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轴承套圈碳氮共渗工艺的改进

    周瑞虎樊启刚曾志鹏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规碳氮共渗处理后高碳铬轴承表面组织粗大和废品率高的问题,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在原有碳氮共渗+淬火回火工艺基础上,在碳氮共渗后增加了空冷环节.结果表明,改进后工艺有效解决了渗层深度和组织级别的矛盾,改善了马氏体组织级别.对比常规碳氮共渗工艺,经改进后工艺处理得到的轴承内圈尺寸畸变量小,表面组织和硬度能够满足要求,疲劳寿命达到5.5L10.

    轴承套圈碳氮共渗工艺改进微观组织

    轴承套圈的矫形模压感应淬火

    赵秀华张春宝王佩璋沈国立...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渗碳淬火轴承套圈,特别是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常规淬火畸变大、椭圆度不易控制、废品率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矫形模压感应淬火工艺设备,不仅可对渗碳后严重失圆的轴承套圈进行矫形,还可同时进行模压淬火.对外径为φ72.25 mm的圆锥滚子轴承外圈进行批量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椭圆畸变限制在0.09 mm以内,端面翘曲限制在0.03 mm以内,显微组织、硬度、硬化层深均能满足JB/T 8881-2020相关要求,可给用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轴承套圈矫形模压感应淬火畸变

    淬火工艺对28MnCrMoRE油井管钢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孙昭琦李涛韩强张行刚...
    160-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8MnCrMoRE钢油井管钢为研究对象,探究淬火工艺对深井油井管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对淬火后原奥氏体晶粒进行观察,通过Image-ProPlus软件对原始奥氏体晶粒度进行统计;利用扫描电镜对淬火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及分析;利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28MnCrMoRE钢分别经870、900、930℃保温30 min水淬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随淬火温度上升由8.21 μm增大到12.67 μm.当淬火温度为900℃,试验钢在保温90 min时原始奥氏体晶粒发生明显的异常长大;保温30 min时,原始奥氏体晶粒相对细小均匀且尺寸符合正态分布.28MnCrMoRE钢淬火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残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马氏体含量逐渐减少,组织有一定的粗化,试验钢的硬度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为53.02 HRC.

    28MnCrMoRE钢油井管淬火工艺显微组织硬度

    低碳耐蚀模具钢0Cr13NiN的组织性能

    陈建礼楚宝帅赵志刚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低碳耐蚀模具钢0Cr13NiN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与性能,并与预硬态耐蚀模具钢4Cr13的力学性能和耐点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0Cr13NiN钢的退火组织主要为铁素体+碳化物.相比预硬态4Cr13钢,预硬态0Cr13NiN钢具有更好的耐点蚀性能与韧性.0Cr13NiN钢的预硬化热处理工艺推荐为:淬火温度980~1030℃,回火温度520~540 ℃,回火两次;其淬火组织为马氏体+未溶碳氮化物+少量残留奥氏体,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次碳氮化物+碳氮化物.

    耐蚀模具钢0Cr13NiN淬火回火组织力学性能耐蚀性

    淬火温度对4Cr4Mo3W2V1模具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刘梓峰赵旭亮罗皓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O M、SEM、洛氏硬度计等方法,研究了温度淬火(990~1070℃)对4Cr4Mo3W2V1模具钢微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4Cr4Mo3W2V1钢的组织主要为马氏体、贝氏体以及未溶碳化物.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4Cr4Mo3W2V1钢的晶粒尺寸不断增加,组织中碳化物数量不断减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1050℃淬火时,4Cr4Mo3W2V1钢组织中碳化物基本溶入基体,碳化物体积分数为0.41%,晶粒未明显长大,硬度达到最大值61.4 HRC.1050 ℃为4Cr4Mo3W2V1钢的理想淬火温度.

    4Cr4Mo3W2V1钢淬火温度微观组织硬度

    退火温度对汽车后背门板用Fe-0.12C-4.85Mn-0.24Si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梁科武猛张习烨行志刚...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两相区不同温度退火对Fe-0.12C-4.85Mn-0.24Si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Fe-0.12C-4.85Mn-0.24Si钢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碳化物逐渐溶解,组织中奥氏体体积分数先增加后减少.640℃退火的Fe-0.12C-4.85Mn-0.24Si钢的奥氏体体积分数最高,为22.1%.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Fe-0.12C-4.85Mn-0.24Si钢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和强塑积先升高后降低,640 ℃退火的Fe-0.12C-4.85Mn-0.24Si钢的伸长率和强塑积最高,分别为 30.4%和 28.47 GPa·%.

    Fe-0.12C-4.85Mn-0.24Si钢退火温度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护环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第二相析出

    张荣华宋文志赵富强张世哲...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XRD、OM、SEM和TEM试验研究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第二相析出过程,分析析出相形貌,确定析出相的种类.结果表明,固溶态试样的显微组织由单相奥氏体晶粒和部分孪晶组成.在800~1040 ℃时效2 h,钢中均有Cr2N相析出,Cr2N相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860℃时Cr2N数量达到峰值.试验钢的析出相主要为碳、氮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σ相.800 ℃时效有金属间化合物σ相析出,860 ℃时效有碳化物M23C6析出,920℃时效仅析出Cr2N,1040℃时效有MX相析出.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时效显微组织

    钛改性离子渗氮处理对沉淀硬化钢性能的影响

    李峰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沉淀硬化钢20CrNi3Mn2Al为对象,对其进行有无Ti离子参与的离子渗氮处理(渗氮温度为540 ℃,渗氮时间为48 h,渗剂为热分解NH3),并对离子渗氮后的渗层硬度、有效渗氮层深度、摩擦磨损性能和腐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钛改性离子渗氮处理对沉淀硬化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常规离子渗氮,Ti改性离子渗氮试样有效渗氮层深度提高约15%,硬度梯度较平缓;摩擦磨损后的划痕最大深度为8.894 μm,腐蚀后的坑洞深度约9 μm,较常规离子渗氮试样分别减小约45%和36%,耐磨性和耐蚀性显著提升.

    钛改性离子渗氮沉淀硬化钢渗氮层深硬度耐磨性耐蚀性

    20Cr2Ni4A钢转向齿轮渗碳淬火工艺改进

    赵厚锐刘克樊朋煜欧阳雪枚...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20Cr2Ni4A钢齿轮渗碳淬火后椭圆度、平面翘曲度过大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渗碳淬火装炉方式,机加余量和淬火压力进行优化,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装炉方式、机加余量和淬火压力对转向齿轮渗碳淬火过程应力场和畸变场影响很大,采用吊放装炉比平放装炉畸变更小,腹板厚度增加可以减小畸变,当腹板增厚至18 mm,渗碳后椭圆度能控制到0.19 mm.压淬外环压力为3 MPa时,淬火后椭圆度能控制到0.16 mm.

    模拟计算转向齿轮渗碳应力场淬火畸变

    变电场辅助低温渗硼制备单相Fe2B渗层

    丁红珍李航邱万奇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α-Al2O3为填充剂,2%活性炭为添加剂,对40CrNiMo钢进行恒压交流电场辅助渗硼,研究了渗硼电流的变化规律.通过调节交流电场电压得到稳定的低温渗硼温度,在40CrNiMo钢表面制备渗硼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计对渗硼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因活性炭吸附在α-Al2O3粉末表面形成稳定的导电结构,使电场辅助渗硼不同阶段的渗硼电流相对稳定,从而可得到相对稳定的渗硼温度.调节电场电压将实际渗硼温度控制在较低温度(650、680、700 ℃),可在40CrNiMo钢表面制备致密单相Fe2B渗硼层.经SEM观察渗硼层厚度≥13 μm,且渗层表层硬度均较高,即使在650 ℃渗硼,硬度也可达约1200 HV0.05.

    变电场低温渗硼硬度Fe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