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处理-厌氧处理-MAP-生物脱氮组合工艺高效处理餐厨垃圾渗滤液工程

    王文标谭文明谢靖谢丽...
    210-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某区产生的餐厨垃圾渗滤液油分、固体悬浮物含量大,同时有机物、氨氮和总磷浓度高,属于难处理有机废水。本工程采用预处理-厌氧反应器-磷酸铵镁(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MAP)反应器-生物脱氮组合工艺处理餐厨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力达到100m3/d。预处理采用三相分离机分离浮渣油脂等物质。厌氧处理阶段通过两级厌氧处理工艺强化废水有机质降解去除。组合工艺系统对水量水质变化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工程运行表明,组合处理工艺出水平均CODCr质量浓度为245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6 mg/L,总氮质量浓度为40 mg/L,总磷质量浓度为4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2018)的三级纳管标准。工程吨水处理成本为134。57元,进一步表明预处理-厌氧反应器-MAP-生物脱氮组合工艺是处理餐厨垃圾渗滤液的有效方法。

    餐厨垃圾渗滤液组合处理工艺工艺流程MAP工艺生物脱氮

    小型排水户合规排水难点及解决措施

    马经纬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餐饮、洗车店及小型诊所等小型排水户数量多、分布散,由于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为降低经营成本,可能存在违规排污的行为,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有效解决小型排水户无证排水的历史遗留问题,规范小型排水户排水行为,对全市75家不同类型的小型排水户开展调查工作,其中包括对排水资料、排水出路、排水量、排水性质、排水方式、排放口及排水设施等内容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小型排水户存在的主要排水问题归纳为5类,并对小餐饮、洗车店及小型诊所(含动物诊疗)3类小型排水户的主要问题进行细化研究,总结出小型排水户合规排水的主要难点及对应措施,帮助小型排水户达成合规化排水的目标。本次调查对保障城市水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均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小型排水户合规排水排水许可保障水环境优化营商

    城市更新中的雨水提标动态方案

    唐文
    22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已建城区低标排水系统的提标改造需求日益迫切。许多已建城区现状积水严重,城市更新同步推进,系统提标改造需动态考虑过渡方案及分期实施,充分发挥各阶段工程效益。文章以上海已建城区某低标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区域城市更新计划,基于模型模拟评估现状排水能力,就系统提标改造提出过渡方案、总体方案及分期实施方案。研究表明:关键地块积水风险低于市政道路;新增临时排口可在过渡期显著提升排水能力;分期实施方案基于总体提标方案,结合城区更新计划确定,通过合理规划分期实施内容提升方案可实施性。本研究可为城市更新中雨水系统的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城市更新提标改造过渡方案动态实施InfoWorks模型

    城市内河典型小河湾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探索

    李艳华
    230-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上海某区城市内河典型小河湾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分析典型河湾水位落差、岸带及基底条件、水质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河湾生态修复技术实践。结果表明:对河湾进行修复后,河湾水质稳定趋近于河道中心线水质,本试验开展的"活性滤解带+生物飘带"耦合技术系统对河湾处水体的常规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Cr去除率达到32。01%~55。58%,TP的去除率达到29。25%~56。00%,TN的去除率达到28。22%~49。62%,能够有效减少和稳定河湾区域水体的污染物。河湾区域是城市内河污染集中、变化敏感区域,但同时是生态修复可利用的有效空间,从改善河湾局部区域水环境的角度去改善整体河道的水质,是实践探索的主要目的。研究为探索受限空间内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可为城市内河水环境修复和改善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平原河网城市内河的河道环境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内河小河湾生态修复工程试验活性滤解带生物飘带河湾底泥河湾水质

    建筑综合体水系统安全生态设计

    李洋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综合体水系统的水质安全与生态需求也相应提高。文章通过介绍某校园文化建筑项目的给排水设计,对建筑综合体水系统设计中采用健康活水系统和景观水生态技术实现系统安全与生态修复,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水系统,提升公共建筑的功能完善,进一步推动城市环境水平的整体提升。

    建筑综合体水系统健康活水景观湖水生态治理

    全域系统化理念下的内涝防治实施方案编制思考——以深圳市某中心城区为例

    洪德松容义平冯先锋李伟...
    247-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完善内涝系统化防治体系,以深圳市龙岗中心城为例,从全域角度研究分析内涝积水成因,并基于此构建"源头管控、管网提标、多元调蓄、洪涝共治"的城市雨水防涝体系。文章分别研究了源头径流管控、主干管通道完善和优化、蓝绿空间综合利用、河道分流等系统化方案的路径与方法、实施条件。与此同时,采用DHI MIKE模型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性措施共同作用下,预期内涝防治能取得显著成效,研究区域内内涝点积水深度均降低至15 cm以下,最高降幅达81%。研究可以为研究区域内后续内涝防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内涝防治系统化治理蓄排结合平急两用内涝风险评估

    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在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模型中的应用

    高芳周毅陈俊刘畅...
    254-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在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简称"黄机流域")在线模拟预测中的应用。降雨存在时空分布的不规律,导致黄机流域管网水位复杂变化,预测与实测差异大、预测结果偏小问题突出。为充分利用流域内有限的监测点数据,实现对流域的快速滚动预测,同时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创新性地将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应用到黄机流域模型中,进行每10 min 一次的在线模拟预测。应用结果表明,初始场同化技术在城市管网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黄机流域模型采用初始场同化技术后,在线模拟准确度大幅提升,目前初始场同化技术已正式上线,为黄机系统的溢流风险提供一定程度上可靠的在线模拟预测。未来将通过增加可供同化的监测点位,提供稳定可靠的监测数据;融合实际调度规则,掌握现场实时调度的工况等手段,继续优化提升预测准确度。

    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模型在线模拟模型初始场同化预测准确度

    山地城市雨源型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及措施探讨

    黄鹤贾建青张华伟
    26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市溉澜溪属于长江一级支流,是典型的山地雨源型河道,以往多次整改效果却不明显。本工程以溉澜溪河道实现准Ⅳ类(除TN外,其他均达到Ⅳ类)水质为工程目标,本底调研掌握管涵的水质、水量,针对河道容量小、自净能力弱、源头雨污分流不彻底、地下水丰富且污染程度重、底泥淤积量大等问题,系统治理方案采用源头控源截污+末端处理治理技术,源头雨污分流改造降低污染负荷,末端再修建水质站处理剩余污水,并实现河道补水功能。在河道起点提标改造现状新华水质站工艺,出水满足河道日常生态补水需要,末端新建溉澜溪水质提升站处理剩余污水,具备雨后河道水质快速更新的功能,两座水质站出水水质满足准Ⅳ类标准,通过在线监测流量数据用以预测水质处理站规模在行业内具有创新意义。通过治理溉澜溪河道已彻底消除黑臭,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黑臭水质雨源型河道水环境源头减量末端处理清水绿岸

    玉带溪流域合流制片区截污方案溢流污染特征分析

    刘海婷邱依婷韩冠宇罗阳...
    272-280,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玉带溪流域合流制片区不同截污方案的溢流污染特征及溢流控制效果,选择玉带溪北支上游合流制片区为研究区域,构建排水系统模型,在全年各等级降雨情景下,对合流制片区末端截污和截流式分流两种工程方案的合流制溢流污染特征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截流式分流改造方案在溢流频次、溢流总量、溢流历时、溢流量均值、溢流量峰值和溢流污染负荷方面总体优于末端截污方案。其中,在全年各等级降雨情景下,末端截污方案的溢流量削减率为12。9%~77。5%,而截流式分流改造方案的溢流量削减率为40。6%~98。8%。在溢流污染负荷削减方面,降雨等级为中雨或大雨时,末端截污方案对3种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溢流污染负荷削减率均达到64%以上,而截流式分流改造方案的削减率均达到89%以上;降雨等级为暴雨及以上时,末端截污方案的溢流污染负荷削减率均小于50%,而截流式分流方案的削减率均达到60%以上。因此,通过溢流污染特征分析研究有利于掌握不同截污方案的污染物排放规律及溢流削减效果,对经济有效地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具有指导性意义。

    合流制末端截污截流式分流溢流特征溢流削减

    EPANET与SWMM水质模块在河网水循环中的联合应用

    李坤
    28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河网状水体的水质提升工程,无论是内部水循环还是外源补水,如何合理确定补水点的位置和规模,涉及到总体投资规模和净水的效率,都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某市高新区内河河网水环境治理工程为例,先假定总体规模,采用EPANET给水模块建立补水管网模型,选择水泵扬程和流量、分配各补水口水量,再通过SWMM建立河网的水循环模型,验证水质变化,验算循环周期;如不满足需求,再反调补水规模,通过这样的反馈系统,反复试算,即可优化补水管网和补水口的规模,得到合适的规模、流量、管径。本次使用两个简洁免费的软件模块,快速实现河网补水和水循环的优化,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水环境SWMMEPANET河网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