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马中

月刊

1672-9722

jssg@chinajournal.net.cn;jsjyszgc@periodicals.net.cn

027-87534308;87534205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74223信箱《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编辑部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Journal Computer and Digit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同时还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FAHP的高校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

    黄玲白晓波李永林
    1207-1211,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人员密集的教学科研组织,有效的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预案对在突发情况下保护师生生命安全、保持基本教学科研秩序至关重要.为解决高校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预案评价中的全能型专家缺乏,存在知识盲区和不确定性等问题,采用一种基于专项局部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AHP)开展高校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预案评价研究.从完备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5个角度构建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设计评价问卷,面向涉及部门和人员开展专项局部评价,通过模糊层次分析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论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对于处理缺乏全能型专家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评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高校新冠疫情应急预案模糊层次分析评价

    基于AHP-PNN的电网企业科研项目前评估体系研究

    盖晓平董婉婉杨晓军王兴贵...
    1212-1216,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全面、科学的项目前评估体系,论文提出一种基于AHP-PNN的电网企业科研项目前评估体系构建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评估体系的指标进行权重划分,再通过概率神经网络对项目进行分类,然后将该分类结果与BP神经网络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BP神经网络,论文所提出的AHP-PNN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可以对电网企业科研项目进行合理等级划分.

    项目前评估层次分析法概率神经网络准确率分配

    智慧高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王长华张煜陶杰郑于海...
    1217-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速公路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有效便捷的业务支撑,尤其对于提升应急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文结合当前智慧高速的基础能力和应急管理流程,按"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四个阶段梳理了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因素,确立了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理论给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犹豫模糊集简化评分的计算,最后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达到量化应急能力的目的,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应急能力智慧高速评价模型犹豫模糊集G1法

    基于匹配约束无监督网络的双目深度测量方法算法

    张卓石孙凤徐晓龙张学武...
    1222-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动驾驶、三维环境重建等场景中,近景视场中深度信息是控制策略、安全保障的关键依据.双目图像测量技术以其感知信息丰富、适用性广泛、便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的优势,逐渐成为了深度信息测量的主流技术.然而,近景视场下左右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立体匹配范围大,现有的匹配算法计算复杂度高、测量精度较低、难以适用于近景视场.针对上述问题,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匹配约束无监督网络的双目深度测量算法,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设计匹配约束规则,摆脱了匹配范围的限制,提高像素匹配精度;同时将立体匹配的二维平面范围匹配降低为一维线性匹配,降低计算复杂度,适用于近景视场下的立体匹配;从图像重构、视差平滑、匹配约束特性三个角度设计损失函数,应用于无监督网络,加快网络收敛速度,不依赖于标注数据.通过在KITTI2012和KITTI2015数据集对算法的实验验证,论文算法能够突破匹配范围和标注数据的限制,实现深度信息的精确测量,尤其体现在近景视场区域.

    立体匹配无监督网络双目视觉深度测量深度学习

    基于多变量自学习与融合策略的多视图聚类算法

    尚晓群杨海峰蔡江辉
    1229-1232,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来源实现了多元化,传统的单视图聚类算法已不适用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处理,因而多视图聚类算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虽然研究者们已提出多种多视图聚类算法,但是聚类性能的提高仍需要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基于多视图聚类的互补原则和共识原则,为提升聚类性能,如何充分提取视图间的异构与全面信息成为多视图聚类研究的关键.论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自学习与融合策略的多视图聚类算法(MSFC).该算法首先进行多变量的自学习,对于所有的视图,依据聚类数目和信息熵理论,获取视图内全局变量、视图内局部变量和视图间变量;之后,将全部的变量通过所提相似性度量函数进行融合;最后通过K-means算法取得最终的聚类结果.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性能.

    多变量自学习与融合策略信息熵多视图聚类

    基于IF&IABC算法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王希宇魏赟
    1233-1238,1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结合改进的蜂群算法和改进的模糊算法,为解决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IF&IABC(Improved Fuzzy&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算法.对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利用混沌思想和反向学习策略初始化种群,通过免疫信息调节机制在当前解和反向解之间进行选择,扩大种群多样性,增强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引入量子策略改进邻域搜索,引入独立的惯性权重来调节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采用边界变异法避免算法在搜索的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同时,结合具有速度反馈的模糊算法规划机器人的避障行为,从而控制机器人在特定状态下准确方便地改变路径,保证其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到目标点.实验结果证明论文算法步骤简捷,能很好解决不同机器人数量与不同任务目标点数量情况下的路径规划,且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多机器人路径规划蜂群算法模糊算法IF&IABC

    基于特征融合深度学习网络的情感分析模型

    方悦张琨张云纯李寻...
    1239-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如今,深度学习技术迅速发展,在情感分析任务中被大量使用.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模型中,卷积神经网络难以捕捉文本前后文关联语义信息以及长短时记忆网络训练所需时间长、缺乏深层次信息提取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网络变体的特征融合情感分析模型(CSRMA),该模型能够获取更全面的情感特征,加快训练速度.该模型使用GloVe进行词向量化,将词向量分别传入卷积神经网络通道,和引入注意力机制与最大池化的BiSRU通道,得到局部深层次情感语义和前后文时序情感语义,最后融合特征进行分类,输出情感极性,完成情感分析任务.论文主要在四个英文短文本情感数据集上,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照实验,从实验结果看来,CSRMA模型对于情感语料的分类准确性有进一步提高,训练时耗费时间缩短,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情感分析GloVe短文本BiSRU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研究

    赵冬梅周波宋阳周国军...
    1246-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蚁群算法求解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具有较大优势,针对传统蚁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论文从非均匀初始化信息素,增加目标点距离和相邻航迹转角的启发信息,在概率选择状态转移策略的基础上融入确定性选择策略以及引入动态调整信息素总量的自适应信息素更新机制等四个方面改进传统蚁群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可兼顾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提高了无人机的航迹规划性能.

    蚁群算法航迹规划启发信息自适应信息素更新

    基于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的定位跟踪系统研究

    方泽海邹庆年张振嵘黎永昌...
    1252-1258,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变电站吊车作业视线受限、目标被遮挡等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并通过该算法动态控制摄像机角度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准确定位跟踪.论文利用变结构算法实时调整小波神经网络隐含层的拓扑结构,同时以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参数自学习方法来动态调整小波神经网络的权值、伸缩、平移等参数,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与抗干扰能力.通过收敛性、阶跃响应和定位跟踪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APSO-VSWNN算法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为构建变电站吊车作业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提供了应用支撑.

    吊车作业小波神经网络粒子群定位跟踪

    基于动态融合的三维模型特征选择算法

    王卫玲初建崇任颖张燕红...
    1259-1262,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三维模型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如何提高三维模型的检索效率及效果,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针对三维模型检索的特征提取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融合的三维模型特征选择算法.首先,利用先验知识动态计算各特征向量描述该模型特征能力的强弱指数;然后,按其描述能力对各特征向量的进行排序,并赋予权值;最后,利用权值调整方法对多特征进行融合动态形成新的特征向量,计算模型之间的相似度距离.实验表明,基于动态融合的三维模型特征选择算法具有优良的性能.

    特征提取特征向量三维模型检索多特征融合预测相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