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心电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心电学杂志
江苏大学
实用心电学杂志

江苏大学

卢喜烈

双月刊

2095-9354

syxdxzz@sina.com

0511-84446662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实用心电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Electrocardiology
查看更多>>《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国内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聚焦心电学理论与心脏病学临床实践,面向全国心电学工作者和心血管内科医师,刊发具有创新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科研论文。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名誉主编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主编为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尹冰黄艺王毅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 型糖尿病确诊患者58 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患者 40 例(糖尿病前期组),再选取61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将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的各项HRV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组SDNN、SDANN、rMSSD、PNN50、HF、LF、LF/HF值分别为(96。27±16。32)ms、(86。40±15。66)ms、(25。47±4。02)ms、(4。47±1。18)%、127。86±30。30、242。03±65。39、1。99±0。16;糖尿病前期组上述HRV指标值分别为(100。90±13。28)ms、(91。88±12。20)ms、(26。23±3。68)ms、(4。61±0。87)%、133。90±19。15、265。68±39。64、1。94±0。16。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等均较健康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均<0。05),LF/HF无明显改变。结论 不仅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就已出现HRV改变。早期监测HRV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心率变异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2024年度《实用心电学杂志》选题指南

    52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容易被忽视的心电图改变

    郭其凤匡德俊郭玲郑婕...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ST段改变是目前临床上判断心肌缺血的主要指标,但因其敏感性不高,致使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被漏诊。而心电图上还有一些指标在判断心肌缺血上与ST段改变具有等同价值,且出现时间早于ST段改变,但因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常被临床忽视,如缺血性J波、QRS波终末变形、U波倒置、胸导联T波失衡、孤立性TaVL波倒置、ST段平段延长等。本文汇集了上述几种等价指标的个案分析,旨在引起临床重视。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缺血性J波QRS波终末变形U波倒置胸导联T波失衡孤立性TaVL波倒置ST段平段延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胡仁学
    59-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Hcy 和 NT-proBNP 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 例纳入观察组,以及同期体检的 102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Hcy、NT-proBNP 的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清Hcy、NT-proBNP 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cy、NT-proBN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cy、NT-proBNP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而升高,LVEF则随之下降;不同分级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cy、NT-proBNP 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Hcy、NT-proBNP 水平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病情严重程度。

    慢性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YHA分级

    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miR-196a-2、sFas的影响

    张婵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3 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 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2 例(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IVST、NT-proBNP)、血压、血凝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清学指标[微小 RNA-196a-2(microRNA-196a-2,miR-196a-2)、可溶性凋亡调节因子(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sFas)]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IVST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收缩压、舒张压、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内皮素-1、AngⅡ、miR-196a-2、sFas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疗效确切,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血压、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iR-196a-2 和sFas的表达有关。

    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宁氨氯地平疗效

    血液透析患者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张鹏栾春雨姜珊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脂蛋白 a、载脂蛋白 B 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151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依据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9 例)和无冠心病组(112 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冠心病组的脂蛋白a水平较无冠心病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21±308。30)mg/L vs。(221。42±304。30)mg/L,P=0。10]。年龄(OR=1。144,95%CI 1。053~1。239,P<0。01)、男性(OR = 2。092,95%CI 1。340~3。270,P<0。01)、糖尿病(OR = 1。678,95%CI 1。102~2。572,P<0。05)、载脂蛋白B水平(OR=1。191,95%CI 1。081~1。322,P<0。01)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除年龄、男性、糖尿病等经典冠心病危险因素外,载脂蛋白B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蛋白a载脂蛋白B血液透析冠心病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晓晨许丹丹尚一楠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SMI患者135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MI检出率,并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二者对冠心病SMI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 135 例疑似冠心病SMI患者中,冠脉造影确诊107 例;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92 例,阳性检出率 85。98%(92/107);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102 例,阳性检出率为95。33%(102/107)。24 h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x2=5。515,P=0。019)。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9%、94。81%、81。82%,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分别为 84。11%、85。93%、60。47%,P<0。05)。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能提高SMI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4h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

    《实用心电学杂志》"基层医师论坛"栏目征稿启事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74页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希浦系统房室阻滞1例

    李小波马志玲邵虹
    75-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房室阻滞的心电图,阻滞部位诊断的重要性远高于阻滞程度诊断。希浦系统阻滞是引起心源性晕厥或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本文报告1 例69 岁男性患者,主诉发作性晕厥1 年,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未捕捉到晕厥发作时的心律失常事件。通过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后出现高度房室阻滞及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考虑阻滞部位在希浦系统,成功植入双腔起搏器。

    晕厥平板运动试验阵发性房室阻滞希浦系统

    房室结双径路1例

    刘庆苏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但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下部共径 2:1房室阻滞不多见。本文报告一例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下部共径 2:1 房室阻滞,在一次室性早搏后转为 1:1 房室传导,以慢径下传受阻结束,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动态心电图心悸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