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唐维新

双月刊

1005-7803

jswssygl@163.com

025-83620738 025-83620735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Jiangsu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分析

    王雪史敏
    799-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在2018至2023年间的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势,为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收集我国药物临床研究注册与信息公开平台上注册的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的详细信息。对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发展趋势、注册特点、作用机制及主导单位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2023年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注册数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临床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占87。9%(51/58),试验设计以平行、随机化和双盲试验为主。在作用靶点方面,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单靶点试验数量居首(27/58)。药物临床试验主导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市(27/58)、上海市(6/58)和长沙市(5/58)。结论:体重控制药物的临床试验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基于GLP-1受体激动剂的单靶点及多靶点联合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发展尤为迅猛。

    肥胖超重体重管理药物临床试验

    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董先明程庆林
    804-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2月在肥西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0例女性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采用乳腺微创超声引导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指标、疼痛评分、乳房美容程度、生活质量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效果、疼痛评分、乳房美容程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有效性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手术,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满足患者对乳房美观度的追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常规手术。

    乳腺多发性肿块常规手术乳腺微创旋切手术

    健康教育联合饮食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负性情绪、营养状态的影响

    刘亚秋许颖
    808-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阶梯饮食护理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负性情绪、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HSP患儿,按数字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阶梯饮食护理。比较两组营养状态[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负性情绪[焦虑情绪筛查表(SCARED)、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遵医行为和症状改善时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HB、ALB、PA水平均高于同组干预前,SCARED、CMF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遵医行为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阶梯饮食护理能显著改善HSP患儿营养状态,缓解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率,进而促进临床症状恢复。

    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过敏性紫癜负性情绪营养状态

    健康宣教在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胥亚芝问碧莹张冬霞
    812-815,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现代教育理念下健康宣教在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80例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现代教育理念下健康宣教,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观察两组疾病知识水平、临床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的疾病知识水平各项评分、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牙龈出血、皮下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现代教育理念下健康宣教能够提高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临床依从性,改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有助于减少化疗出血相关并发症。

    健康宣教白血病化疗血小板减少

    DRG支付下医院耗材精细化运营管理路径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

    周天平蒋琳
    816-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在DRG支付背景下,基于院内大数据分析系统对耗材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的DRG患者病例40 098份,通过路径设计筛选关键病组、科室及耗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某病组为例,通过分析得出重点科室的病组运营评价情况及特定病组的耗材可替代性选择。结论:目前针对DRG患者使用耗材的运营路径设计可以满足院内耗材精细化管理的分析需求,并在未来指导优化提升全院的DRG病组运营效果,减轻患者的耗材费用负担。

    DRG大数据分析医疗耗材管理运营管理

    四川某三甲医院DRG支付下脑梗死患者的住院费用控制

    杨转红康周马崇淇李秋俞...
    820-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在医保支付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某三甲医院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以期对脑梗死病组实行更精细化管理。方法:选择2020年-2023年"脑缺血性疾患"病组的病例,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病例3 981份,2020年-2023年患者次均费用10 779。19元,其中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18。53%、25。20%、35。57%;该病组每年医保都为超支状态,每年例均超支分别为644。85元、369。43元、1 545。51元、1 767。84元;患者的性别、入院途径、有无并发症、是否危重、住院天数和出院科室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为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各医疗机构应加强病种成本核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降低住院天数以减少医保超支,助推医院精细化管理;医保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病组权重及分组方案,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DRG脑梗死住院费用优化控制成本

    肿瘤专科医院推进住院异地联网结算的实践与思考

    郑金坡田羿张东强柳俊杰...
    825-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某肿瘤专科医院推进住院异地联网结算的实践为例,对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选择2019-2023年该院异地患者住院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异地就医人次波动变化,联网结算率逐年上升,2023年住院异地人次占比58%,联网结算率93%,55岁及以上人次最多。结论:大量肿瘤患者异地就医,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医院需完善服务流程,保证服务质量。当前存在异地就医政策宣传不到位,缺乏费用审核统一标准,医保平台信息不稳定等问题。应加强医保政策宣传,逐步实现异地就医免备案;尽早统一全国医保目录和智能审核监控规则;提高平台信息系统稳定性,规范报错提示格式。要集合多方力量,相互配合,让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住院异地联网医保直接结算

    住院患者医嘱关联收费干预方案的研究

    周太荣徐娜
    829-83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住院患者医嘱关联收费干预方案,减少错误收费。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病历,分析医嘱收费错误的相关因素,确定干预重点,制定干预方案。在实施干预方案前后,各抽取住院患者120例,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医嘱关联收费错误率、医护人员收费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方案后,易错医嘱项目收费错误率显著降低,医护人员收费满意度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住院患者医嘱关联收费干预方案,可降低医嘱关联收费错误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收费满意度,可为医院内部物价精准管理提供参考。

    医嘱关联收费方案构建

    基于帕累托法则的县级医院成本控制路径

    吴亚芳季小沪张桃英
    83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适合县级医院运营管理需求的成本控制路径。方法:采用案例法,分析研究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制定的成本控制方案和实施成效。结果:基于成本核算基础薄弱的县级医院现状,重点控制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人员经费等成本项目,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本控制效果。结论:基于帕累托法则的关键可控成本方案能有效促进县级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帕累托法则县级医院成本控制

    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率的研究与评价

    薛莹吴佳菁
    836-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模式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率,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对收集的药品破损记录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柏拉图、鱼骨图等方法确定要因,制定改善对策并严格实施,评价成果并进行对策标准化。结果:通过落实7项改善对策,药品破损率由原来的1。399‰降低至0。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87,P<0。001),进步率达到50。11%;圈员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提升,以QCC手法运用、决策执行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提升最为明显。结论:品管圈模式对于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率,提高静脉成品输液质量效果明显,建议推广。

    品管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