗君陈羚...
    1349-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在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3.0和AMOS 24.0行数据分析.结果 心理一致感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r=-0.353,P<0.01),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57,P<0.01);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604,P<0.01).结构方程检验证明心理一致感在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7%.结论 心理一致感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作为自我感受负担的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肿瘤心理一致感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中介作用I125粒子植入

    视频宣教模式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自我维护的应用价值

    吴燕燕刘国涛葛文程凌燕...
    1355-1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视频健康宣教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VAP)自我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TIVAP植入手术的患者2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8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予以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视频宣教.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估两组干预前、置港6个月后的自护能力,分析对比两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留港时长.结果 干预前两组ESCA表中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表中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TIVAP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视频健康宣教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TIVAP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延长TIVAP使用时长,是一种有效的TIVAP健康宣教模式.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视觉传达视频健康宣教

    锥形束CT成像技术在肝恶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汤铭杰张磊王勇朱海东...
    1360-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介入治疗是局部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常见方法,对于术中图像的获取、识别和处理等有较高要求.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是一种容积成像模式,可提供病灶及肿瘤供血动脉的额外信息,目前已逐渐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术中并仍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被国内外多项共识、指南推荐.近年来,单期CBCT成像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新的CBCT成像技术提高了 CBCT成像质量、拓展了 CBCT成像技术应用范围.该文介绍了单期CBCT成像技术及其临床优势、部分新开发的CBCT成像技术进展,总结了目前CBCT成像技术在肝恶性肿瘤血管介入中的综合应用及应用中暴露的不足和局限性.

    肝恶性肿瘤锥形束CT介入放射学

    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徐浩洋朱悦琦程英升
    1367-1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支架植入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缓解恶性食管梗阻的治疗方法.在多项生物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食管支架的应用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深入了解各类食管支架的机械性能和材料特性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食管支架拥有卓越的原位药物靶向递送能力,特别是125I放射性食管支架,让医师能够选择更加适合患者情况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治疗的精准性.该文系统性地阐述了不同食管支架各自的优势、面临的最大问题以及癌症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涵盖实验和临床研究,旨在详细介绍各类食管支架设计思路及作用原理,讨论覆膜、载药等支架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并对其缓解食管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判别.

    食管支架食管癌介入治疗经口食管支架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