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矿山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矿山
金属矿山

刘效良

月刊

1001-1250

jsks@vip.163.com

0555-2404796 2404666 2309833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金属矿山/Journal Metal M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矿业工程类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国家矿业方针政策、冶金、有色、黄金、煤炭、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建材等矿山采选工艺、理论、研究成果与技术实践,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发展动态。《金属矿山》是美国Ei数据库Page One收录期刊,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矿业工程类首位,国家及省部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石膏协同多元固废制备矿山充填材料

    杨玉翰邬忠虎冯政雷文丽...
    235-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磷石膏利用率低、对环境危害大与低成本矿山充填材料研制的问题,本文以粉煤灰、钢渣、高炉矿渣为胶凝材料组分,协同磷石膏制备一种新型的磷石膏基矿山充填材料.通过抗压强度、流动度、凝结时间、浸出毒性和微观试验研究了充填材料的工程与环境特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矿山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流动度、凝结时间均能满足规范,达到工程应用需求;在养护 28 d后,充填材料的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浓度都可以满足地下水Ⅲ级标准的要求,不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当钢渣和高炉矿渣的掺量逐渐增加时,抗压强度逐渐升高,流动度和凝结时间逐渐降低;充填材料中主要的水化产物是钙矾石和C—(A)—S—H凝胶,两者都为充填材料提供了主要的强度,且C—(A)—S—H凝胶可以包裹住重金属离子.

    磷石膏粉煤灰钢渣高炉矿渣矿山充填材料工程性能毒性浸出

    尾矿资源化利用制备水泥注浆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

    耿楠吴明春李显樊亚男...
    242-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尾矿资源化利用制备水泥注浆料可实现尾矿的可持续性.为准确预测尾矿资源化利用制备水泥注浆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基于K近邻回归、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Gradient Boosting(GB)和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算法,建立了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模型.首先,收集了 738 组尾矿资源化利用制备水泥注浆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数据,建立了无侧限抗压强度数据库,试验参数包括尾矿化学性质、水泥强度、水泥尾矿质量比、质量浓度、养护时间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后基于该数据库,建立了K近邻回归、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GB和LightGBM模型,选取了 3 个统计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并对比模型的精度和误差.结果表明:水泥与尾矿的质量之比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最大,而在尾矿的化学性质中,二氧化硅含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决定系数R2 分别为 0.99 和 0.98),且约 99%数据的误差在 1 MPa范围之内;GB模型的R2 分别为 0.98 和 0.96,而K近邻回归模型的R2 分别为 0.98 和 0.83.总体而言,支持向量模型的预测性能要优于GB模型、随机森林模型、LightGBM模型和K近邻回归模型,表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可准确地预测以及评估尾矿资源化利用制备水泥注浆料的抗压强度.本研究为尾矿在混凝土以及水泥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基础.

    尾矿资源化利用化学性质水泥注浆料预测模型

    基于集成学习的铁尾矿取代水泥的强度活性指数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金家胜
    252-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测铁尾矿取代水泥的强度活性指数(简称铁尾矿强度活性指数),基于试验数据,对不同集成学习方法建立的铁尾矿强度活性指数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并与其他单一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预测模型中所考虑的参数有水固比、颗粒尺寸、二氧化硅含量、氧化铁含量、氧化镁含量、氧化铝含量、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和铁尾矿掺量.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方法中,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及精度最好,其次是直方图梯度提升模型、梯度提升模型,均要优于单一的机器学习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但稍逊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尽量选择含有三氧化硫、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铁的铁尾矿,因为相比其他物质,含有此类物质的铁尾矿有益于取代水泥,从而增加铁尾矿的强度活性指数.研究可为铁尾矿在基于水泥基材料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铁尾矿强度活性指数集成学习铁尾矿掺量梯度提升模型

    基于宏-微观测试方法的铁尾矿-沥青界面黏附研究

    崔亚宁司春棣李松郭彬...
    26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尾矿作为一种新材料加入沥青会产生新的界面,其与沥青的界面黏附性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揭示铁尾矿-沥青界面黏附的作用机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铁尾矿砂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运用改进的煮沸试验对沥青在铁尾矿表面的黏附率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铁尾矿-沥青界面的黏附能,最后基于灰色关联法分析微观测试结果与宏观黏附率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铁尾矿砂、石灰岩和玄武岩的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差异较大,铁尾矿砂金属氧化物含量较高,表面存在金属光泽,棱角丰富,铁尾矿与沥青的界面黏附能及沥青在铁尾矿表面的黏附率介于石灰岩和玄武岩之间,微观测试结果与宏观黏附率的关联度排序(从大到小)为表观形貌、CaO+MgO含量、钠长石含量、界面黏附能,可见此铁尾矿与沥青黏附性较好,满足工程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铁尾矿在沥青面层的应用奠定基础.

    铁尾矿砂沥青黏附性微观实验煮沸实验灰色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