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综述

    朱宗财王志军高能武冬梅...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病害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成为最优策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因该系统简单、高效、稳定的特点,逐渐成为分子育种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本综述简单回顾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在植物中的应用情况,系统总结了该技术在植物抗真菌、细菌和病毒方面的应用。还列举了可用于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基因位点以及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原物的致病相关基因位点编辑应用情况,探讨了该技术主要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未来应用的前景和挑战,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植物抗病性抗病性改良抗病育种

    我国农田氮磷流失监测现状与在线监测标准化方法

    莫竣程邵志伟梁妙婷黄燕珊...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为我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提供科学、系统、有效的基础资料,以期为未来相应监测规范和标准的完善奠定基础。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对近年来国内各省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现状和方法进行分析,特别关注了农田在线监测氮磷流失前景与标准化方法。我国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至今,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试验,获取全国各大分区主要种植模式下的肥料流失系数,并进行省、市级氮磷流失负荷估算,为全国农田氮磷负荷量研究奠定科学基础。随着现代数字农业发展,我国农田氮磷流失监测技术也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笔者提出在构建"天—地—空"三维一体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传感器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农田面源在线监测的构思,构建耦合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管理、分析、建模、应用的"大田—流域—区域"尺度在线监测氮磷流失标准化方法。在线监测氮磷流失数据标准化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田间监测中的问题,能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为在线监测农田面源污染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农田氮磷面源污染在线监测指标体系标准化方法

    氨基酸的生理作用及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果树上的应用策略

    王中华杨青松李慧王金星...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氨基酸不仅是作物的养分来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信号作用,参与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形成、逆境抵御等各种生理活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是以氨基酸(游离态)为主要成分,按照行业标准指标制备的新型肥料,具备溶解性好、见效快、利用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当前"药肥减量"政策和低碳农业背景下,新型肥料成为我国肥料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开发绿色、高效的新型肥料成为业内共识;进一步开展氨基酸生理功能研究与新型肥料创制,完善产品施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氨基酸在影响植物生长和品质形成、增强植株非生物胁迫抵御能力、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激活植物系统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氨基酸制备工艺及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产品的现状,并提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产品在果树上的应用策略。

    氨基酸水溶肥料果树高效施肥应用策略

    鱼类应激反应的分子机理及防治措施综述

    陈琼汝高育冉赵悦王壬...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鱼类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随着渔业集约化养殖的高度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鱼类面临的环境压力增加。适度应激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适应能力起促进作用,但长期或过强的应激会引起鱼体发生生理和行为的紊乱,导致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引发疾病或死亡,从而严重损害经济效益。因此,了解鱼类应激反应,对鱼类压力及时评估,有助于渔业养殖持续和绿色的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来有关鱼类应激和防护措施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主要阐述应激源对鱼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鱼类热休克蛋白、鱼类生理指标(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蛋白含量)、鱼体损伤的评价因子的影响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提出在养殖过程中从改善水质、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的使用等方面缓解鱼体应激反应的防护措施。最后指出现阶段对鱼类特异性免疫系统、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以期为今后鱼类集约化养殖中应激反应的研究和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鱼类应激反应分子机理防治措施免疫系统

    油菜千粒质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王安琪姚艳梅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油菜的产量三因素之一,千粒质量对油菜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千粒质量的遗传效应、影响因素、QTL定位、基因克隆、调控机理、反向遗传学等6个方面对千粒质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目前的研究认为油菜千粒质量性状主要由加性效应控制,且受环境及收播期影响;甘蓝型油菜中千粒质量QTL在其十几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A09染色体上检测到的位点最多,芥菜型油菜千粒质量性状QTL主要分布在A01、A03、A06、A07、A09、A10、B03、B05等染色体上,白菜型油菜千粒质量QTL的定位目前还未见报道;油菜中千粒质量基因目前仅仅克隆了ARF18、BnaA9。CYP78A9和BnaUPL3。C03等3个基因;油菜千粒质量调控机制主要通过调控种子中的胚乳功能来控制种子的大小以及通过调节角果皮、种皮以及母体细胞的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种子生长,进而影响粒质量的大小;利用反向遗传学在拟南芥中找到AtDWF4、AtSHB1、AtDA1 R358K这3个基因对油菜千粒质量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可以为油菜品种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千粒质量遗传效应QTL定位基因克隆反向遗传学调控机理

    作物种质资源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李建波邓珂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利用产量等单一指标对作物种质进行评价虽然直接、简便,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目前被广泛用于作物种质资源评价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应用成果。为作物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新品种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灰色关联分析法、TOPSIS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常用的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计算步骤、优缺点、在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上的应用等进行概述。将2种或2种以上不同的评价方法同时运用于一个综合评价问题中的组合评价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实际,提高了评价质量,最后介绍了权重方法组合、评价过程组合、结果的组合等常用的3种组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法作物种质资源组合评价

    玉米叶片硝酸盐积累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邬奇孙扬名桑俊伟周玲...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筛选调控玉米氮素吸收代谢相关位点和基因,以遗传来源广泛的35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玉米55K SNP芯片,对玉米叶片硝酸盐积累性状进行基于Q+K混合线性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50份玉米自交系构成的自然群体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3次重复测量的叶片硝酸盐含量均表现出良好的正态分布特性。叶片硝酸盐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显示,共有27个稳定的SNP位点与玉米叶片硝酸盐积累显著相关,这27个位点共分布在玉米6条染色体上,其中16个集中在4号染色体上。对9个极显著关联[-1gP≥5。5]位点基因进行氮响应相对表达分析,有8个基因表现出显著氮响应特性,其中3个基因响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较对照提高3。54、2。74、2。02倍,对应已注释的基因分别为NAC79、GA20ox7和PREP2,表明它们可能在氮素吸收代谢的调控中发挥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可作为玉米硝酸盐吸收代谢研究的重要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对开发氮高效分子标记及育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硝酸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候选基因

    丹参SmWRKY3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龚婷刘灵娣温春秀武玉翠...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WRKY33基因在丹参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以白花丹参为试验材料,对丹参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丹参WRKY33基因参考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丹参中克隆出WRKY33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SmWRKY33。对SmWRKY3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方法探究SmWRKY33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mWRKY33基因核苷酸长度为1 635 bp,编码54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WRKY33基因的理论相对分子量为60 835。66,等电点为7。00,定位于细胞核,不存在跨膜区及信号肽,SmWRKY33蛋白为不稳定亲水蛋白。亲缘关系显示,SmWRKY33与紫苏、芝麻、白花泡桐的WRKY33亲缘关系较近。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得出拟南芥真核表达最适应丹参SmWRKY33基因的外源表达。qRT-PCR结果表明,SmWRKY33基因在低温、高温、PEG、NaCl等逆境胁迫诱导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低温、NaCl能显著诱导SmWRKY33基因的高表达,说明该基因对温度调节、盐胁迫较为敏感,猜测其参与温度、盐胁迫调控反应机制。本试验首次从丹参中克隆出SmWRKY33基因,探讨了该基因在丹参逆境胁迫下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培育丹参的抗逆新品种提供参考基因。

    丹参SmWRKY33基因生物信息学qRT-PCR基因克隆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

    阮先乐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的关键基因,从GEO数据库下载水稻4个数据集中的70个样本。利用在线分析程序GEO2R进行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对关键基因构建热图。结果表明,获得共同差异表达基因5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个,下调表达基因50个。上述基因的GO分析结果表明,其细胞组成主要集中在细胞、细胞要素和细胞器上;在分子功能上,上述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结合、催化活性上;在生物过程中,上述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生物调控上。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在构建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网络中,有29个节点。另外,得到10个关键基因、2个关键子网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水稻低温育种。

    水稻GEO数据库低温胁迫共同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

    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龚明贵白娜李影姜霞...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使用CodonW、CUSP以及R语言等软件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为39。59%,且GC1>GC2>GC3,表明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碱基;(2)硬头黄竹大多数有效密码子数(ENC)在35以上,适应指数(CAI)为0。166,说明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3)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和PR2-plot分析表明,自然选择对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产生重要影响;(4)最终筛选出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有GCA、GCU、GAU、GGU及AAA等14个最优密码子,多数以A/U结尾。本研究结果可为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依据。

    硬头黄竹密码子偏好性叶绿体基因组最优密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