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技
环境科技

孙菱

双月刊

1674-4829

jshjkj@126.com

0516-85635681;85635682

221002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0号

环境科技/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以直接为环境污染防治实践服务、以实用技术、成果推广为主的环境科学技术类杂志。重点报导报送环境科学最新实用技术、科研成果、治理开发及国内外最新信息与动力、对各类厂矿企业、环保产业部门、科研、监测、环境管理教学等单位均有较强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净水厂污泥基复合球实现低扰动底泥覆盖的研究

    李国瑞朱伟孙继鹏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原位覆盖材料覆盖过程中对底泥造成扰动并产生扰动释放的问题,使用净水厂污泥制作成低扰动、高吸附性能覆盖材料,并通过覆盖实验验证了其覆盖效果.结果表明,净水厂污泥可制备成低质量密度、高吸附性能的吸附球,最大吸附量可达 28.91 mg/L.该复合球应用于底泥原位覆盖时,投放时基本上无扰动释放.覆盖后不仅可抑制泥-水界面上TP释放,一定程度上也可抵抗风浪的冲刷,还可通过吸附性能降低水体中TP浓度.

    底泥原位覆盖净水厂污泥海藻酸钠复合球底泥释放

    铅锌冶炼重金属重污染土壤稳定化研究

    赵静李也史昱翔李蕾...
    8-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部分铅锌冶炼场地遭受严重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采用基于铁的稳定化材料FeCl3+CaCl2+NaOH+Ca(OH)2,FeCl3+CaCl2+NaOH+Ca(OH)2+Na2S及FeCl3+Na2HPO4 进行修复.根据TCLP 浸出法评估效果,选出最佳组合为FeCl3+Na2HPO4,该组合在 3 个场地中使Pd浸出浓度分别下降 96%,63%,61%,显著减少重金属迁移.研究突显了合适材料的选择对有效土壤稳定化的重要性.

    重污染土壤重金属铅锌冶炼铁基材料稳定化

    N-己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促进微藻生物膜生长研究

    谢志怀吴俊锋欧子旋李宬志...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节微藻生物膜的增殖生长是解决微藻附着式培养挑战的重要途径.利用小球藻研究了N-己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对载体表面微藻生物膜增殖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增殖生长阶段投加C6-HSL可以加快生物膜生物量的积累速度,提高稳定期生物膜生物量的上限.C6-HSL通过促进小球藻EPS,提高微藻代谢水平的同时,改变了微藻生物膜的表面结构,实现了增殖生长的提升.同时C6-HSL可以促进微藻生物膜对C,N,P的吸收能力,提高其去污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利用信号分子调控微藻生物膜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

    信号分子微藻生物膜胞外聚合物

    基于DEA模型的工业园区企业环境绩效水平研究

    胡伟张玲玲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套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模型对南京市某工业园区内具有代表性的 15 家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 3 家企业达到了DEA规模有效;其余 12 家企业均为DEA规模无效,12 家非DEA有效企业各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分别为废水 48252.009 t/a,废气 2291.873 万m3/a,COD 5.075 t/a,氨氮 0.747 t/a,VOCs 7.811 t/a,说明污染物减排潜力较大.采用DEA模型可较好地评估企业环境绩效水平,为园区企业环境绩效优化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DEA模型工业园区环境绩效削减量

    "螺-蚌-鱼-草"生态湿地碳汇价值核算

    黄俊占明飞王伟胡靓慧...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评估"螺-蚌-鱼-草"生态湿地的碳汇价值,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的碳汇能力,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对湿地生物碳汇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螺-蚌-鱼-草"系统可实现固碳量4.10~6.80 Mg/hm2,碳汇价值约 1459.39~2421.94 元/hm2.湿地内生物的碳汇能力排序为淡水贝类及螺类>水生植物>鱼类,依次分别为16.53,5.54~15.45,1.84 Mg/hm2.相较于我国其他湿地类型,基于"螺-蚌-鱼-草"模式的生态湿地具有较高的碳汇价值,是一种新型碳汇扩增模式.

    碳汇价值生态湿地螺-蚌-鱼-草

    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工程应用分析

    方兴斌顾晓晨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市某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项目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环境调查评估及方案,确认地块土壤中Hg的最高质量分数为 37.9 mg/kg,修复目标值为 8 mg/kg,最大超标倍数为 3.74 倍,修复方量为 776.52 m3.通过修复技术选择、粒径实验分析、现场中试等过程确定淋洗修复的工艺参数:淋洗固液比为 1∶5,泥浆停留总时间为 30 min,淋洗剂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柠檬酸复配药剂,淋洗剂质量分数为 0.02%.结合修复工程的实施过程,重点介绍了污染土壤预处理、淋洗修复、淋洗废水处理、土壤修复效果评估等关键过程,综合分析淋洗修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其它重金属污染壤修复提供参考.

    重金属淋洗修复土壤修复

    改良多级AO-MBR工艺在高标准排放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王文娜诸大宇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北京农村生活污水高排放标准的要求,选用改良多级AO-MBR工艺,采用多级缺氧均匀配水进行碳源合理分配,控制好氧池DO质量浓度为 0.5~1 mg/L,并在工艺前端增设消氧池,MBR池 300%混合液回流到首端消氧池,考察改良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改良工艺对COD,NH3-N,TN,TP,SS的去除效率分别为 94.1%,97.8%,90.0%,96.4%,98.7%,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好、脱氮效率高且无需投加碳源,可为多级AO工艺应用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改良多级AO-MBR工艺高排放标准生活污水碳源分配低DO

    改良Bardenpho-芬顿-臭氧-活性炭处理工业园区污水

    狄文亮任丹冯军坡张国宇...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州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主要出水指标要求满足DB 37/3416.4-2018《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4 部分:海河流域》的一级标准,设计采用"改良Bardenpho+芬顿絮凝沉淀池+砂滤池+臭氧催化反应+活性炭滤池+接触消毒"工艺.其中污水处理厂(二期)已投入运营,改良Bardenpho设计总停留时间 37.54 h,混合液内回流200%~300%,采用可提升曝气方式;二沉池表面负荷为 0.64 m3/(m2·h);芬顿反应时间为 90 min,高效沉淀池表面负荷为 3.43 m3/(m2·h);臭氧反应时间为 60 min,投加量为 60 kg/h;接触消毒停留时间 38 min.实际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

    工业园区改良Bardenpho芬顿反应臭氧反应

    某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计与工程应用

    牛建敏臧翀周敏张量...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代烃为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以南方某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验证"曝气吹脱+活性碳吸附"组合技术对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去除效果,并进行现场修复中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技术可去除地下水中氯代烃,去除率达 98%以上,达到修复目标要求,污染物初始浓度对氯代烃的去除基本无影响.工程实践表明该修复组合技术在地下水修复中具有可行性.

    地下水污染曝气吹脱活性炭吸附氯代烃

    一种仿生塔式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和节能特征研究

    顾宏威钱奎梅曹文平孙晓虎...
    47-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一座仿生塔式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仿生塔式人工湿地对COD,NH4+-N,TN,TP的去除特征、节能效果和季节演变情况.研究表明,仿生塔式人工湿地对COD,NH4+-N,TN,TP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8±8.4)%,(98.7±2.8)%,(67.9±18.9)%,(89.7±10.5)%,其中COD,NH4+-N,TN去除率均呈季节性小幅度变化,而TP去除率未呈季节性变化.以中试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规模为 3.2 t)为例,仿生塔式人工湿地可节约电能 1.954 元/t(仅鼓风机和回流泵 2 项),节电明显,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在分散生活污水处理领域推广.

    仿生反应器塔式人工湿地生活污水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