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报告
纺织报告

孔繁富

月刊

1005-6289

jsfz@fsdbs.com

025-84515834

210012

南京市软件大道48号苏豪国际广场A座305室

纺织报告/Journal Jiangsu Textile
查看更多>>本刊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全国发行量12000份,以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主要发行区域,发行覆盖范围18个省和直辖市。主要读者为纺织企业的领导、管理营销和工程技术人员。刊出的纺织、家纺、纺机、纺器、化纤、纺织助剂及相关技术信息、针对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在服饰表演中的应用

    黄文婷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一种以听觉为主要传达方式的艺术形式,在服饰表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音乐能为服饰表演营造美好的氛围,帮助观众在欣赏服饰表演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服饰表演所要传达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鉴于此,文章从音乐在服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出发,论述服饰表演中音乐的选择依据,从节奏、曲调、和声的运用以及音乐改编和重新创作5个维度提出将中国传统音乐有效融入服饰表演中的具体策略,以提升服饰表演的艺术层次,丰富观众审美体验,并推动传统音乐在服饰表演艺术中的创新发展。

    服饰表演传统音乐音乐艺术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养老服务产品适老化设计

    蒋粤闽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家养老是我国应对养老问题的主要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我国适老化设计应该基于该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文章研究了居家养老对健康养老模式的积极作用以及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产品服务需求,通过深入分析居家养老模式下适老化设计策略,阐释了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产品本土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在居家养老模式下,通过数字化产品适老化设计的本土化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居家养老健康养老数字化产品本土化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李玥欣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强调城市应像海绵一样吸收、储存和利用雨水。城市湿地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文章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探讨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设计等原则以及地形与水系、植物配置、道路交通与游憩设施、文化传承与表达等设计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的运用可以推动城市湿地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海绵城市"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无障碍设计在适老化住宅中的应用探索

    王传智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养老的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在住宅内的使用需求也日益增加,普通的设计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日常使用需求。文章通过对适老化住宅以及老年人身心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了无障碍设计在适老化住宅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无障碍设计,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是适老化住宅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适老化无障碍设计住宅

    中职染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染整专业为例

    姚洁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中职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染整专业为例,对其染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优质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旨在探讨新工科背景下中职数字化染整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优质专业建设策略。

    专业人才优质专业染整专业人才培养

    自媒体时代汉服文化话题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耦合性研究

    李文霞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汉服文化传播具有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和互动性强等特点。将汉服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兴趣,同时传播中华文化。因此,文章提出了具体的融合策略,包括深入挖掘汉服文化与思政课程的契合点、利用自媒体创新教学方法、将汉服文化元素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构建以汉服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程模块等。这些策略有助于推动汉服文化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自媒体汉服文化思政课程耦合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构成基础"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吴雨星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拟遴选1 000门左右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各职业院校积极推动在线课程建设。文章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活态传承与信息化教学结合的方式,"构成基础"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刺绣、泥人、剪纸、竹刻、陶艺、图案纹样等,线下采用"认知—鉴赏—实践—再设计"的教学活动路径,按照"点线面体"的方式构成课程知识网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被动传播到主动传承的转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的有机结合,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借鉴。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课程资源"构成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结构的整合重构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冯惠田宝华张文佳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秉持"新文科""大艺术""大设计""大基础"的教学理念,重视设计本身的特点,重点放在制定集多种专业能力于一体的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细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化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递进、交叉和融合的关系,而不是孤立、隔绝的状态。文章强调以跨学科意识构建整体格局,将全学科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打破专业的壁垒。

    新文科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结构教学模式

    基于校企行深度融合的珠宝专业协同育人实践

    马婷婷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珠宝专业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也是服务行业的职业教育专业。新时代下,珠宝行业的发展面临挑战,也间接导致该行业对人才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引发了就业问题。为解决珠宝企业与珠宝专业学生就业、用人单位与学校合作的难题,文章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论述协同育人的内涵,提出协同育人策略,以期提供参考。

    校企行深度融合珠宝专业协同育人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住宅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薛瑾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室内设计已经从建筑设计中独立出来,许多院校开始重视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但是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大多数学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基于"岗课赛证"融通,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文章旨在探索基于"岗课赛证"融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需求,为其提供一条可行的教学改革之路。

    "岗课赛证"融通室内设计教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