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研究进展

    余方伟张伟李建斌于利...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是制约十字花科蔬菜、油料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根肿病具有发病面积广、传播途径多、防治难度大等特点,除了直接导致作物减产外,根肿病病原的休眠孢子能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造成田块长期带菌,从而影响后续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基于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根肿病病原的生活史、致病机制和根肿病综合防治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影响休眠孢子萌发的生物因素及芸薹根肿菌的初侵染与再侵染过程,芸薹根肿菌的基因组特征与效应蛋白功能,芸薹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鉴定,基于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研发现状,同时探讨了当前根肿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根肿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借鉴。

    根肿病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致病机制综合防治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理及根际土壤影响的研究进展

    沙天珍刘莹海梅荣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旱胁迫作为当前对作物生产影响较大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限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干旱胁迫不仅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降低植物抗性基础,改变植物根系结构,降低根系代谢能力,而且会破坏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平衡,降低土壤酶活性,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最终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降低作物产量及品质,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褪黑素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外源施加褪黑素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给植物带来的危害,其主要作用途径是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和抗性,改善根系结构及代谢能力,提高根际土壤质量。针对干旱胁迫下外源施加褪黑素对植物生理及根际土壤的作用,对前人在褪黑素缓解植物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缓解植物干旱胁迫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干旱胁迫外源褪黑素植物生理根际土壤研究进展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水果品质检测研究进展

    丁世春马瑞峻陈瑜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实现其品质无损检测可减少经济损失并提高市场竞争力,机械分选、机器视觉和化学检测等方法仅能实现对水果外部或内部品质的单独检测,而高光谱成像技术可准确、无损地检测水果内、外部品质,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典型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构成,总结了点扫描、线扫描和面扫描3种高光谱数据获取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并归纳了常用的光谱校正和预处理方法、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建模方法及评价指标,以及常用图像分割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近年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常见水果的表面缺陷、轻微损伤、病菌感染和冷害等外部品质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含量、硬度和成熟度等内部品质的研究工作,对于外部品质检测,使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图像数据,提取特征图像后结合支持向量机、卷积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品质检测是目前的主流方法,内部品质通常结合化学检测和多元回归方法进行检测。最后,分析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评估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水果品质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

    可持续视角下英国乡村景观特征评估实践对国内的启示

    孙新旺王嘉伟宋琼姣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起源于英国的乡村景观特征评估是一种管控景观变化和辅助项目决策的工具,对乡村景观的保护、更新和发展规划具有重要作用。在明确景观特征评估等概念的基础上,回顾英国乡村景观特征评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其强调景观特征、价值中立、主客观兼顾、全尺度覆盖等4个原则及评价的6个步骤,并系统分析康格尔顿实践案例的经验做法。结合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及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背景,提出从理解"乡村景观"的真正含义、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的多层级评估体系、注重多方法融合和数字技术融入、实行公众参与和动态评估机制、推动评估结果的创新场景应用等5个方面的借鉴思路。

    乡村景观景观变化景观特征评估景观可持续性多层级评估体系

    藜麦GST基因家族鉴定及冷胁迫下表达模式分析

    周光怡李魁印王睿刘晓娟...
    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胁迫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在植物体内不断累积有害物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种对细胞保护至关重要的抗氧化酶,通过减少活性氧引起的生理性损伤,在生物和非生物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藜麦苗期易受冷空气侵袭而导致减产。因此,鉴定藜麦耐寒相关基因是必要的,为此鉴定藜麦GST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藜麦GST基因在冷胁迫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藜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9个藜麦GST基因成员,其氨基酸长度范围为199~416 aa,分子量在22。72~47。45 ku范围内,随机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8个亚家族,在启动子区域中分析发现多个低温顺式作用元件(LTR)和多种生长发育及代谢相关的元件。在藜麦GST基因家族中共发现11对串联重复基因和11对片段重复基因,表明基因复制事件是该物种GST基因家族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藜麦GST基因在不同持续时间的冷胁迫下可以作出响应,特别是在叶片上高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藜麦GST基因功能提供基础,为藜麦耐寒品种选育提供候选基因。

    藜麦GST基因家族冷胁迫表达分析基因鉴定

    马铃薯NH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黄强姜伟业舒婷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NHX基因是一类参与植物对盐胁迫逆境适应的基因家族,在植物对盐胁迫逆境的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马铃薯NHX基因家族的功能和特征及在逆境适应中的潜在作用,从马铃薯基因组中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7个马铃薯NHX基因,对这些家族成员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染色体定位分析、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分析、与miRNA的靶向关系分析、组织表达特异性、生物/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7个StNHX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1、4、6号染色体上;氨基酸长度为224~1 044个,蛋白分子量在24 698。2~116 236。32 u之间,等电点为在5。95~8。57,亲水系数为0。022~0。623。7个StNHX基因来源于3个邻近复制基因对和3个转座复制基因对,与拟南芥进行物种间共线性分析鉴定到5对直系同源基因对。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马铃薯NHX基因可以被分为3个亚群;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StNHX基因含有多个与激素和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与miRNA靶向关系分析共预测到73个已知的miRNA可能调控7个StNHX基因。全部NHX家族成员在根和萼片中都有表达,StNHX3基因在各个组织中表达量最多,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不同成员也呈现出不同的响应模式。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加对马铃薯NHX基因家族的了解,为进一步探索马铃薯NHX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马铃薯盐胁迫HX基因家族

    枳DREB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范丽珍佟晓楠陈凯钟静...
    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枳(Poncirus trifoliata)DREB基因家族参与非生物胁迫的调控机制,基于枳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枳DREB基因家族成员(PtrDREB)进行全基因组鉴定,讨论PtrDREB各基因的物种进化关系及各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用qRT-PCR技术检测9个PtrDREB家族成员在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从枳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8个DREB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这些DREB成员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长度范围为144~639 aa,相对分子量范围为15 638。35~76 776。34 u,等电点的范围为4。72~9。62,均为亲水性蛋白;34个PtrDREB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48个PtrDREB基因分为5个亚族;DREB基因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含有大量光响应、植物激素、非生物胁迫及植物生长发育响应元件;DREB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在根、果实、叶片、胚珠、种子和幼芽中高表达的基因数目分别为17、13、4、4、6、8个;qRT-PCR数据表明,在经过低温、高温和干旱处理后,9个PtrDREB基因中分别有8、6、1个基因上调表达,上调幅度分别为1。27~5。85、1。44~2。05、2。06倍,因此推测PtrDREB家族成员在非生物胁迫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DREB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非生物胁迫

    外源褪黑素提高马铃薯幼苗UV-B辐射耐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刘莹万丽嫱海梅荣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类活动对大气层臭氧的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UV-B辐射增强,而严重的UV-B辐射会直接导致马铃薯产量、品质大幅度降低。马铃薯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云南省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马铃薯面临的UV-B辐射较为严峻。为探究褪黑素对增强马铃薯耐UV-B辐射的分子机制,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为试验材料,对外源褪黑素处理UV-B辐射下的马铃薯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聚类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褪黑素可以促进马铃薯植株中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及精氨酸、脯氨酸代谢,提高内质网上蛋白质的加工水平,促进抗氧化物质编码基因的表达,激活UVR8等UV-B辐射的响应基因,从而缓解UV-B辐射对马铃薯植株的危害。综上所述,适量浓度的褪黑素对提高马铃薯耐UV-B辐射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抗UV-B辐射机制解析提供新的证据,并为其抗UV-B辐射研究提供一定的分子基础。

    马铃薯UV-B辐射褪黑素转录组GO功能分析KEGG分析

    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含量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王文重张利国房郁妍郑楠...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龙大麻6号大麻二酚(CBD)积累的变化规律和合成途径分子调控机制,以不同低温胁迫和常温条件处理大麻叶片为材料,测定CBD含量,同时对上述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不同低温胁迫和常温条件处理大麻叶片CBD含量变化,发现0 ℃处理组(T1)CBD含量最高,其他低温处理组5℃处理组(T2)、15℃处理组(T3)、20℃处理组(T4)大麻叶中CBD含量比常温组(CK)CBD含量低。转录组数据中CBD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显示,0 ℃处理组CBD合成途径中大部分关键基因表达量都显著上调,同时其他温度胁迫条件下CBD合成途径中大部分关键基因表达量也都有变化。0℃能够显著提高龙大麻6号CBD的合成,提高植株体内CBD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表达量,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

    大麻大麻二酚低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

    广西割手密创新种质F1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杨翠芳张革民段维兴周珊...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表型性状对60份广西割手密F1群体创新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广西割手密创新种质材料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60份含广西割手密87-16血缘F,群体创新种质为材料,通过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分蘖率、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数、单茎重、单产和糖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8个农艺性状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在5。51%~36。36%之间,其中单茎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36。36%;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产与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和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与品质性状糖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5。744%,第1主成分糖产量因子是重要因子,贡献率为52。06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为9。50处将60份创新材料分为5类,分类的5个类群都各具优势和不足,这些性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甘蔗育种目标而进行充分的利用。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的8个性状指标均优异,共筛选出 12 份优质材料,分别是 GXSF112-1、GXSF112-27、GXSF112-29、GXSF112-53、GXSF112-14、GXSF112-40、GXSF112-42、GXSF112-63、GXSF,12-10GXSF,12-13、GXSF112-21、GXSF112-26,可以进一步作为亲本材料在甘蔗育种中加以利用,也可为割手密种质应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割手密表型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