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唐维新

双月刊

1005-7803

jswssygl@163.com

025-83620738 025-83620735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Jiangsu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黄晓莉
    909-91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精益管理模式实施的前后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前)2022年1月~12月行常规管理;第二阶段(实施后)2023年1月~12月行精益管理,比较两阶段医院医务人员管理质量、医护人员综合水平评分以及医患矛盾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医院医务人员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综合水平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医患矛盾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管理中实施精益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率,精益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取得显著效果。

    精益管理模式医院管理管理效果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某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变动分析

    章倩周敏
    912-914,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江苏省某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收入结构主要变化趋势,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基于2014-2023年江苏省某公立医院收入数据,分析各项收入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结果:2016年以来,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比显著下降,结构变动度贡献率最高;检查检验占比显著上升,结构变动度贡献率仅次于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但结构变动度贡献率不高。结论:药品价格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后续仍要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积极探索医疗服务价格合理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

    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结构变动分析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变动分析

    田存蔡晗褚玉晶
    915-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基层医疗机构近10年卫生资源变动情况,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采用结构变动分析法统计天津市近十年基层卫生资源变动情况。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年增加,但机构设置有待优化;人力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岗位设置尚不平衡。结论:需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打破"医疗孤岛",优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机构设置,做好资源嫁接。统筹编制资源,提高人才待遇,借助数字化改革手段,打破县域医共体信息壁垒,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医共体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力资源

    我国高校医院管理硕士专业开设及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

    蔡俊陈建平邵渊穆耕林...
    920-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医院管理硕士专业开设及课程设置的现状,梳理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建议。方法:收集我国开设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和医院管理硕士专业的高校、招生人数以及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结果:目前我国有43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专业,华中科技大学自主设置了医院管理硕士专业。2024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共874名。相关高校主要为中医药类、综合类高校,分布在北京、江苏、湖北等20个省市。查询到17所高校开设的课程,共涉及89门课程,各高校课程数量为10门~26门,12所高校开设了特色课程。结论:目前医院管理硕士专业存在开设高校数量不足、招生数量不多、地区发展不平衡、课程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应当重视医院管理,呼吁多方参与,扩大开设高校及招生规模,规范课程设置。

    医院管理硕士专业课程设置

    某三甲公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薪酬影响因素分析

    郭颖婕秦思思关昆
    925-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甲公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薪酬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该医院在职护理人员的相关信息,分析医院在职护理人员现状,并对比分析科室间护理人员的薪酬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工类型、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休假天数、值夜班天数等因素对在职护理人员的税前平均月薪酬的影响。结果:医院1 963名在职护理人员中,女性占92。15%,40岁以下占73。61%,工作年限超过10年者占68。67%,代理制占43。05%,中级及以下职称者占91。14%,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37%;多元线性回归显示(R2=0。376、P<0。05),用工类型对薪酬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和值夜班率对薪酬有正向影响(P<0。05);休假天数对薪酬有负向影响(P<0。05);科室间薪酬存在差异。结论:医院应加大培养力度,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优化护士绩效考核方案,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弘扬护理文化,创新管理模式。

    护理人力资源薪酬影响因素

    基于ABC-X模型的珠海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周燕林志文周葭蔚朱雅婷...
    930-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ABC-X模型指引下探讨珠海市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轻其职业倦怠感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3月-2023年6月对珠海市各级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展开横断面问卷调查。利用简式倦怠量表(Burnout Measure-short version,BMS)评价职业倦怠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珠海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 127份,问卷回收率92。29%;珠海市医务人员在收入和慢性疾病方面总体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慢性疾病(OR=1。310,95%CI:1。004,1。709)、锻炼减少(OR=1。331,95%CI:1。007,1。759)和工作环境为临床科室(OR=1。333,95%CI:1。007,1。759)是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结论:珠海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呈现较高水平,影响倦怠的因素涵盖了危险因素、资源配置及认知三个维度。建议医院管理部门优化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实施系统化的培训并提供支持、为医护人员制定全面的健康计划,从而缓解珠海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

    ABC-X模型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手术科室运营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张一枝张晓倩
    936-938,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三甲综合医院手术科室运营效率,为提高手术科室运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点值法对某三甲综合医院各个临床专科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通过整合资源配置、优化业务流程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效率较高的手术科室的运营能力。结果:医院手术量、三四级手术占比均得以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稳中向好。结论:通过对不同的手术科室进行差异化的运营策略,可激活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手术科室运营效率

    基于OKR视角下创新产科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汤美张静郑海萍
    939-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OKR法管理工具在公立医院产科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比较分析某三甲医院产科在应用OKR法管理工具前后的运营情况,比较分析2022年和2023年产科年度的CMI、孕产妇满意度、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每权重平均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OKR法管理工具应用于产科运营管理后,2023年产科的CMI、孕产妇满意度、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较2022年明显提高,每权重平均住院日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KR视角下产科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了产科的发展,可为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产科运营管理

    手术科室运营效率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

    康周马崇淇
    94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医院手术科室的运营效率及影响因素,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传统运营评价指标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相关指标,综合评价某三甲医院2023年1-9月手术科室的投入产出效率,并进行松弛度分析和Tobit回归,得出改进目标和影响因素。结果:60%的手术科室DEA有效,20%的科室技术有效,20%的科室技术和规模均无效;Tobit回归结果表明,实有床位、医技人员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出院人次、手术占比、总权重均对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医疗机构应转换思维,做好差异化管理,灵活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结合DEA等方法及DRG相关指标补充完善院内绩效评估体系。

    医疗资源DEATobit回归运营效率

    医疗纠纷中医方过失原因与改进措施研究

    周雁飞隋静李亚静虞凯...
    948-95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675例医疗纠纷案件,提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对策建议。方法:收集南京市2022年经某医疗责任险经办机构处理结案的675例医疗纠纷案件,分析纠纷案件特点、高发科室、医方过失原因和违反的医疗核心制度,发现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的高风险因素。结果:三级医疗机构年龄大、住院、手术的患者是医疗纠纷高发人群,妇产科、骨科、普外科、急诊科、心胸外科等科室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手术/操作相关过失是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存在会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结论:医疗机构应重点关注医疗纠纷发生的高风险因素,针对高风险因素,建立持续加强医疗技术和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全面质量管理机制。

    医疗纠纷医疗过失医疗核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