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周善乔

双月刊

1009-8860

Jsxyxb@263.net

025-83322219;025-83382247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水佐岗49号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或文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行学术奠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汤顶华张佳婧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进而也是超越于其他现代化的根本点在于,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依据.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规避了资本中心主义的经济上的两极分化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异化,体现了坚持了人民根本利益至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但人的现代化仍然面临着西方资本逻辑、多元分立价值观与专业化高等教育及其分工带来的现实困境与难题.有效规制物本主义以实现人的生活品质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实现人的精神文明现代化,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旨实现人的素质能力现代化,这是走出上述困境与难题的有效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锦标赛下的默契:地方政府竞争动力的生成机制

    刘伟陈春润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流文献认为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动力来源于"锦标赛"制度,而新的制度设计引入多元考核、更高标准和问责不确定的变化被认为削弱了地方政府竞争动力.然而,地方政府仍然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动力.这可以通过"锦标赛下的默契"机制解释.尽管锦标赛的制度给地方政府带来挑战,下级政府竭力使竞赛有利于己,倾向于创造性地推动任务地方化以及展示成功和努力的内容.但上级政府却基于大局进行权衡,考虑了公平的分配、安全的作为以及外部的风险因素.地方政府得以发展出纵向维度的默契行为来适应锦标赛的制度挑战,进而生成较强的竞争动力."锦标赛下的默契"理论拓展了传统的"锦标赛"理论,为地方政府竞争动力提供了新的见解.

    地方政府竞争动力制度锦标赛下的默契上下级

    智能化预付式消费监管模式如何生成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成效?——基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可信消费"的过程追踪

    刘鹏钟峥云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大数据时代以来应对解决预付式消费监管问题的一项重要探索,智能化预付式消费监管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关于其如何生成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成效的因果机制尚未被揭示.基于风险治理的分析视角,本文运用理论建构型过程追踪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预付式可信消费监管治理开展研究.研究发现:智能化预付式消费监管模式与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成效间存在由"干预选择架构—合作共治—纠纷化解"三个部件持续作用互动所构成的因果机制,其中事前干预选择架构主要包括通过信用实体化实现风险提示与预警;事中合作共治主要包括党委政治势能与市场内生动能"双能驱动"部门协同与社会共治;事后纠纷化解主要包括技术赋能存证与险种兜底保障.这对于不断提升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智能化预付式消费监管模式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因果机制过程追踪

    超大规模人口的中国式现代化运行逻辑、内外挑战与难题破解

    陈毅洪振家
    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规模人口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显示出人口优势也面临规模治理焦虑的挑战.其运行逻辑体现为:在党的领导下把超大规模人口有效组织起来,把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势能;独特的理性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腾飞提供了人力保障和无限的市场潜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破解超大规模人口集体行动的难题;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人才与科技的发展.同时超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也面临挑战:世俗化社会的竞争和分化、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叠加、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西方国家对技术的霸权及技术自身悖论等.基于此,来探究破解超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难题的路径: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来回应治理负荷、以教育现代化促进人口质量提升、加大风险社会的防控和预警、加强信息技术社会的驾驭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运行逻辑超大规模人口治理负荷

    民初大理院抵制"治外法权"之路径析论

    陈晓枫李梦媛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唐开始,中国在涉外司法案件中形成以"属地主义"为管辖原则的"司法主权"传统.然而近代中国因鸦片战争战败,冲击湮灭原存的涉外法律原则,列强以"治外法权"颠覆原有传统,大理院则以收回治外法权为目的,改寺为院.其利用审判章程与行政规章的管辖间隙,援引国际私法,择取对自身有利的理论学说,获得案件管辖权,适用中法为法准据,以使中国司法权正当行使,同时也纠正"媚外曲法"案件的审判结果,排除"治外法权"对中国司法侵扰.

    大理院治外法权司法主权抵制路径

    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的合法性及规范展开

    张峰振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经历了地方探索、中央推动、法律确认三个阶段.行政处罚权下放制度为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合法性.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均有权决定基层综合执法改革,但考虑到下放权力的动态调整需求和行政效率因素,由省级人民政府行使决定权更有优势.为确保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的合法性,应准确理解并严格执行改革的决定主体、适用条件、程序要求等制度.

    基层综合执法改革行政处罚权下放合法性

    作品选

    封2页

    本刊启事

    封3页