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唐维新

双月刊

1005-7803

jswssygl@163.com

025-83620738 025-83620735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Jiangsu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三甲医院非计划二次手术现况——从患者、手术、术者信息三个维度的分析

    王召青邢亚男葛斌张思冬...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某三甲公立医院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发生情况,从患者、手术、术者三个角度分析非计划二次手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整理该院近三年的非计划二次手术数据,从患者、手术、术者三个维度分析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的状况。结果: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手术、术者三方面都呈现向一定特征集中的趋势,如高龄患者、住院日较长的患者、低年资主刀医生、高难度手术、心胸外科等高风险科室。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的住院日大部分超过22天,患者转归治愈率仅50%。结论:医院应重视对非计划二次手术较多的患者、手术、术者群体的监管,高风险科室要逐例讨论非计划二次手术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利用信息系统和管理工具加强对非计划二次手术的监管,实现科学化、动态化、闭环化的全流程监管。

    非计划二次手术医疗安全信息化监管高质量发展

    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围术期管理对老年ERCP患者应对方式和并发症的影响

    李玉王飞张玉
    199-20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围术期管理对老年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应对方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2年1月在我院实施ERCP术的9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ERCP术治疗的45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2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ERCP术治疗的53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围术期管理,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于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自护能力量表(ESCA)和应对方式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ESCA、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h、6h、12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45% vs 77。78%)(P<0。05)。结论: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围术期管理模式可改善老年ERCP患者心理状态,改变应对方式,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多维危机控制理念围术期管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心理状态疼痛并发症应对方式

    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孟迎迎赵冬梅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2022年5月-10月本院收治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22年11月-2023年4月收治的5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弹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各项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各项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活动能力、日常精神活动、心理健康评分升高,身体疼痛、并发症评分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可增强IS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缺血性脑卒中

    南京某医院病案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苑朱蕴秋孙冬梅孟娜...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和医保DRG支付改革的实施,病案质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京鼓楼医院现阶段病案质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电子病历信息化集成功能不全、质控体系不完善、全病历质控数量占比较低、人工质控水平层次不齐等情况。本研究提出应进一步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闭环质控体系、加强质控人才培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等措施,以进一步增加病案质控数量占比、提高病案质控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病案质量。

    病案质控环节质控终末质控质控管理

    应用PDSA循环提高DRG付费下病案首页ICD编码正确率

    王毅房梦雅吴昀阶李馨馨...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SA循环在提高DRG付费下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案首页ICD编码正确率的应用价值,验证提高正确率对策的有效性。方法:应用PDSA循环法,选取2022年4-12月和2023年1-7月出院病案首页ICD编码正确率作为PDSA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正确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正确率由PDSA实施前的89。36%提升至实施后的96。57%,x2=1887。5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策有效。结论:该院在DRG付费的背景下,应用PDSA循环有效降低了临床医师编码选择错误率和编码员质控疏漏率,提高了病案首页ICD编码正确率,为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PDSA循环DRGs病案首页ICD编码

    2019年-2022年儿科、产科及妇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张胜男吴岷岷徐文君王洁...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积极开展儿科、产科和妇科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的调查,对经验性治疗妇儿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也为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2年入住我院儿科、产科及妇科诊断为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3个科室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等信息,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珠海迪尔DL-96全自动细菌测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9-2022年纳入研究对象的227 124例儿科、产科及妇科患者中,累计发生院内感染770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34%。77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儿科以菌血症和胃肠道感染多见,分别占31。87%和26。02%;产科以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分别占15。98%和14。79%;妇科以腹(盆)腔内组织和急性盆腔炎多见,分别占24。32%和23。94%。770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共分离、培养出病原体458株,儿科以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3。12%和20。10%;产科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23。33%和20。00%;妇科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3。25%。儿科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无耐药,产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无耐药,妇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11%,儿科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耐药,产科和妇科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耐药。结论:2019-2022年儿科、产科及妇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34%,我院儿科院内感染率(1。17%)高于产科(0。12%)和妇科(0。43%)。抗菌药物妇科应用率显著高于产科应用率,且非一联用药为主,这就导致妇科院内感染病原体的耐药率高于产科。积极监测儿科、产科和妇科院内感染情况,并及时分析、总结院内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对于院内感染诊断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儿科产科妇科院内感染耐药性

    TSFC四步培训+GLO GERM标记评价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谭凤玲范兆雅卞京周萍...
    22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医院开展TSFC四步培训结合GLO GERM标记评价新模式在医院感染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2月1日-8月31日医院开展感控知识技能培训考核,实验组的病房医护和勤工参加TSFC四步培训,对照组的病房医护和勤工参加常规培训,联合GLO GERM标记法考核各项操作。结果:穿脱防护用品考核结果对比,实验组总分和9项指标分数高于对照组,结合GLO GERM标记实验组暴露点数和暴露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床单元消毒清洁考核,实验组勤工总分和5项指标分数高于对照组,结合GLO GERM标记实验组清除点数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性别、年龄段、职业、职称人员培训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SFC四步培训结合GLO GERM标记评价模式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应用效果显著。

    全员培训荧光标记法医院感染控制木桶效应

    精细化门诊服务模式对门诊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李梦华单玮刘世庆
    228-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门诊服务模式对门诊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某三甲医院生殖中心科(观察组)和普外科(对照组)就诊的各120名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门诊服务模式,分析两种服务模式对门诊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门诊退号率、病历书写不规范率、投诉发生率、医生出诊不及时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细化门诊服务模式可有效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门诊服务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医疗质量闭环管理实践研究

    王启晨徐捷杨晨徐进...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规范化、同质化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以实现全过程医疗质量闭环管理。方法:紧盯数据驱动的围术期管理、知识驱动的辅助诊疗管理和安全驱动的医疗质控管理3个方面,构建医疗质量闭环管理体系。结果: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质量管理意识逐步提升,各项质量指标数据稳中向好,"国考"成绩进一步提高。结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医疗质量闭环管理体系能够降低医院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确保医疗安全,扩大医院品牌效应,是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医疗质量管理闭环管理医院

    多专业联合提升中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探索

    钱媛汪静郭华周莉莉...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职能部门多专业联合为抓手对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起,某中医院实施以职能部门多专业联合为抓手的门诊协作管理模式,本文以实施前的2022年上半年的门诊量为对照组,以实施后的2023年上半年门诊量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门诊挂号量、门诊预约数量、门诊患者等候时长、门诊患者B超检查等候时长等门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门诊挂号量增长了 13。4%,门诊挂号预约率增长了41。48%,门诊候诊时长与B超检查等候时长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职能部门多专业联合为抓手的门诊协作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职能部门联合门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