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刘蓓孙倩薛颖魏明丽...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RG)治疗的胃癌患者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构建PG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43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个月内是否发生PGS将患者分成PGS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RG患者发生PGS的危险因素,并基于筛选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通过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一致性。结果 439例患者中,52例发生PGS,PGS发生率为11。85%。PGS组年龄≥60岁、伴有糖尿病、有腹部手术史、合并幽门梗阻、手术时间≥4 h及术中吻合方式为B-Ⅱ式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糖尿病、有腹部手术史、合并幽门梗阻、手术时间≥4 h、术中吻合方式为B-Ⅱ式是LRG患者发生PGS的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0。773~0。905),校准曲线拟合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x2=9。078,P=0。247。结论 伴有糖尿病、有腹部手术史、合并幽门梗阻、手术时间≥4 h、术中吻合方式为B-Ⅱ式是LRG患者发生PGS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够有效预测LRG患者的PGS发生风险。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危险因素列线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徐鑫龙李桓马凯旋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48例结肠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分析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1和CSF1R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SIRT1与CSF1R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IRT1、CSF1R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降低,CSF1R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与CSF1R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神经侵袭、浸润深度情况相关(P<0。05)。SIRT1与CSF1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36,P<0。05)。SIRT1高表达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SIRT1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1R高表达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CSF1R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神经侵袭、SIRT1、CSF1R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SIRT1表达显著下调,CSF1R表达显著上调,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神经侵袭、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对预测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饮食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董魁吴洁燕静刘海涛...
    75-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饮食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因果关系。方法 以29种饮食因素为暴露因素,以GERD为结局因素,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中获取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并筛选合适的工具变量(IVs)进行MR分析。将逆方差加权法(IVW)分析结果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辅助采用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ME)进行MR分析,探讨不同饮食因素与GERD的相关性。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检验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异质性、水平多效性及结果稳健性。结果 MR分析共鉴定出8种饮食因素与GERD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干果摄入量(OR=0。530,95%CI:0。418~0。674,P<0。001)、新鲜水果摄入量(OR=0。631,95%CI:0。480~0。829,P=0。001)、凉茶摄入量(OR=0。995,95%CI:0。990~0。999,P=0。026)、油性鱼摄入量(OR=0。793,95%CI:0。643~0。976,P=0。029)、奶酪摄入量(OR=0。718,95%CI:0。597~0。868,P=0。001)与 GERD 呈负相关,而饮酒频率(OR=1。329,95%CI:1。207~1。463,P<0。001)、猪肉摄入量(OR=1。806,95%CI:1。116~2。922,P=0。016)、含糖食品/饮料摄入量(OR=4。062,95%CI:1。543~10。696,P=0。001)与GERD呈正相关。结论 摄入干果、新鲜水果、凉茶、油性鱼、奶酪可降低GERD风险,而高饮酒频率、摄入猪肉及含糖食品/饮料则与GERD风险增加相关。

    饮食因素胃食管反流病孟德尔随机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单核苷酸多态性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对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

    荣曾霞熊绘杨勋能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在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1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并依据复苏完成时限分为≤1 h组(n=42)、>1~2 h组(n=40)、>2 h组(n=37)。比较3组复苏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以及呼吸支持、去甲肾上腺素剂量、液体复苏量、ICU住院时间、生存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脏器衰竭(SOFA)评分。结果 与>2h组比较,≤1 h组、>1~2h组复苏后MAP、CVP、心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3组pa(O2)均升高,pa(CO2)、血乳酸、pH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h组和>1~2h组血乳酸、去甲肾上腺素剂量、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2 h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h组、>1~2 h组、>2h组液体复苏量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h组有创呼吸支持患者比率及ICU住院时间较>1~2 h组和>2 h组更高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 h组ELWI、PVPI较复苏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h组ELWI、PVPI高于>1~2 h组、>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 组、>1~2 h 组、>2 h 组 30 d 生存率分别为 85。71%(36/42)、97。50%(39/40)、97。30%(36/37),>1~2 h组和>2 h组30 d生存率高于≤1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1~2 h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最佳完成时限,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完成时限病情转归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和Ⅹ Ⅵ型胶原蛋白预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孟利军张兰芳秦蕾李文静...
    87-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TSG-6)、Ⅹ Ⅵ型胶原蛋白(col-16)预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UC患者为UC组,另选取1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TSG-6、col-16水平。参照改良Mayo评分标准将UC组患者分为轻度组(n=63)、中度组(n=52)、重度组(n=45),比较3组血清TSG-6、col-16水平。根据肠镜复查结果将UC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21)和预后不良组(n=39),比较2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血清TSG-6、col-16与改良Mayo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血清TSG-6、col-16对UC组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SG-6、col-16预测UC组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UC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G-6、col-16与改良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性(r=0。691,P<0。05;r=0。635,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G-6、col-16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SG-6、col-16预测UC组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765。结论 UC患者血清TSG-6、col-16呈异常升高状态,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Ⅵ型胶原蛋白溃疡性结肠炎预后相关性预测价值

    静息能量消耗估算公式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的适用性评价

    王璐岳梦佳陶宇昌杨婷婷...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养老机构老年人群,比较9种常见静息能量消耗估算公式估算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选取河南光大欧安乐龄养老中心老年人181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见的9种公式估算值与间接测热法获得的实测值的差异,并通过亚组分析比较其在不同亚群中的一致性。结果 9种公式中,Cunningham公式和Owen公式的估算值与实测值偏差相对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率分别为-1。9%和-2。0%,均方根误差为222。7 kcal/d和239。4 kcal/d,吻合比例为48。4%和47。5%)。在不同性别和体质量指数(BMI)的亚组中,Cunningham公式与实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Owen公式仅部分亚组(男性BMI为20~<27 kg/m2和≥27 kg/m2以及女性BMI<20 kg/m2)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Cunningham公式利用人体成分检测数据,可较为准确、快捷地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静息能量消耗进行评估,适用性较强。

    老年人营养评估静息能量消耗间接测热法公式估算法适用性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王远志刘振勇吴健李贵庆...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ERAT)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1月收治的35例儿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围术期相关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疗过程以及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3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ERAT,手术时间24~75 min。所有患儿阑尾腔均插管成功,冲洗出脓液或取出结石。16例患儿造影后冲洗阑尾腔,发现腔内仅存在脓液,未见阑尾粪石;19例冲洗后发现脓液以及明显阑尾粪石,阑尾粪石直径2~5 mm,其中17例阑尾粪石为疏松结石,2例为成形阑尾粪石。患儿腹痛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平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由术前的6。6分下降至术后3h的1。7分,术后24 h降至0。2分,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1个月,1例患儿ERAT术后1周阑尾炎复发,其他患儿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RAT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法,其优点包括减轻创伤、恢复时间短等,尤其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合并粪石、阑尾腔狭窄或阑尾腔内脓肿的患儿。

    急性阑尾炎内镜下逆行阑尾造影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内镜治疗

    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高血压、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高燕张丹李倩张俊波...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高血压、糖脂代谢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87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筛查Hp感染结果,将体检者分为Hp阳性组(n=125)和Hp阴性组(n=162)。比较2组基线资料和糖脂代谢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体检人群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87例体检者Hp感染率为43。55%。Hp阳性组的经常外出就餐率为34。40%,高于Hp阴性组的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于Hp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出就餐(OR=1。401,95%CI:1。142~1。717)、FBG(OR=3。865,95%CI:1。810~8。253)、TC(OR=4。141,95%CI:2。025~8。469)、TG(OR=4。259,95%CI:2。128~8。524)、HDL-C(OR=4。125,95%CI:1。989~8。552)是体检人群 Hp 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HOMA-IR 与体检人群Hp感染无关(P>0。05)。结论 体检人群Hp感染率较高,且Hp感染与糖脂代谢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高血压无相关性。

    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高血压糖脂代谢总胆固醇

    抗生素骨水泥覆盖与负压创面疗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比较

    邹英财周莉王江宁高磊...
    105-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抗生素骨水泥覆盖与负压创面疗法(NPWT)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113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7例(实施NPWT)和试验组56例(实施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治疗),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清创。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检出情况、下肢神经传导功能(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多普勒超声指标(血管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血流速度、血管内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5 d后,试验组患者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血管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高于或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或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肉芽组织面积、覆盖率和肉芽组织生长率均大于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NPWT,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能够提供更有效的局部抗菌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同时改善神经功能和血管状况。

    抗生素骨水泥负压创面疗法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肉芽组织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与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研究

    方绕红尚高霞尹鹏燕李欢...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152例老年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前列腺体积(PV)和前列腺年增长率,并评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根据血糖、血脂、IPSS,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99例与高血糖组53例、血脂正常组112例与血脂异常组40例、中度症状组91例与重度症状组61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糖脂代谢异常与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血糖正常组比较,高血糖组患者年龄、SBP、前列腺年增长率、IPSS和FPG、2 hPG、FINS、PSA水平均更高,PV更大,HDL-C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组BPH患者的年龄、SBP、前列腺年增长率、IPSS和FPG、FINS、TC、TG、LDL-C、UA水平更高,腰围、PV更大,HDL-C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症状组比较,重度症状组患者的年龄、BMI、SBP、前列腺年增长率及FPG水平更高,高血糖、血脂异常发生率更高,PV更大,HDL-C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SBP≥140 mmHg、高血糖、血脂异常、PV增大及前列腺年增长率升高均为BPH患者出现重度下尿路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BPH与糖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且糖脂代谢异常是导致下尿路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

    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人空腹血糖脂代谢2型糖尿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