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给水排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

关兴旺

月刊

1002-8471

gsps@vip.163.com

010-68302907;68362263;68316321;883754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A座402

给水排水/Journal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设有城市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建筑给排水,施工、材料与设备,策略研讨,科技信息综述,标准规范交流园地,计算机技术,研究生论文摘要,信息市场等栏目。主要报道内容:给水排水行业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新标准以及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法规等。主要读者对象 建筑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工业设计院、自来水公司、运行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安装公司、设备制造厂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未来水量预测的污水处理厂旱天平稳运行策略研究

    陈昱霖张欣
    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大型排水设施的运行模式趋于复杂,对于多节点入流污水处理厂,传统人工调度模式难以满足精细化调度的需求,难以保障各节点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均衡稳定.以上海某区域大型排水系统为例,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类卡尔曼滤波协同傅立叶变换的方式获得未来瞬时水量的估计,同时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调蓄设施规模,制定多节点入流污水处理厂水量调配和运行策略,实现污水处理厂旱天稳定运行.运行策略应用后,该大型排水系统末端污水处理厂处理量波动值削减幅度超过80%,相较于传统调度方式,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多节点入流水量预测旱天智慧运行策略稳定运行

    广州市暴雨雨型分类及在排水运行中的应用研究

    饶胜王广华周午阳张文...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暴雨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暴雨的雨型是随机出现且多样的.为了对内涝采取精确的控制措施,需要结合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需求,对暴雨的雨型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总结了国内外雨型分类的研究,并对广州市东濠涌流域进行在线雨量监测,以2场实测降雨为例,对实测降雨使用标准化欧氏距离、相似度分析方法进行模糊识别.研究结果显示,本雨型模糊识别方法能够较好地根据4场实测降雨的短时降雨对正在发生的降雨雨型进行分类判定.研究成果可基于实时监测并动态模糊识别的雨型进行排水系统动态调度.

    暴雨内涝雨型分类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厂尾水硝酸盐抑制水体黑臭反复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李昌兵史磊李海波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治河道返黑返臭是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研究考察了污水处理厂尾水硝酸盐(NO3-)对水体返黑返臭的影响,探究了在污水处理厂尾水NO3-作用下氮形态、硫形态的变化,解析了污水处理厂尾水NO3-抑制水体返黑返臭的机理.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尾水NO3-作用下上覆水DO和ORP得到明显提升;在第90天NH3-N降低至0.9 mg/L;底泥AVS减少了 45.5%,水体黑臭的潜在风险降低.利用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污水处理厂尾水NO3-作用下沉积物中硫氧化菌Thiobacillus、Bosea、Nitrobacter 及 Pseudomonas 的丰度明显增加,硫酸盐还原菌 Desulfobacteri-um、Syntrophus 的丰度显著降低.Sterolibacterium、Denitratisoma 及 Silanimonas 等反硝化菌丰度也有所提升.

    污水处理厂黑臭水体微生态环境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污水处理厂同步化学除磷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卢如邓子祺马小蕾苏君博...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不断提高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要求,化学除磷工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其中同步化学除磷(Simultaneous chemical phosphorus removal,SCPR)是运行较为简单、投资较少的工艺.以两座采用SCP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性的水质检测与分析,探究了 SCPR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协同除磷时,除磷药剂的过量投加导致外回流污泥含有大量的残余除磷药剂.当外部条件满足聚磷菌释磷环境时,回流污泥中的残余除磷药剂对厌氧释磷过程无明显影响.但回流污泥中的残余除磷药剂可瞬间与进水TP及聚磷菌在厌氧期释放的磷反应,使得进入好氧区的TP浓度较低,好氧吸磷作用不能发挥或作用降低,同时除磷药剂的过量投加导致运行费增加.建议设置精准加药系统,根据好氧出水实时TP浓度确定除磷药剂投加量,既可减少药耗,又可同时发挥生物除磷最大潜力,有利于SCPR工艺的高效运行.

    污水处理同步化学除磷生物除磷除磷药剂

    城市轨道交通内涝风险评估研究及实践

    宋必伟康丹位文强石亚军...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内涝风险评估是对评估对象是否满足防止暴雨涝水倒灌的要求进行判定.根据国内外标准及工程经验,城市轨道交通内涝风险可以评估对象防淹标高是否大于其周边最高内涝水位加安全超高作为评估依据.结合评估实践经验,城市轨道交通内涝风险评估可按照评估标准确定、信息收集梳理、模型初评估、综合研判、口部达标性评估、风险应对建议等步骤开展.

    城市轨道交通内涝风险评估评估对象口部评估标准评估流程

    高通量短流程陶瓷膜工艺运行稳定性研究

    周婷如程翼段冬郭庆...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规模为60 m3/d的微絮凝—平板陶瓷膜短流程净水工艺,模拟工程运行参数,对实时的长江原水进行高通量的运行测试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在100 LHM的高通量工况下可稳定运行,维护性清洗周期约5~7 d,跨膜压差终点控制在35 kPa以内.短流程工艺将出水浑浊度控制在0.05 NTU以下,对CODMn、铁离子、铝离子去除率分别为49.9%、94.8%、89.8%,平均产水率为94.6%~97.5%,出水性能稳定,且具备经济性.陶瓷膜耦合臭氧工艺可适应高浑浊度的原水切换工况.

    平板陶瓷膜微絮凝短流程高通量多原水

    陶瓷膜耦合工艺处理含藻水的净水效能及膜污染研究

    李仁平张鑫洋王金龙韩永辉...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陶瓷膜处理含藻水的净水效能及其膜污染控制,采用了直接超滤、在线混凝超滤以及气浮超滤三种耦合工艺处理含藻水.结果发现,三种耦合工艺对于对于藻细胞去除率最高可达(98.77±4.94)%,DOC 去除率达到(64.13±6.39)%,浊度去除率达到(96.30±0.36)%.混凝、气浮耦合陶瓷膜对荧光蛋白污染物具有强化去除作用.通过分析三种耦合工艺的出水水质和膜污染,发现气浮破坏了藻细胞与小分子藻源有机物(Algal Organic Matter,AOM)在膜表面的协同作用,降低了膜前藻细胞和有机物的浓度,抑制了致密凝胶层的形成,减轻了滤饼堵塞作用.气浮可降低陶瓷膜不可逆膜污染阻力最高为(72.52±4.47)%,对于陶瓷膜膜污染缓解具有显著效果.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发现蛋白类化合物中C=O双键、N-H键以及多糖的C-O键对陶瓷膜影响显著.在线混凝、气浮后的陶瓷膜面藻细胞分散稀疏,松散的结构改善了滤饼层的稀疏性,提高了陶瓷膜过水特性,对膜污染缓解起到积极作用.

    陶瓷膜超滤膜污染气浮含藻水

    陶瓷膜在农村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文松程永康黎钱波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地区常面临饮用水水质不达标,水厂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传统水处理技术在解决这一难题上存在局限性.陶瓷膜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和稳定性,在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此,对当前农村区域水源、处理工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短流程+陶瓷膜工艺在应对高浑浊度原水、高藻原水,锰、土臭素及二甲基异莰醇超标原水,高压力原水不同类型原水案例的使用方法、工艺参数以及处理效果.

    农村饮用水陶瓷膜水源短流程

    超滤纳滤双膜工艺处理珠江西航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尹文选赫俊国张道义吴雨晴...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州市长距离引水运行成本大的问题,以本地珠江西航道水源开展预处理-常规工艺-超滤+纳滤双膜工艺试验研究,考察试验工艺对原水的处理效能,为广州市启动本地水源提供工艺、技术与参数支持.结果表明:预处理-常规工艺对水质常规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常规出水基本满足国标,再经双膜工艺处理后,常规污染物浓度可进一步降低,纳滤出水色度、CODMn以及氨氮的浓度分别低至0.99度、0.84 mg/L以及0.02 mg/L.三维荧光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常规工艺可去除接近40%的荧光物质及小分子有机物,再经双膜工艺处理后,纳滤出水荧光物质去除超过80%,小分子有机物去除则超过60%.突发污染试验表明,预处理-常规工艺对新污染物去除效果有限,去除率约为20%~40%,而双膜工艺则具备高效应对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的能力,增加双膜工艺后,试验工艺对两种常规污染物以及五种新污染物去除率均>90%.膜污染分析发现,造成超滤膜污染的主要荧光物质为色氨酸类蛋白质、类富里酸物质以及类腐殖酸物质,纳滤膜则主要为色氨酸类蛋白质,而造成两者膜污染的无机元素均主要为Ca、Si、Na、K等元素.

    超滤—纳滤双膜工艺珠江西航道水源去除效能突发污染膜污染

    UV222/PDS体系降解对乙酰氨基酚的效能及机制研究

    秦玢罗从伟武道吉王洪香...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UV222/过硫酸盐(PDS)为研究体系,考察了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ACT)的降解效能.研究了 PDS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Cl-、HCO3-/CO32-)对ACT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UV222或PDS体系中ACT稳定性较强,而在UV222/PDS体系中,由于催化产生了活性物质(如HO·、SO4·-、1O2、O2·-),ACT降解效率明显升高.体系中提高氧化剂投加量或增加溶液pH,均能够提高ACT降解速率;NOM对UV222遮光作用较强,导致其对UV222/PDS降解ACT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水体中存在的C1-对ACT的降解影响随着浓度增加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效果;而HCO3-/CO32-能够显著促进ACT的降解.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显示,ACT在UV222/PDS体系降解过程中生成的有机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

    UV222过硫酸盐对乙酰氨基酚降解动力学毒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