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积极开展儿科、产科和妇科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的调查,对经验性治疗妇儿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也为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2年入住我院儿科、产科及妇科诊断为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3个科室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等信息,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珠海迪尔DL-96全自动细菌测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9-2022年纳入研究对象的227 124例儿科、产科及妇科患者中,累计发生院内感染770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34%.77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儿科以菌血症和胃肠道感染多见,分别占31.87%和26.02%;产科以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分别占15.98%和14.79%;妇科以腹(盆)腔内组织和急性盆腔炎多见,分别占24.32%和23.94%.770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共分离、培养出病原体458株,儿科以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3.12%和20.10%;产科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23.33%和20.00%;妇科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3.25%.儿科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无耐药,产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无耐药,妇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11%,儿科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耐药,产科和妇科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耐药.结论:2019-2022年儿科、产科及妇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34%,我院儿科院内感染率(1.17%)高于产科(0.12%)和妇科(0.43%).抗菌药物妇科应用率显著高于产科应用率,且非一联用药为主,这就导致妇科院内感染病原体的耐药率高于产科.积极监测儿科、产科和妇科院内感染情况,并及时分析、总结院内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对于院内感染诊断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