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在膜法有机浓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袁少鹏吴念鹏陈翔石洁...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洱源县某污水厂处理规模为 1。0×104 m3/d,主体工艺为"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双膜工艺,其中纳滤系统产生的浓水经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处理后与纳滤产水混合,混合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湖、库)标准,实现污水零排放。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采用两段式设计,处理规模为 1 000 m3/d。臭氧催化氧化系统通水运行一年后的性能测试显示,系统总体处理效果稳定,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Cr)平均质量浓度由148。39 mg/L降低到 75。45 mg/L,耗电量约为 1。85 kW·h/m3。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是膜法有机浓水深度处理的有效工艺。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污水零排放化学需氧量(CODCr)膜法有机浓水深度处理

    双膜法中水厂反渗透系统运行分析

    王金龙
    95-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水源双膜工艺水厂反渗透 4 年工程运行经验,分析了膜性能变化及维持膜高效的工程措施。结果表明,中水源双膜工艺反渗透稳定运行4 年,膜性能保持良好,标准化脱盐率均值为97。9%,较初始降低0。8%,平均年下降0。2%;98%保证率时,系统脱盐率从初始的 98。4%降至 97。4%,平均每年降幅为 0。25%;系统标准化膜通量保持率为 63。0%,进水压力稳定在 1。19 MPa,一段压差相比初始值仅增大 62。5%,与运行第一年水平相当,预测膜平均寿命能够达到 7 年;通过优化自控程序、严格控制进水氧化还原电位(ORP)及总氯、交替采用冲击式杀菌和清洗水箱杀菌、保持在线维护性清洗等综合手段,有效维持了膜性能,减缓膜性能衰减,延长膜寿命;工程电耗核算及预测表明,更换膜费用大大超过膜寿命延长增加的电费,应尽可能长维持膜寿命,延缓换膜时间,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国产阻垢剂、非氧化杀菌剂能够达到进口药剂相同效果,降低运行费用。

    反渗透(RO)反渗透膜脱盐率膜寿命阻垢剂非氧化杀菌剂在线维护性清洗

    MBBR耦合多段AO工艺在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初探和实践成效

    杨颂杨腾飞付炳炳杨伟滨...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提标改造老旧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出水水质差、污染物负荷与占地面积等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纵向扩大池容会增加建设成本、高负荷运行具有超标风险,因此,急需一种污泥/容积负荷高、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对此,某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利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泥膜共混技术提高生化池有效污泥浓度、实现功能微生物的强化和富集,耦合多段AO工艺,经历雨/旱、夏/冬季,已稳定运行 227 d,当进水CODCr、氨氮、TN质量浓度分别为 277。97、34。92、45。95 mg/L,对应出水质量浓度分别降低至 12。68、0。33、7。55 mg/L,MBBR 挂膜前后的氨氮污泥负荷为0。011、0。015 g 氨氮/(g MLSS·d)、TN污泥负荷为 0。014、0。020 g TN/(g MLSS·d)。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好氧Ⅰ段氨氮硝化速率为7。27 mg/(L·h)、缺氧Ⅰ段NO-3-N还原速率为3。48 mg/(L·h)。结果表明,通过负载微生物和游离污泥的交互作用,寻求复杂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强化和调控,可以设计出更加合理、高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市政污水处理厂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多段AO工艺泥膜共混技术强化脱氮

    MBR+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工业废水的设计优化及存在问题分析

    王国庆吴念鹏张雯李新涛...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苏南某工业废水处理厂现状出水难以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排放标准的问题,提出了膜生物反应器(MBR)+臭氧催化氧化的改造思路。原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工艺改造为AAO-MBR工艺,原絮凝沉淀池改造为臭氧催化氧化池,着重分析了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中催化剂污染及清洗措施等因素对CODCr 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BR+臭氧催化氧化作为化工废水提标改造技术路线,占地少,运行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稳定达标,但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受催化剂污染等因素影响较大,需加强预处理及清洗措施;工程新增投资为1 596 元/m3,新增运行成本为 0。73 元/m3,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臭氧催化氧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工业废水提标改造催化剂污染

    双膜法工艺在矿井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何兴斌刘潘邹一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矿化度煤矿矿井水往往具有盐含量高、硬度和碱度高的特征,处理工艺复杂,难度较高。陕西某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设计进水量为 7 200 m3/d,产水量为4 800 m3/d(25℃),系统回收率为65%,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法工艺,产水回用于井下生产。该工程通过定量投加复合阻垢剂取代传统的药剂软化工艺,节约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运行数据表明:矿井水原水(经过格栅+预沉调节池+磁加载沉淀处理后)温度约为 27℃,溶解性总固体质量浓度为3 700~4 000 mg/L,硬度在 450~500 mg/L;产水TDS质量浓度在70 mg/L左右,硬度质量浓度≤6。0 mg/L,氯离子质量浓度<35 mg/L,硫酸根质量浓度<5。5 mg/L,脱盐率为 98%,系统回收率为 71。4%,运行稳定可靠。

    矿井水回用深度处理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法软化工艺

    气-液置换法测量多孔膜的孔隙率

    董泽亮潘献辉张艳萍郝军...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隙率是多孔膜重要的孔性能参数,现行标准测量方法在适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准确表征分离膜的渗透性能。气-液置换法可在常温条件下完成,测出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文中对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试验方法、测试条件等作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并进一步开展了方法精密度、方法比对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升压过程是气-液置换法测试孔隙率的关键,其终点是当湿曲线由陡峭上升的曲线转变为平缓上升的直线后。该方法原理科学、操作简单、精密度高,测试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多孔膜的渗透性能。

    气-液置换法多孔膜通孔孔隙率孔径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混合膜设计

    苏慧超李逢时徐国荣赵剑超...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能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对于进一步降低制水成本,促进海水淡化的普及应用意义深远。混合膜设计(HID)是一种新颖的反渗透系统设计方式,其特色是在同一个压力容器内排列不同类型的膜元件,通过不同膜元件性能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文中采用软件模拟方式,以水质、能耗、配流为考察指标,首先对杜邦(DuPont)、LG、东丽(Toray)、海德能(Hydranautics)四大主流膜产品在HID中的性能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oray膜在平衡流量和节能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以Toray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温度和配置比例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HID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水温低、水质变化较小的北方海域,HID节能效应更突出,效率可达 9%,流量平衡效应明显增强。

    反渗透海水淡化混合膜设计(HID)平衡流量能耗节约

    双凝固浴条件下TiO2/PVDF-g-PEGMA/PVDF膜的制备及性能

    张献坤唐玉兰周东锐何亚婷...
    1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TiO2 和两亲聚合物PVDF-g-PEGMA一起加入铸膜液中,以乙醇溶液为第 1 凝固浴,利用其较高的成孔能力使改性膜表面生成大量孔洞,之后将改性膜放入第 2 凝固浴中,利用NaCl溶液对膜孔生长的抑制作用,制备孔隙率高、孔洞较小的亲水性TiO2/PVDF-g-PEGMA/PVDF超滤膜。试验结果表明,第 1 凝固浴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 20%时,随着第 2 凝固浴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α晶相的生长受到抑制,β晶相数量占比增大,表面粗糙度出现下降,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增强。试验中,M2凝固浴条件(20%乙醇溶液,20 g/L NaCl溶液)下制备的改性膜性能最好,孔隙率达到 1。94%,海藻酸钠截留试验中膜通量和截留率分别为288 L/(m2·h)和68。08%;跨膜压力为10 psi(0。07 MPa)时的纯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分别为1 862 L/(m2·h)和76。25%,较M0(仅 20%乙醇溶液)均有所提高,trade-off效应得以缓解,牛血清蛋白吸附量下降到 961。56 μg/cm2,抗污染性能升高。

    双凝固浴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PVDF-g-PEGMAtrade-off效应无机-有机杂化膜

    征稿启事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